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城市管理經驗分析范文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城市管理經驗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城市管理經驗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城市管理經驗分析

[摘要]城市管理是以維護城市社會穩定為導向,運用政策、法律等手段協調關系、規范行為、實施管理等的活動。廣義的城市管理是指對城市一切活動進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社會的和市政的管理。狹義的城市管理是指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及城市運行相關聯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其核心是市政管理。城市管理的變化離不開所處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全面梳理和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城市管理的階段性特征和管理模式的演變邏輯,有助于從中掌握武漢城市管理的經驗,為推動武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基礎。

[關鍵詞]改革開放;武漢市;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是以維護城市社會穩定為導向,運用政策、法律等手段協調關系、規范行為、實施管理等的活動。廣義的城市管理是指對城市一切活動進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社會的和市政的管理。狹義的城市管理是指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及城市運行相關聯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其核心是市政管理。城市管理的變化離不開所處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全面梳理和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城市管理的階段性特征和管理模式的演變邏輯,有助于從中掌握武漢城市管理的經驗,為推動武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基礎。

一、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城市管理的現狀分析

武漢城市管理與全國城市管理發展的大背景趨于一致。1949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期間,政府是城市管理的唯一主體。1978年至1992年期間,城市管理處于放松管制階段,主體開始有所增加。1992年至2002年期間,城市管理進入市場化管理階段,社會組織、企業等通過市場購買服務,加入到城市管理的主體中。2002年至今,城市管理進入強調服務與治理階段,呈現出復合化的城市管理模式,理念創新、主體多元、方式多樣。在這過程中,涉及的主要是要不要城市管理、城市管理由誰來管、以什么樣方式管等三個核心問題。生活在武漢的市民對城市管理最有發言權。為此,筆者通過采取隨機訪談、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武漢城市管理情況作了一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收回400份,問卷中設置了對以前武漢城市管理的印象,武漢城市管理的變化(含交通社會公共服務城市規劃城市基礎設施)、當前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等方面的內容,經數據分析,調查情況如下:

(一)武漢城市管理印象調查方面認為過去城市管理秩序混亂的比重占67%,認為過去城市管理較好的占12%,覺得一般的占19%,不了解的占2%。95%的群眾認為現在的城市管理有顯著進步,0.2%的群眾認為變化不大,4.8%的群眾認為變化較小。其中交通變化方面,99.8%的市民認為交通變化大,0.2%市民認為交通變化小。在市容市貌方面,衛生環境、治安環境、市民素質認為好的占比分別達到86%、85%、70%。城市規劃方面,53%的市民認為城市規劃設計好,42%的市民認為城市規劃設計一般,5%的市民認為城市規劃設計差。武漢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情況,76%的市民認為建設好,20%的市民認為建設一般,4%的市民認為建設差。關于武漢城市管理與北上廣深的差距體現在哪些方面?調查對象回答的領域主要集中在設計布局、城市區塊分布、城市品位、城市特點、城市衛生及社會公共服務和外來人口的管理上。 總體而言,改革開放以來,市民對武漢城市管理印象越來越好,看到了改革開放40年來城市道路、市民素質、城市管理、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顯著變化。大部分市民對武漢城市建設的未來充滿信心,覺得有很大的潛力和實力縮小與北上廣深的距離,也充分認識到了武漢發展的獨特優勢,對武漢城市管理寄予較高的期望。當然,從調查情況來看,武漢的城市管理也存在多方面問題,表現為城市管理的統一規劃、精細管理、信息運用等與現代化生態化國際化大武漢存在一定的差距。城市管理中也面臨著城市人口激增、網絡社會、市民素質參差不齊、“老武漢人”與“新武漢人”相互融入等現實問題。

二、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城市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構建“大城管”體制梳理武漢城市管理的歷史,從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的側面能看城市管理的發展變化。2002年,武漢成立了城管執法局來管理游離市場外的小攤小販,那時的城管員主要是以暴制暴,追的小販到處跑,有時城管與小販之間還會發生劇烈的肢體沖突。城管帶有少許匪氣,踢爐子掀攤子罰票子的現象比較普遍。2010年,武漢城管開始注重執法、依法管理,執法理念轉變為服務為主、管理為輔。大城管的改革是武漢城市管理史上的濃墨重彩的一筆。武漢市成立了由市長掛帥的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構建“大城管”體制,破除職能交叉、重復執法、“多龍治水”等現象。規劃建設水務環保食品藥品等10多個部門中涉及城市管理的綜合執10法權歸并到城管委,城管委統一指揮監督考核。城管委可以代表市長大膽指揮各個局。城管委管轄的范圍涵蓋了基礎設施交通市容環保園林綠化湖泊保護等方面。引入了第三方社會調查機構科學考核城管工作。2011年7月來,武漢城管刮起一陣“城管革命”風,接連實施潔面沖涼減肥瘦身穿衣戴帽交通暢通文明行為機制創新“六大工程”,開展了十大重點環境整治戰役和十大文化創意景觀建設工程的“雙十”行動,細化上千項工作。加強法制建設,全國首創《武漢市城市綜合管理條例》、《武漢城市綜合管理手冊》等。因為城市管理更為規范,曾經報道《白天上街當城管,晚上占道擺地攤》中的情況不再出現了。鮮花執法、眼神執法、下跪執法、臥底練攤等一個個刺激眼球的名詞亦不再出現。

(二)注重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近年來,武漢在城市管理中特別注重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與社會發展趨勢相適應。與“智慧城市”“智慧”相呼應的是“智慧城管”概念的提出,這是城市管理信息化的一個顯著標志。比如武漢市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達1萬噸,餐廚垃圾達2000多噸,要管理1000多個社區,近2000個村灣,300多條主次干道,3000多條馬路,5000多公里的道路,管理事項有300多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用舊的管理方式,則無法實現管理的有序發展。為此,城市管理整合共享包括公安視頻在內的監控資源,實現了與公安、規劃等部門資源的互聯互通。同時,新增工地固定視頻監控,車載無線視頻,車載GPS定位,并細化城管通、處置通等終端使用功能,新增執法智能終端設備,實現了以指揮中心為依托,公眾服務、日常監管、應急指揮、決策分析四大運營平臺為支撐的智慧城管系統。近幾年,武漢市開通了市長(區長)熱線、城市留言板,密切了與群眾的聯系,創新了有問題電話反饋、線上線下互動反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2017年武漢首次開展全市中層處(科)室和基層站所“十優滿意單位”“十差不滿意單位”單位評選活動,其實質就是將政府的行為納入統一管理,由市民對政府的行政、處罰、服務和管理等行為通過回復評議短信或掃描單位微信二維碼作出評價。2018年,武漢“雙評議”活動持續時間更長、參評范圍擴大,通過年底評出的四十個“十優”“十差”切實撬動了基層作風轉變。“雙評議”網絡評議平臺搭建了政府與群眾互動的信息橋梁,對整治“新衙門”作風、提高群眾的滿意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讓武漢城市管理插上了智能的翅膀。

(三)“紅色引擎”工程融入城市管理2017年,武漢市政府推出的“紅色引擎”工程,將黨建寓于基層管理中,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黨建成為加強城市管理的創新之舉。如強化“紅色引領”是通過街道社區黨組織帶動社區建設,為社區減負,社區干部全部沉到網格,直接面對面服務群眾。培育“紅色頭雁”要求城市基層骨干隊伍按照“群眾信得過、服務有本事、治理有辦法”的標準選配。激活“紅色細胞”則主要是通過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實現黨員干部聯系群眾全覆蓋。建設“紅色陣地”,使其成為黨在城市基層的執政陣地、宣傳教育群眾的文化平臺、聯系服務群眾的便民中心。打造“紅色物業”讓物業工作者隊伍建設成為黨的工作者隊伍,新建、重組或引進一批公益性物業公司,采取“低價有償”方式,為市場失靈、自治失效的老舊小區提供基本物業服務。“紅色引擎”工程探索了黨建引領城市管理的新模式,解決了一些僅僅依靠市場運作無法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加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另一方面強化了城市管理,維護了社會穩定,有效地解決了一些長期無人管、長期管不了的城市管理痛點。

三、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城市管理的基本經驗

(一)城市管理理念:

由粗放式管理到精細化管理的轉變曾經有相當一段時期,武漢在外人的思維定勢中就是一個“大縣城”,甚至比喻為“大農村”。城市管理攤大餅,攤子大,臟亂差現象較普遍。武漢市民被冠之“脾氣暴躁”、“狡黠”等性格印象,武漢城市管理面臨較大的挑戰。事實上,城市管理本身也呈現出高度復雜、高度關聯、快速變化、高度風險等特征,原有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完全不能適應現代化城市發展的需要。靠控制、懲罰等下策治標不治本,而精細化管理則成為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城市精細化管理不僅要落實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重要的是著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如在規劃上,要有超前的眼光,注重統籌規劃、長遠謀劃。在公共服務上,要采取多種手段,以切實有效地方法滿足市民對公共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精細化的城市管理要有完整的標準、流程化管理模式,要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和事。如公交站臺如何設置更合理,智慧公交如何更好地便民,地鐵書店、公園綠化、湖泊治理、圖書館博物館使用、城市垃圾處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智慧管網建設、海綿城市建設等都需要精細化的思維。

(二)城市管理方式:

由管理到服務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和發展需要,我國先后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行政體制改革,政府部門以轉變職能為核心,精簡機構、理順關系、提高效能。政府逐步由管理型向服務型政府轉變,民主法治高效透明等理念融入到政府管理中。如以前市民反映較多的公交司機粗暴、市民性格火爆等現象,近幾年通過大力加強城市文明建設,著力加強文化教育、營造氛圍、提高市民素質,變管理為服務。城市管理的核心是人,武漢城市管理中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柔性管理原則,盡最大限度為市民提供人性化的服務。踐行群眾路線,聽民聲察民意匯民智傳民情,關懷城市弱勢群體,以感召和凝聚作用增進群眾對政府的認同感。如武漢建立的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關懷中心),為老年朋友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城市志愿者精神,突出武漢志愿者在城市管理的作用。現在武漢市舉辦的大型活動像武漢馬拉松比賽、武漢軍運會等等,都會大量招募志愿者,開展熱情服務。道路交通疏導也增加了大量的城市志愿者,成為道路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三)城市管理目標:

由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的轉變城市管理與城市治理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內涵相差甚遠。城市管理政府是唯一主體,而城市治理的主體是多元的,廣泛參與的。改革開放初期,城市管理更多的是依靠社會控制力量,政府通過對社會資源、社會空間嚴密控制,實施嚴格管制和發號施令等辦法加強城市管理。城市管理缺乏生機與活力,管理方式較生硬機械。而今強調的城市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要義。城市治理是單一決策到多因素決策,依賴于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多種力量。政府可以把大量日常的、一般性的管理事務、治安事務和維持生活秩序等事務交給基層的居委會和居民,引導居民開展自治。政府則主要是幫助建立社區組織協調關系,指導建立上層制度。不同的城市主體定位是不一樣的,政府主要是做好指導與服務,市民、居民主要是做好自治,企業社會組織則是根據自身職能參與其中發揮作用。綜上,在城市治理中需要充分調動多元主體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為城市的影響與口碑盡一份力。在城市治理中,維護城市穩定是城市管理最基礎的價值追求,掃黑除惡、打擊破壞社會秩序等方面要加強,為城市管理創設良好的環境。同時法治建設不可或缺,需要加強城市管理的立法,嚴格執行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確保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參考文獻]

[1]柳青.武漢城市管理的發展現狀和趨勢[J].實踐•探索,2012(5).

[2]宋揚揚,蔣向榮.對城市管理創新的幾點思考[J].科學經濟與管理科學,2016(34).

[3]賀莉.超大城市管理精細化是一項系統工程[N].社會科學報,2018-3-29.

作者:楊真真 單位:中共武漢市洪山區委黨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成人| 欧美乱xxxxx|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视频| 91在线手机精品免费观看| 女女互揉吃奶揉到高潮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日本电影里的玛丽的生活| 亚洲免费一级片| 欧美破苞合集magnet|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极品丝袜乱系列全集阅读| 亚洲无吗在线视频| 爽好舒服使劲添我要视频| 免费羞羞视频网站|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2区| 国产aⅴ一区二区| 雪花飘在线电影观看韩国|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 九一制片厂免费传媒果冻|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卡通动漫中文字幕第一区| 色呦呦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黄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片免费在线观看| 毛茸茸bbw亚洲人|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99sescom色综合| 国色天香社区高清在线观看| JAPANESE在线播放国产|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