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媒專業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近年來就業壓力的日益嚴峻,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大學生就業已成為目前我國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通過對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研究,可以將大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從大一開始,貫穿整個大學四年。作為教學之外的輔助,幫助大學生更好地了解本專業本職業的相關信息,最終,在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前,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職業培養目標,成為一名基礎扎實、具備一定職業素質的合格大學生,為他們以后的求職就業增添一份保障。
1.職業素質與職業指導
(1)職業素質職業素質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
國外關于高校大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研究,始于20世紀40年代,由美國學者約翰•弗萊納根(JohnFlanagan)首先提出,發展到今天,通常與“職業指導”緊密聯系。(2)職業指導國外的職業指導通常從中學開始,通過學校開設的職業指導課程和社會實踐活動,引導中學生思考未來發展方向,從而選擇未來職業道路,大部分的中學生通過職業指導都能確定畢業后的走向,或是繼續到大學深造,或是選擇某一職業走入社會。
(3)現狀分析由于中國國情和教育制度的不同,國內的中學生所面臨的只有認真學習,考上大學這一條路,至于高中畢業后直接求職的則認為是不走正路,或是成績不好考不上大學才會選擇的一條路。這就直接導致了中國的職業指導晚于國外其他地區,通常放到大學的最后一年進行。我國大學大多是嚴進寬出,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高等教育擴大化,高校的擴招致使高校大學生的整體素質逐年下降,隨著高等教育的全面普及,對我國就業市場的沖擊日益加劇,使得各高校紛紛將職業指導內容具體化、擴大化,時間上也由原先的畢業前夕擴展到整個大學期間。
(4)存在問題我國的中學教育緊扣高考這一主題,中學期間的課程設置緊緊圍繞高考所需內容,與大學的課程設置嚴重脫節,無法做到有效銜接,這就導致幾乎所有學生剛進入大學時,發現大學課程與中學相比較為輕松,學習氛圍較為自由,沒有師長來嚴厲管教,學生一下子陷入了一片迷茫。尤其是大部分學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才初次接觸到大學的專業,對專業的具體內容所知甚少,有的甚至在入學前從未了解自己所選的專業,僅僅是遵從家長安排、老師建議或是跟風填報專業。這使得他們不僅對本專業未來發展方向不甚了解,在學起專業課時也只能渾渾噩噩,人云亦云,不知所謂。
2.輔導員視角下的職業素質培養
(1)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必要性雖然現在高校在新生入學之初都有入學教育和專業導航課程,但是枯燥無味的講述和陌生理論的灌輸,并不能有效解決學生對專業的無知現象。高校輔導員作為陪伴大學生時間最長的老師,也是對大學生最熟悉的老師,通過對所帶班級學生調研摸底,根據班級學生自身情況,量身定制一系列的職業素質培養教育,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對專業的陌生感,通過每學期一次的“職業素質培養教育”,使本專業學生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本專業課程的學習,對如何學好本專業知識有清晰的認知和架構,為本職業技能的培養理清思路。
(2)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方案的制定在接任新的專業前,輔導員首先要研究該專業的培養方案和大學四年的教學計劃進程表,了解該專業的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知識、能力、素質),對學生四年來的學習進程有全盤的把握。如果自身所學專業與所帶專業差距較大,可向院內授課教師和有經驗的老輔導員請教,針對該專業特色,制定一系列的職業素質培養方案。
(3)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方案的具體實施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可以充分運用主題班會等幾大抓手,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素質培養的教育,如,開展以“XX專業職業素養培育”為主題的系列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制定自己的職業培養計劃,將培養計劃分階段進行,盡可能地將每一階段的目標給細化,針對每個學生的培養計劃,根據個人特點,提出指導性修改意見,幫助學生正確認知自我,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職業培養計劃。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制定的個人職業培養計劃階段性目標已初步達成,輔導員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通過分析討論等形式,幫助學生回顧自己寫下的職業培養目標,自查該階段目標是否已經完成,沒有完成的是什么原因導致,未來的目標是否需要修改。同時從輔導員工作層面分析部分學生制定的階段性目標沒有達成的原因,修改前期制定的該專業職業素質培養方案。通過每學期一次的主題教育,輔導員有效掌握了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進度,學生也提升了個人職業技能,提高了職業素質,從而增強就業競爭力。
目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專業設置年年變化,新老專業不斷交織融合,受市場經濟影響,部分老牌專業撤銷、合并,高校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需要,不得不增添部分新新專業,但由于新專業成立時間較短,高水品的師資隊伍較為缺乏,而老牌專業相對師資力量雄厚,造成學生沖著新專業來,但課程卻以老專業知識為主,新老專業的沖突也日漸顯著。對于類似專業的大學生,他們的職業素質培養就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來完成。以當前熱門的傳媒專業為例,優秀的傳媒人才大多供職于專門的企事業單位,如報社、電臺、電視臺、門戶網站、廣告公司等,且較為集中于大中型城市。作為二線城市的本科高校,授課老師大多來源于應屆碩士生,或是原有專業教師轉型而來,在實踐上有著天然的不足。針對這一情況,輔導員在開展“職業素質培養教育”時,要注意教育學生立足于當下,利用大學的有限資源來完成本專業的職業素質培養,如校園新聞通訊、校內短片拍攝等都可以鍛煉專業技能,提高專業素養,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社會實踐活動,舉辦豐富多樣的班級活動,引發學生對本專業學習的興趣,教育他們以專業知識為基礎,以社會實踐為平臺,來完成職業素質培養計劃,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
4.小結
本文立足于輔導員工作具體崗位,對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研究作了全方面的剖析,分析當前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作出了完善,為大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提供一條新的路徑和方法,希望對高校的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實踐提供參考。
作者:薛荷 單位:皖西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