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技能大賽對營銷專業建設的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職教育的教做合一是高職專業建設中的重點,營銷專業建設也一直貫徹此原則,在課程體系構建、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資源建設中情景模擬實踐、校企結合教學等模式一直都被重視。技能大賽的進行是對營銷策劃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一次全面考核,學生在模擬情景的博弈中的表現,充分展示了營銷專業建設這幾年的改革成果,但同時也暴露出了另外的一些問題,通過對比分析我們認為專業建設不僅要重視學做合一,更要重視不同環境下的實踐操作與訓練,提升學生的實踐應變能力,以此讓我們培養的學生更符合企業及地區產業發展要求。
關鍵詞:高職教育;教學實踐;專業建設
1目前高職營銷專業建設特點分析
高職營銷專業是為了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相關產業要求逐漸發展起來的,應具備很強的社會應用性。近年來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經過逐步的改進和發展,已經在原有專業課程重復、實踐環節脫離現實、不注重學生動手、動腦的培養等不足的情況下實現了重大的突破和改進,以學生職業能力為培養重心,強調學做結合已然成為目前高職營銷與策劃專業的核心培養目標,以某高職營銷與策劃專業的培養方案為例:因此從以上整個培養模式來看,首先專業目標定位合理,并以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培養核心。高職營銷與策劃專業定位明確,主要是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創業、服務、應變”的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必需夠用、業務能力突出,熟練掌握專業技能,能在市場營銷領域面向產品銷售與策劃多個方向發展,在生產第一線從事銷售、策劃、銷售管理、市場調研、客戶服務等工作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同時根據此培養目標并結合崗位要求,為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課程。其次,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理論+實踐的培養模式已是高職人才培養的重點模式,理實交替要求理中有實,實中有理,而非單純的操作實訓或理論學習。縱觀目前高職營銷專業的建設中,理實一體的教育已經早已成為共識,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對師資的要求,以及各類實訓室的建設都體現出了這個培養理念。同時學校在培養中積極與企業建立聯系,這在目前的高職專業建設中是比較重點的一塊,在營銷專業建設的培養方案中亦是如此。通過與企業的接觸和合作,為學生展開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在實際市場環境中進行學習與操作。
2依托技能大賽對存在問題的分析
為了使高職院校專業技能的學習能進一步體現和符合實踐性,從2014年開始教育部聯合相關的企業,在全國范圍內舉行相關專業的技能大賽,旨在為學生提供展現專業核心技能的平臺,并為各校師生提供交流借鑒平臺,從而進一步引領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推進專業建設對接產業發展、人才培養過程深度校企合作,提高職業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認可度與影響力。市場營銷技能大賽就是其中的一個專業賽項,在競賽全過程展示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展示學生運用知識思維判斷問題的創新力,展示學生動態運用市場需求、競爭優勢、目標市場、營銷策略組合、財務可行等營銷基本元素的基本功,深度了解地方企業對人才的技能要求,做好專業的改革和建設,努力為企業輸送有用及可用的專業型基本人才。市場營銷技能大賽是對營銷專業學生市場能力的綜合性考察,從歷年的大賽的參賽學生表現情況來看,學生基本都具備良好的職業技能:(1)學生有較好的專業實踐技能。在市場博弈中,選手們懂得通過市場的基本信息的分析來判斷市場情況,并以最佳的市場競爭策略來獲得市場競爭力,在博弈中對營銷專業知識的考查綜合復雜,但大部分學生依舊可以有條不紊地來分析和應對,這說明他們對營銷專業知識能進行很好地理解和應用。(2)學生體現出了該有的專業素養。在比賽過程,除了有體現營銷基本技能的考核外,在市場調研、數據分類統計以及答辯各環節均對選手們有較高的要求。同樣統計情況表明,大部分的參賽學生有著較強的團隊意識、較好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溝通、表達水平。但是同樣,在比賽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尤其是出現意外情況或緊急情況時。我們對歷年來出現的問題進行整理,并對相關人員的調研訪談結果進行整理后,得到以下一些結論:(1)對新環境的適應性較弱,表現的有些怯場,出現突發情況后不知所措,不會及時找到科學有效的方法,往往慌亂中會出現重大失誤。我們拿學生平時的實踐表現與比賽時的表現作了充分的對比,結果顯示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下進行常規實踐時出現的失誤概率比在陌生環境下出現的失誤概率要低一半左右。(2)對崗位的責任心不強,表現的有依賴性。比賽是團隊操作,但隊友之間的分工界限相對模糊,所以在操作中仍然出現以某人為主,其他人無所事事的局面,而同時出現問題后,又互相推諉,缺乏崗位精神和責任感。(3)學生的基礎操作水平仍舊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比賽中我們還發現學生的Office基本操作總體情況雖然不錯,但表現出的差異性還是很大。比賽的商務數據模塊主要就是考核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從歷年得分情況來看,最高分為滿分,最低分僅為0分,而低分的比例歷年也維持在20%-30%左右,雖然里面有失誤的成分,但是從這個差距依舊可以看出操作水平上的差距。我們將以上情況與目前專業學習的課程設置結合分析比較,發現我們在課程設置上尤其是課外實踐這塊依舊存在可以改進的地方,具體的實踐分配情況我們依舊以某高職院校營銷與策劃專業為主。整個專業的合格總學分為117分,其中課內實踐教學要求達到學分為35.5分,占整個總學分的30.3%。從目前的專業課程課時分配來看,課內實踐的比重占到約1/3,達到了一定的比重,但頂崗實習等重要的實習環節相對空白,這可能大大限制了實訓環節對于學生和就業之間銜接作用。同時公共基礎課信息技術基礎的課程學時僅4.5學分,并安排在大一第一學期,而之后相應的后續課程也幾乎沒有。
3對營銷專業建設的改進建議
從以上的教學培養方式以及課程設置來看,我們發現學生在競賽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也就不難理解了。課程基礎應用的設置偏少且無后續鞏固課程,課內實踐的課程設置頁相對獨立,沒有一定的知識串聯點;企業專家和實踐項目設置缺乏多變性和靈活性。據此我們對后續的專業建設的相關點給出了如下的建議:(1)加強基礎操作的課程設置,并加強考核。Office的操作是所有應用的基礎,能熟練掌握其操作內容并靈活應用各專業,包括營銷專業的基本要求。在課程建設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到社會的需求,并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設計好課程的內容和相應的考核標準,加強對基礎課程的建設。(2)加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強化實踐環境。與企業共建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建議企業專家與學校專業教師共建教學培養計劃,這對于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點會有利于在教學中把握的更好;二是與企業共建實訓環境,增強校內實訓的情境性,使實訓過程能更好地作為學生在學校與工作單位的過渡點;三是深度了解企業要求和崗位要求,加強學生與企業的互動,為頂崗實習的順利實施做好鋪墊。(3)加強專業師資的企業業務能力提升。對學生的教育離不開教師的輔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以及在實踐中的表現對我們的高職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多經歷,多熟悉企業業務,在教學中能相應設置更切合實際的實訓情境,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應變能力。(4)對實訓操作的內容進行進一步項目化的設計與細分,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操作能力。實訓內容的細化設計不可忽略,崗位責任到人,分工明確,這在實訓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據了解,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搭便車”的心理普遍存在,因而造成很多學生不需要思考和操作,但恰恰養成應有的責任心和相對獨立的工作能力是一個重要的習慣,也是學生未來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在實訓課程的建設設計中,我們也要重視這點。(5)對考核的方式方法要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細化,包括崗位責任心等細節的考核,更體現考核方式的整體性和全面性。高職學生的考核近年來在逐步調整,實踐操作能力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也是符合高職教育理念的,但考核方式多數比較粗略而不精細,同類型的課程考核缺乏相應統一的考核標準,這就使得考核的主觀性太強,而對于考核的方式,我們建議要相應細化,并建立一些客觀的標準,同時還要體現考核的完整性,除教師的評價,還可以包括團隊合作成員的相互評價等。
作者:錢鑫 單位:正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