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問題的提出
最近,在日本,對現代物流的關心程度越來越高。另外“,物流改革”或者“現代物流的復興”等用語在日本開始流行,這也是日本目前的一個現狀。實際上,關于現代物流,主要包括效率化、合理化,另外再加上國際化、經濟全球化的內容,這是今后研究物流和現代物流的主要方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貨主企業把物流業務以合同方式委托給物流服務企業,提供一體化專業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3PL)出現了,物流公司的水平也提高了,這也是物流目前的一個現狀。在這些新的物流服務中,1990年美國首先在運輸部門放寬了管制,使得運輸部門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另外,隨著物流業務外包服務市場的不斷擴大,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日本的貨主企業和物流企業之間也同樣有了很明確的認識。
另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貨主企業為了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和效率,把海、陸、空運輸模式進行了連接,形成了綜合的交通運輸網絡體系,推動了物流界國際化、綜合化、集團化、一體化的進程,加速了物流業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此外,眾所周知,在這一背景下,在美國誕生了聯邦快遞公司(FedEX)、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敦豪航空貨運公司(DHL)等一系列具有國際集成特征的大型、綜合性物流服務企業。還有,隨著普洛斯等世界大型物流配送設施與服務投資開發商的出現,擴大了物流市場。再加上以實現制造業的物流合理化為目標,以提供一體化、集成化服務的供應鏈管理(SCM)概念為大家所認識。供應鏈管理(SCM)在日本也被稱為“供給連鎖”,是由供應商、貨主、批發零售企業,通過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對供應鏈中的信息實現共享,對成本進行分解與控制,實現了庫存的削減,并縮短了整個作業的時間,使供應鏈中的成員獲得了相應的利益,特別是實現了制造業、流通業物流的高效化。本文的研究是在過去提出的“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這一新的概念,并以構筑起這一概念的理論體系作為研究目的。
例如,2010年美國學者菲利普科·特勒和加里·阿姆斯特朗出版了其最新的著作《市場營銷的原理(第13版)》。在這本著作中,作者提出了“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市場環境中,產品的銷售活動比銷售后為顧客提供配送的現代物流活動更加簡單”的觀點,并提出“現代物流的有效利用可以發揮兩大作用,它不但可以滿足顧客的各種需求,而且可以降低企業的最終成本。”因此21世紀的今天,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的市場環境下,從更加重視現代物流的角度出發,重新認識市場營銷的內容,并提出“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這一新的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之前,在日語互聯網的各大網站上“,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的詞語也曾經被使用過。但是,基本上是在運輸業所提供的服務活動過程中被使用。在這些活動中雖然同樣使用了“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的概念,其實它融入了“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的觀念,與本研究所提出的“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還存在一定的差異。
另外,通過對其他國家互聯網的各大網站進行調查發現,“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的詞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把“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這個詞語的順序反過來,也就是使用“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這個詞語,以“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物流公司”或“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物流咨詢公司”作為企業名稱的,則少之又少。也就是說,目前在全世界,還沒有從這一角度來進行學術研究的先例。因此,根據本文的研究,如果從“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的角度出發,重新認識現代物流概念的話,在21世紀經濟高速發展、信息化推進、運輸工具現代化、生產能力不斷擴大、市場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市場營銷的體系中重新注入現代物流的觀念,可以創造出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新的概念與理論體系。
二、克里斯托弗和佩克以及科特勒與阿姆斯特朗的研究
在國外的相關文獻中,最初提出相關概念的是英國2003年出版的《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第2版)》,作者是克里斯托弗和佩克。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第三方物流與供應鏈的概念并引入日本后,克里斯托弗和佩克的研究成為這一研究的背景。其時間的變化過程如下所述:到20世紀末,雖然出現了需求大于供給的狀況,但是之后供給又大于需求,并成為了一種常態。這使得市場營銷原本界定的范圍和原則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原因主要是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移。同時,作為傳統的綜合市場營銷,“4P”本身也發生了變化,即產品、價格、促銷活動、流通渠道開始向“4C”轉化。①在科特勒與阿姆斯特朗的研究中,“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這個詞語代表的是“傳統物流”的意思,并定義為:“在獲取利潤的同時,為滿足客人的各種需求,從生產地向消費地,貨物、資金、信息等進行物理的流動,并進行組織、計劃、實施、調節等的活動。”
三、市場營銷的綜合變化
根據上述內容可以發現,“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這個詞語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開始使用了,在很多地方都在使用“市場營銷”這個詞語,其實它的意思在本質上與“現代物流”非常接近,或者說幾乎是一樣的。但是,以往“市場營銷”被簡單地稱之為“物流”,隨著“物流”重要性及復雜性的不斷提高,出現了“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供應鏈等概念,并提出了市場營銷的綜合變化的論述。“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的概念,自1970年起開始使用。雖然被界定為市場營銷的范疇,但實際上由于市場營銷和現代物流的意思非常接近,可以基本上理解為一個意思。一般提起“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的時候,從詞語構成來看,前面是市場營銷,后面是現代物流,所以側重點應該是強調后者,把“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歸屬于現代物流的范疇,這是很好理解的。另外,如果從市場營銷和現代物流兩者的功能來進行考慮的話,首先市場營銷活動是進行商品的交易、商品的買賣,通過商品的交易和商品的買賣等活動,最終把商品送到客戶的手中,從而發生現代物流活動。
所以說,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相比,市場營銷存在先行性,即首先進行市場營銷的活動,然后再進行現代物流的活動。但是,最近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出現了通過互聯網、電視等媒介進行網上購物或郵購的活動。也就是說,網絡購物可以理解為,當消費者在商店購買了家電產品和家具等大型商品,而自己卻拿不回家時,銷售者為了方便客戶,把消費者購買的大型商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必須要通過現代物流來實現。所以,現代物流對每次商品銷售、市場營銷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轉換一種思維方式,顧客對商品的品質、價格、售后服務的需求是同樣的,貨物配送的服務也非常重要。按照客戶規定的時間和地點的要求,提供及時、合理的貨物配送服務,已經成為現代物流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研究在重視現代物流的基礎上,從市場營銷的角度提出了“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的觀點。過去,市場營銷和現代物流的概念是從不同領域被分別界定的,而且這一觀念非常強烈。隨著市場營銷和現代物流概念的相互融合,“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的概念也開始被使用。如果把“市場營銷”與“現代物流”概念的順序反過來,就出現了“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這一新的概念,這個概念在學術研究領域還沒有被研究和使用。“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概念內部結構的區別與界定,也是一個研究的難點。
四、流通渠道與現代物流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當今時代人們開始日益重視消費者的價值,重視與消費者的關系,即從買方的角度出發,形成了“綜合市場營銷”、“4C”等觀點。以前的“4P”理論是從生產制造者的角度出發,以產品導向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但是,隨著對消費者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逐漸向市場導向進行了轉變。因此“,4P”本身也發生了變化。過去的“4P”指的是產品(Product)、價格(Price)、地點(Place)、促銷(Promotion)等市場營銷中市場營銷、市場戰略概念的核心。而在現代物流中,有關“4P”的意義發生了改變,因此要結合綜合市場營銷的觀點,從整體上進行分析。與此相對照,“4C”以個性化的市場營銷為基礎,強調服務與經營的差異化和個性化。“4P”以傳統的市場營銷部分為基礎,屬于市場營銷范疇。與此相對照,“4C”以個性化的市場營銷為基礎,強調服務、經營的差別化、個性化。也就是說,“4C”由消費者解決方案(CustomerSolution)、消費者的成本(Cost)、消費者的便利性(Conve-nience)、雙向的交流與溝通(Communication)等四項內容構成。
其實,在科特勒和阿姆斯特朗的研究中,對“4C”提出了以下觀點,即市場營銷是在銷售商品時,要解決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因此,消費者除了要考慮商品的價格以外,也開始對商品的配送、使用、廢棄等一系列綜合成本變得更加重視起來。進而,消費者要考慮商品及服務的便利性。最后,消費者還非常重視銷售者與消費者的雙向交流與溝通。總之“,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的核心內容是在市場戰略的基礎上,形成綜合市場戰略,并適用于“4C”的內容。但是,此時要基本上對應于“4P”的各個要素,解決如何實現購買一方的便利性問題。為此,如何通過現代物流,準確、快速、敏捷地把貨物送到客戶手中,提高物流服務水平,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條件。所以,現代物流被逐漸重視起來。根據以上分析,本文在歐美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這一新的概念。這一提法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跨時代、創新性的意義。當然,這一觀點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論證。
五、結論
21世紀的今天,世界經濟和市場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一背景下,與過去采用同樣的觀點和方法來對市場營銷進行認知,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了。與此相比,本研究通過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概念的融合,在重視現代物流的基礎上,提出了“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的新概念。對于現代物流來說,在20世紀末,日本提出了“控制物流的企業,可以控制社會”的說法;到了21世紀,提出了“從市場營銷到現代物流的變遷”的提法。從這兩個觀點可以看出,隨著時代的不同,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的觀點是,市場營銷僅僅作為輔助功能,進行貨物的供給和貨物的流通,從而出現了“現代物流”的概念。此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CS)、建立與客戶之間的良好關系(CR),“現代物流”受到了不斷的關注。而后,從客戶、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出現了傳遞商品價值的網絡和系統,因而推動了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這一新概念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一提法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跨時代、創新性的意義。當然,這一觀點還需要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予以進一步的論證。
另外,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日本的物流網絡也遭受了極大的破壞,經濟活動也不得不停滯下來。為此,在日本發生災害時,對于如何促使現代物流、供應鏈發揮作用的研究變得非常重要。專家、學者、企業家都對此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自然災害發生后,抗震救災的應急物流、“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如何發揮其有效的功能,應作為今后重要的研究課題,繼續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