美章網 資料文庫 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范文

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

摘要: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觀,是馬克思主義對于國際私法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研究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就是一方面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國際私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另一方面對既往的國際私法理論和實踐加以評析、研判,將其精華與真理作為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來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尤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研究和建設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思想源泉和指導方針。

關鍵詞:國際私法學;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關于國際私法的直接和專門論述,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述中甚至不曾出現過“國際私法”一詞,而且此前幾乎沒有人把馬克思主義和國際私法這兩者結合起來、聯系起來加以考察和思考。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背景下,在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推動下,我們開始自覺地思考和探索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問題,開始系統地“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開始深入地探討和認識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觀。那么,怎樣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怎樣探討和確立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觀?這些都是首先應該在認識上解決的問題。

一、怎樣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

不能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論述過國際私法問題,就不存在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觀,這種情況恰恰說明我們負有構建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神圣使命,也恰恰說明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必要性,說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意義和價值。我們認為,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觀是馬克思主義對于國際私法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國際私法的具體問題所得出的認識和結論,是對國際私法領域各種問題的馬克思主義解釋和解決。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就是要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認識和理解國際私法,就是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看待、把握和處理國際私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國際私法學的研究和建設,既不是要我們援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的只言片語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也不是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和有關國內法的理論來推演國際私法問題,而是要求我們注意把馬克思主義同國際私法的具體特點結合起來,同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結合起來,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可以形象地說,中國國情(尤其是中國涉外民商事交往與民商事法律的實際)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是我們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坐標軸和經緯度,因此,我們的目標的準確表述應該是“研究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不是簡單地否定過去、標新立異,也不是一味地照搬既往、食古不化,而是揚棄,是批判地繼承。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本身也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是在充分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更是以人類的物質生活及其變化為根基,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地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馬克思主義“絕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一種故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說”,而“是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極偉大的代表人物的學說的直接繼續”。“馬克思學說是人類在19世紀所創造的優秀成果———德國的哲學、英國的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的社會主義的當然繼承者。”[2]因此,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就是一方面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國際私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從而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另一方面對既往的國際私法理論、學說、觀點、主張和實踐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評析、研判,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將其精華與真理作為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來源,進而有所發現、有所前進。在這里,尤其要強調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國際私法的具體問題聯系起來,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和實踐品質滲透到國際私法的本體當中,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研究和解決中國國際私法理論和實踐問題的過程中,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構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體系,從而豐富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寶庫,乃至發展和完善馬克思主義,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二、構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初步思考

“研究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實質上就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尤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構建國際私法的理論體系、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中國國際私法的實踐問題,尤其是中國國際私法法律體系的構建問題。“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它是針對中國建設、改革和發展的實際情況并為解決中國建設、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的許多內容對國際私法的理論和實踐有著重大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我們研究和建設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思想源泉和指導方針。

(一)“一國兩制”構想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注入理論和實踐基因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根本途徑,也是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不二法門[3]。基于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我國已先后于1997年和1999年恢復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自此,我國在法律制度上出現了“三法系四法域”的局面:內地屬于社會主義法系,香港屬于英美法系,澳門屬于大陸法系,臺灣也屬于大陸法系,它們各有自己獨立的法律制度和終審權。在這種情形下,內地與香港、澳門之間以及與臺灣之間的民商事交往和經濟貿易往來必日益頻繁,民商事糾紛時有發生,從而不同法域之間的區際法律沖突也將不可避免。在“一國兩制三法系四法域”的背景之下,如何調整各個法域之間的民商事關系,如何解決各個法域之間的民商事爭議,既涉及復雜的理論問題,也涉及許多復雜的實踐問題。回答和解決這些問題,既需要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也需要遵循國際私法及區際私法的一般原理和一般規則。“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造就了“三法系四法域”的現實,并且使得中國的區際法律沖突及其解決有著更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但毫無疑問的是,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重要內容的“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既是解決中國區際法律沖突的根本指針,也必將會在解決中國區際法律沖突的實踐中豐富其內涵和價值,從而成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理論和實踐基因。

(二)“和諧世界”理念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確立最高價值目標以和諧世界理念指導國際私法研究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國際私法研究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同時,運用和諧世界的理念探討和思索現代國際私法問題,也將有助于深化和豐富對這一理念的內涵和價值的認識和理解。從和諧世界的視角觀察和分析現代國際私法問題,不僅可以提升國際私法的思想境界和價值位階,而且能夠加強對和諧世界的體悟和把握,是對和諧世界理念的一種運用和實踐。嘗試運用和諧世界的理念來解決國際私法體系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進而構建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國際私法體系,應該成為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重要目標[4]。為了實現和諧世界的最高價值目標,我們認為也應該以和諧世界建設為導向制定中國的國際私法法典,構建中國國際私法的法律體系,使中國國際私法立法成為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觀的實踐載體和現實反映。建設和諧世界之于中國國際私法法典的制定,既是一種觀念指導,又是一種價值追求。它是我們解決制定什么樣的中國國際私法法典和為什么要制定這樣的中國國際私法法典、怎樣制定中國國際私法法典和為什么要這樣制定中國國際私法法典等問題必須予以尊重的一個基本思想前提和客觀背景。我們認為,中國國際私法法典的原則、規則、規范和制度設計應該以建設和諧世界為基本取向。國際私法的調整對象是國際民商事關系,其任務是解決國際民商事交往過程中所產生的爭議。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與實踐,決定了以促進各國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為目標的國際民商事交往在國際關系中的主導地位及其在國際社會建設中的基礎作用,也決定了國際民商事交往的內容、類型、方式、特點及其價值取向,從而決定了進行國際民商事交往以及解決國際民商事爭議應該遵循的原則、規則、規范和制度,決定了中國國際私法法典應該怎樣確定其原則、規則、規范和制度

。因此,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與實踐必然從根本上和總體上影響中國國際私法法典的內容和體系的確定。以和諧世界理念為指導完善中國的國際私法立法,必將有助于我們解決立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使得中國國際私法法典成為和諧世界理念的一個重要思想成果,成為中國致力于和諧世界建設的重要保障措施,成為中國人民對和諧世界的意志與追求的一種反映。為此,我們應該統籌兼顧國際和國內兩種情勢,一方面,要深入開掘蘊藏在和諧世界理念中的思想內涵,充分把握構成和諧世界的基本要素,全面探究建設和諧世界過程中存在和可能出現的跨國民商事問題,從而為中國國際私法法典的制定提供理念資源和現實參照;另一方面,要以中國國際私法法典的制定為目標,系統梳理其中需要解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考察各該問題的性質和狀況,找準問題的成因和癥結,以和諧世界理念為指引,以和諧世界建設為導向,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和途徑,從而使中國國際私法法典成為建設和諧世界的一種切實依據。和諧世界理念,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世界圖景,是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對未來世界的憧憬,是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理想。在中國已然以雄健的步伐走向世界、走向未來、謀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我們應該不忘初心,抓住機遇,以高度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努力打造一部科學的、現代的中國國際私法法典,為和諧世界建設鋪路搭橋。我們應該從和諧世界的角度觀察、評價跨國民商事交往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通過中國國際私法法典的制定,把和諧世界的理念滲透到協調跨國民商事關系、解決跨國民商事沖突、實現跨國民商事利益的各個環節和整個過程,使得中國人民關于和諧世界的意志和追求在中國國際私法法典中得到足夠的反映。以建設和諧世界為最高價值目標研究和解決中國國際私法法典制定問題的過程,也是深化和豐富我們對和諧世界理念的內涵和價值的認識和理解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會使中國國際私法法典的制定更加科學與合理,而且會使我們對和諧世界及其建設問題的體悟和把握更加深刻而全面,同時也是對和諧世界理念的一種運用和實踐。這種從實踐到認識,又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正是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也是深化和拓展對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認識和把握的基本途徑。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研究和建設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指路明燈,也是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思想源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涵蓋并貫穿治國理政各個領域,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飛躍,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為發展馬克思主義做出了原創性貢獻,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一思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繼承和吸收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洞察時代風云,把握時代大勢,站在人類發展前沿引領時代潮流,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為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全球性挑戰、解決人類面臨的共性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5]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形成和發展過程,既體現了堅守真理、傳承文明的繼承性,又體現了與時俱進、引領未來的創新性,更體現了實事求是、把握規律的科學性,其本身即為我們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樹立了典范、提供了引導,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其積極探索規律、自覺遵循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要求處理現實問題、謀劃事業發展的求真務實作風和勇于創新精神,為我們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思想啟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必將成為我們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尤其是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研究和建設拓展了廣闊的實踐視野和思想空間。2013年以來,主席在多個國際場合多次談及“人類命運共同體”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同的論斷。

2017年1月18日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主席以《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題發表演講,系統全面深刻地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他明確提出:“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至此,“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再僅僅是一種認識理念,而是中國用來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實踐方案。在黨的報告中,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項重要內容,把“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在報告的第12章專門就“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了系統深入的闡述。這些論述是我們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寶貴思想資源。基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我們觀察和思考國際私法問題,就不應該局限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也不應該局限于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而必須放眼世界、胸懷天下,以超越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全球觀”去發現和分析國際私法問題,去審視和評價國際民商事交往中的糾紛,以“實現共贏共享”為目標,尋求解決問題和糾紛的辦法。要把國際私法原則、規則、規范、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案的實踐聯系起來,使國際私法成為構建乃至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項重要的保障措施和法律武器,使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國際私法的核心關切和價值追求。為此,在國際私法實踐中,必須牢固樹立和恪守主權平等、有約必守、誠實信用、平等互利、溝通協商等原則,保障國際民商事關系朝著有利于人類共同利益的方向發展。“法者,治之端也”。主席2017年1月18日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中指出:“法律的生命在于付諸實施,各國有責任維護國際法治權威,依法行使權利,善意履行義務。法律的生命也在于公平正義,各國和國際司法機構應該確保國際法平等統一適用,不能搞雙重標準,不能‘合則用、不合則棄’,真正做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研究和建設拓展了廣闊的思想空間。“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全球命運與共、休戚相關”。國際民商事交往也反映了人類共同的需要和利益,維系著人類共同的命運和福祉。應該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滲透和貫穿到國際民商事交往的全過程,使之成為國際民商事主體及其所從事的國際民商事活動的自覺意識,成為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解決國際民商事問題、處理國際民商事糾紛的價值取向,成為研究和建設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構建現代國際私法體系的哲學指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味著不同文明之間要交流互鑒、開放包容。

主席在演講中又指出:“‘和羮之美,在于合異。’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多種宗教。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豐富多彩。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沖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每種文明都有其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不同文明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法律作為人類文明的載體和表現形式,也同樣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國際私法正是建立在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民商事法律的差異基礎之上的,它以尊重民商事法律的差異為前提,以協調民商事法律的差異和消除民商事法律的差異為使命。秉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無論是尊重差異,還是協調差異,抑或是消除差異,都應該把握人類利益和價值的通約性,尋找國與國關系的最大公約數,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在共同發展中尋求各方利益的交匯點,增進人類共同利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倒逼全球治理升級,呼喚著世界觀念的轉變。國際私法作為全球治理的一種手段和國際法治的一種依據,也必須因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求,更新觀念,革新范疇,重構體系,重塑價值,超越時空束縛,以整體意識、全球思維、人類視角,重新考量國際社會的民商事活動,做出有利于世界各國和全體人類持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制度安排。“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意味著雖然當今世界仍然存在著不同國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社會制度的分歧甚至對立,但是無論怎樣,我們是共同的人類,人民是歷史活動的主體。不同信仰、制度和民族國家可以和平共處、有序競爭,讓共同利益壓倒分歧對立,讓人類理性選擇世界的未來。人類可能超越個人、國家、民族,可能超越制度、觀念、信仰,去擁抱一個更遼闊的世界[6]。國際私法應該成為“以人為本的適當法”,“適當”與“和諧”應該成為國際私法的重要范疇[4]。“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意味著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因此,國際私法的制度和規則應該越來越多地由各國共同參與制定,通過談判協商找到平衡點,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實現國際民商事關系的和諧穩定;應該積極倡導并推動統一私法規范的形成和完善,使之成為聯結和凝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牢固紐帶。“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意味著在國際民商事交往中必須樹立正確的義利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講求權利義務的均衡,共享利益,共擔風險,做到弘義融利,絕不損人利己。要建立公正合理的民商事法律秩序,保障國際民商事關系協調健康的發展。

(四)國際私法的理論積淀和中國國際私法學者的理論探索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研究和建設提供了理論資源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贏得了世界歷史性的意義,是因為它并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就,相反卻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7]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也應該借鑒和吸收古今中外國際私法理論和實踐的一切優秀成果。古今中外的國際私法理論和實踐是人類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既反映了世界各國的國際私法人為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促進國際民商事交往而進行的艱辛探索,也表達了古今各國對如何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及如何解決國際民商事爭議等問題的主張和態度。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就必須注意借鑒和吸收古今中外的國際私法理論和實踐的一切優秀成果,考察國際私法的品格,把握國際私法的精神,闡釋國際私法的內涵,闡發國際私法的意蘊,闡明國際私法的本體,融會精華,推陳出新。國際私法一向有“學說法”之稱。自13世紀至19世紀,先后出現了“法則區別說”“既得權說”“國際禮讓說”“當事人意思自治說”“法律關系本座說”等著名的國際私法學說[8]。即使在現代,國際私法的理論學說仍然方興未艾,20世紀中葉的美國沖突法革命更是涌現了“本地法說”“政府利益分析說”“最密切聯系說”等極具影響的國際私法學說。這些學說的出現及其相互間的爭鳴,深化了對國際私法的認識,也推動了國際私法的進步。這些都是我們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理論來源。更為重要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際私法的理論與實踐都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機遇,中國國際私法學者也開始把構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作為繁榮和發展中國國際私法學的重要目標,出現了“一機兩翼說”“國際民商新秩序理論”“適當—和諧論”“國際交往互利說”等具有原創性的理論和學說。“一機兩翼說”,是韓德培先生對國際私法范圍問題所做的一種形象的說明。其基本含義是:“國際私法就如同一架飛機一樣,其內涵是飛機的機身,其外延是飛機的兩翼。具體在國際私法上,這內涵包括沖突法,也包括統一實體法,甚至還包括國家直接適用于涉外民商事關系的法律。而兩翼之一則是國籍及外國人法律地位問題,這是處理涉外民事關系的前提;另一翼則是在發生糾紛時,解決糾紛的國際民事訴訟及仲裁程序,這包括管轄權、司法協助、外國判決和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9]“國際民商新秩序理論”,是李雙元先生提出來的關于“國際私法的重新定位與功能轉換”的系統理論主張,按照他自己的概括:當代國際私法趨同化走勢的不斷加強是該理論的起點;構建全球化時代的國際民商新秩序是該理論追求的目標;“國際社會本位理念”是該理論的支撐或基礎[10]。

“適當—和諧論”(亦稱“適當論”),是呂巖峰教授提出的關于現代國際私法體系構建的理論見解和主張。它以“適當”與“和諧”為基本理念和價值準則,觀察、評判、探討國際私法的各種問題,主張以適當的規則和方式協調國際民商事關系,以和諧的機制和環境發展國際民商事利益,根據國際民商事關系的性質和特點,尋找和確定“’適當的法”(appropriatelaw,properlaw),以便公正合理地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解決國際民商事問題,妥當地維護當事人及有關方面的正當權益,追求國際民商事交往的和諧發展;認為“適當”是國際私法的基石范疇,“和諧”是國際私法的核心范疇,現代國際私法體系乃是一個“適當”而“和諧”的構造;現代國際私法,是以不同方式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從而保障、促進和實現國際民商事交往和諧發展的適當法規范體系。國際私法的“適當—和諧論”強調,統一私法是到目前為止國際私法為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所尋找到的一種最“適當的法”(適當法),是國際民商事關系“自己的法”(自體法),是名副其實的“國際”“私法”,因而它理所當然地應該屬于國際私法的組成范圍;統一私法,萌發于國際私法“世界和諧”的理念,作用于“和諧世界”的建設[11]。“適當—和諧論”的提出,“正是遵循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和研究國際私法問題所取得的重要理論成果。”[12]“國際交往互利說”,是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學者提出的關于“適用外國法的理論”。這種理論認為,一國的司法機關和其他機關處理涉外問題時適用另一國法律,這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出現的現象。由于國際貿易關系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經濟、文化聯系的加強,各國民間交往的規模日益擴大,超越一國范圍的民事案件越來越增多,國家的統治階級為維護自身的利益,需要發展對外關系(包括民事、商事關系),因而產生了在一定范圍內適用外國法的必要性。首先,在國際交往中,需要依外國法確定對方作為涉外民事關系主體的資格,承認對方依外國法所取得的一定的民事權利;其次,為了發展對外交往,就應維護依外國法所形成的法律關系的穩定性;再次,適當適用外國法律,可以促使對方在某些情況下適用內國法律,這有利于保護內國及其公民、法人的利益;最后,根據國家主權原則,一國的法律對其境內的一切人、物和行為都有效(享有豁免權者除外),從互相尊重主權原則出發,各國應相互尊重對方國家法律在其域內的效力,從而就應當要求在外國所完成的法律行為要符合該外國法律的規定。可見,在一定限度內適用外國法是在相互有利的條件下進行國際交往的需要[13]。

國際私法的理論體系是國際私法學者關于國際私法的基本問題、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獨到思考、深刻闡發和系統論證,是學者個人關于國際私法體系的見解和主張的有機構造和邏輯整體。它既是學者個人思想境界和學術狀態的反映,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時代國際私法發展水平的標志。當代中國國際私法學者的理論建構,無疑是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的有益探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一種嘗試,也應該進而成為構建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理論體系、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的理論資源。研究和建設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創立馬克思主義國際私法學體系,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它對于確立先進的國際私法理念,推動國際私法體系的變革和創新,促進國際私法立法、司法的科學發展,實現對國際民商事關系的適當調整和國際民商事糾紛的適當解決,建立公正和諧的國際民商事秩序,有著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對于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呂巖峰:《馬克思主義與國際法研究》,《呂巖峰論國際法》,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頁。

[2]列寧:《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列寧專題文集•論馬克思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67頁。

[3]呂巖峰:《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沖突法學》,《呂巖峰論國際法》,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8-92頁。

[4]呂巖峰:《和諧世界視閾中的國際私法觀照———以現代國際私法體系的構建為焦點》,《法學》2007年第8期。

[5]劉云山:《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9頁。

[6]國紀平:《為世界許諾一個更好的未來———論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人民日報》2015年5月17日。

[7]《列寧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2頁。

[8]呂巖峰:《準據法及其理論與方法論綱》,《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第5期。

[9]肖永平:《國際私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頁。

[10]李雙元主編:《國際私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93頁。

[11]呂巖峰:《私法自治與國際私法———兼論國際私法的性質和范圍》,《法制與社會發展》2000年第1期。

[12]呂巖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構建國際私法學科體系》,《循著信念的呼喚》,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7頁。

[13]余先予主編:《沖突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104頁。

作者:呂巖峰;秦曉雷 單位:吉林大學法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尤物视频.com|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泰国一级淫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eeuss影院www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91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影音先锋亚洲资源|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一级做a爱一区|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 无人高清视频免费观看在线动漫|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久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快播电影网日韩新片| 中日韩在线视频| 日本福利视频导航| 九色综合九色综合色鬼| 欧美性生活网址|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蜜臀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