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證券市場發(fā)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證券市場效率對證券市場運行的影響
關于效率市場的定義被采用最多的是法瑪(Fama)的定義:“價格總是‘充分’反映可獲得信息的市場是‘有效’的”。后來,馬爾基爾(Malkiei)給出了更明確的定義:“如果一個資本市場在確定證券價格時充分、正確地反映了所有的相關信息,這個資本市場就是有效的。正式的說,該市場被稱為相對于某個信息集是有效的……如果將該信息披露給所有參與者時證券價格不受影響的話。進一步說,相對于某個信息集有效……以為著根據(該信息集)進行交易不可能賺取經濟利潤。”
證券市場效率,包括證券市場的運行效率與證券市場的配置效率,前者指市場本身的運作效率,包含了證券市場中股票交易的暢通程度及信息的完整性,股價能否反映股票存在的價值;后者指市場運行對社會經濟資源重新優(yōu)化組合的能力及對國民經濟總體發(fā)展所產生的推動作用能力的大小。
根據信息對證券市場的反映程度,可將證券市場的信息分為三種不同層次類型:歷史的信息(證券公司過去的價格和成交量)、已公開的信息(包括盈利報告、年度報告、財務分析人員公布的盈利預測和公司的新聞、公告等)、所有信息(包括所謂內幕信息)。HarryV.Robert根據股票對相關信息反映的范圍不同,相應將市場效率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弱式效率市場、半強式效率市場、強式效率市場(StrongformEfficiency)。法瑪(Fama)進一步對這三種效率市場與信息之間的關系做了闡述,表明在三種市場中股票的價格都具有隨機漫步的特征。
除股票價格反映各類信息外,交易成本也是判斷證券市場金融效率的重要參數,包括直接的交易成本和間接的交易成本。直接的交易成本如交易傭金、稅收等,間接的交易成本是投資者能否在證券市場上獲得有效的信息及投資者是否按自己的意愿買賣股票,實現理想的投資效率組合。此外,在證券市場上可供投資者選擇的證券投資品種是否豐富,也會影響證券交易的連續(xù)性,從而影響市場的有效運作。因此金融創(chuàng)新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規(guī)避管制,保證證券交易的連續(xù)性,提高市場的效率。
1、證券市場的運行
流動性、有效性、交易成本、穩(wěn)定性和透明度構成了證券交易制度目標的五個方面,它們有著既統一又矛盾的辨證關系。證券交易的本質在于證券的流動性,證券通過流動以反映市場化的資本關系,反映特定的財產權利的交易關系,靜止不動的資本是無法滿足其要求不斷增值的本性的。以交易價格的形成過程為主線,證券交易制度劃分為六方面內容:(1)交易委托方式;(2)價格形成機制;(3)委托匹配原則;(4)信息披露方式;(5)市場穩(wěn)定措施;(6)其他選擇性手段等。前三項內容是證券交易制度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其中價格形成機制是證券交易制度的核心。
2、三個層次的效率市場對證券市場運行的影響
(1)、弱式效率市場對證券市場運行的影響
弱有效市場認為當前股票價格充分反映全部能從市場交易數據中獲得的信息,包括證券的歷史價格序列、收益率、交易量數據和其它一些市場產生的信息,如零售交易、批量交易和股票交易所專家證券商或其它特別的組織進行的交易。由于它假定當前市場價格已經反映了過去的收益和任何其他證券市場信息,所以弱有效市場假設意味著過去的收益率和其他市場數據應該與將來的收益率沒有什么關系(即收益率應該是獨立的),這樣,遵照根據過去的收益率或者任何其他過去的市場數據得出的交易規(guī)律進行買賣的話,是得不到超額收益的。
(2)、半強式效率市場對證券市場運行的影響
半強式效率市場認為證券價格能迅速調整反映所有可公開信息公布,也就是說證券市場價格全面反映所有可公開的信息,包含弱式效率市場假設所考慮的所有市場信息,如股票價格、收益率、交易量等,還包括所有非市場的信息,如收益與股息分配公告、市盈率(P/E)、股息收益率(D/P)、賬面價值比(BV/MV)、股份分割、有關經濟新聞和政治新聞,表明從這些公布的重要信息中,投資者不會從其交易中獲得超過一般水平的收益,因為證券價格已經反映了所有這樣的公開信息。
(3)、強式效率市場對證券運行的影響
強式效率市場認為股票價格反映了所有公開的和未公開的信息(內幕消息),這意味著任何投資都不可能有獨占的渠道獲得有關價格形成的信息,它包含了弱式效率市場和半強式效率市場的假設。強式效率市場意味著所有的分析都無法擊敗市場,只要有人知道了內幕信息,他就會立即行動,從而使證券價格迅速達到該內幕消息所反映的合理水平。這樣,其他再獲得該內幕消息的人就無法從中獲取利益。馬爾基爾(Malkiei)把1971—1991專業(yè)投資機構或內幕人士的投資收益與正常投資情況下的收益比較,發(fā)現基金的總收益和扣除管理費用后的凈收益都低于市場平均水平,表明美國證券市場已是強有效市場。但在我國信息披露制度還不健全,獲得內幕消息的人往往從股市獲得超常經濟利潤,阻礙了我國證券市場健康、快速的發(fā)展。
二、我國證券市場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分析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效率還比較低,市場上內幕交易比較盛行,價格的變動與企業(yè)經濟效益的相關性較差,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信息披露的虛假性、不充分性和缺乏及時性乃是主要原因之一。
1、信息失真現象嚴重
信息的質量高低取決于信息的真實性和相關性,而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中,信息失真現象比較嚴重。有的公司上市前為了最大限度地募集資金,不惜過度包裝,夸大經營業(yè)績和盈利預測,以達到“圈錢”的目的;有的公司為了掩蓋虧損而制造虛假的盈利;有的公司為了配合莊家的炒作題材,故意編造失實的業(yè)績,或者散布虛假信息,從而誤導廣大投資者,達到操縱股價的目的。信息披露的虛假性是導致我國證券市場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證券市場上有相當一部分投資者是在進行投機活動,而不是真正的投資活動。
2、信息披露不充分
根據有效市場理論,證券價格是對新信息的反映,上市公司應該披露所有可能引起證券價格變動的全部信息資料,包括歷史信息和前瞻性信息、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等,不得隱瞞或遺漏任何重大信息,而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的充分性明顯不足。預測性財務信息的披露較少,且準確度較低。預測性財務信息表明了企業(yè)未來生產經營發(fā)展方向和業(yè)績,與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是相關的。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只是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預測性財務信息,而在隨后的中報和年報中,披露預測性信息的較少。
3、信息披露不及時
信息具有時效性,過時的信息將毫無使用價值。上市公司的信息應當以最快的速度傳遞給投資者,以利于投資者及時做出決策,減少信息延誤帶來的風險。此外,對于臨時重大事件的披露,及時性更差,極少有公司在股價發(fā)生重大變化之前主動披露其重大事件信息的,公司往往根據自身利益需要而決定何時披露。信息披露的延誤,無異于為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創(chuàng)造了良機,從而使中小投資者利益受到損害,極大地影響了股票市場的有效性。
三、提高中國證券市場效率的對策建議
1、加強監(jiān)管,提高證券市場效率
證券市場穩(wěn)定機制的核心問題是證券市場的穩(wěn)定性,證券市場的穩(wěn)定性又可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去理解。從狹義的角度來說,證券市場的穩(wěn)定性指股票價格的穩(wěn)定性,即股票價格的短期波動程度及其自我調節(jié)平衡的能力,監(jiān)管者用行政手段制定的各種抑制證券市場異常波動的管制規(guī)則。經濟穩(wěn)定、公平和有效地配置資源是證券市場監(jiān)管的三個目標,具體體現為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IOSCO)1998年確定的保護投資者、保證市場公平、有效和透明及降低系統風險。市場監(jiān)管應盡可能提高市場透明度,使所有參與者能及時獲得交易前后的信息。
2、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
廣義信息披露包括系統信息的披露也包括非系統信息的披露。在規(guī)范系統信息披露方面應盡量減少信息披露的突發(fā)性和頻繁性,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統一性,杜絕政策、法規(guī)的內幕渠道傳出。在非系統信息中,會計信息是影響上市公司股價的最重要因素。我國目前財務會計的發(fā)展趨勢主要是和國際接軌,所以,借鑒國際管理對信息披露的要求是可行的,那些已經在國際證券市場上被證明有信息含量的會計信息,我們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要求披露。同時,由于我國投資者的素質相對較低,需要上市公司和信息媒介在披露方式、披露語言的運用、信息披露的順序、披露的范圍等方面注意投資者的需求,向投資者的需求靠攏。
3、實行投資組合,提高證券市場的有效性
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中,理性的證券選擇要求一個投資者所具有的系統風險水平的充分分散化的資產組合。這就要求我國證券市場要逐步完善理性的投資政策,反映稅賦、年齡、風險厭惡程度以及職業(yè)等因素對投資組合的要求。投資組合的基本原則就是分散化。高稅階層的投資者通常不愿意購入對低稅階層有利的證券。此外,對投資者的不同年齡,也將考慮其風險承受能力而進行不同的投資組合。所以,即使在有效的市場中,資產組合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為投資者的資金的最佳部位將隨著如年齡、稅賦、風險厭惡程度以及職業(yè)等因素而變化。
資本市場是市場經濟體系的核心部分,證券市場效率理論在現代資本理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也不例外,自從全國性證券市場建立以來,對我國證券市場效率的討論和檢驗從未間斷過,本文僅提出一些認為在有效市場的討論和檢驗中比較重要的問題,以助于正確認識我國證券市場的現狀,確定證券市場的發(fā)展戰(zhàn)略,最終實現市場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