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分析了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課程定位不清,教學方法單一,并結合這些問題提出了推動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強化課程內容與未來職業(yè)需求之間的契合度,融合理實一體化與項目情境化教學方法,根據市場調查與預測課堂的教學成效,對教學方案進行適當調整,這能提高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具有職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專業(yè)調研人才。
關鍵詞:職業(yè)需求導向;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研究
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市場調查與預測得到了企業(yè)的高度重視,同時,對專業(yè)調研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市場調研與預測已經成為企業(yè)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當前各大高職院校培養(yǎng)出來的專業(yè)調研人才并不能滿足企業(yè)發(fā)展的需求。為了強化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應該對職業(yè)需求導向下的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進行詳細地探究。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市場關系著企業(yè)的生存發(fā)展,由此可見,市場調查與預測的重要性。但從目前來看,企業(yè)嚴重缺乏具有職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專業(yè)調研人才。因此,詳細探索職業(yè)需求導向下的市場調查與預測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利于為企業(yè)提供更多具有職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專業(yè)調研人才,從而促進企業(yè)的長足發(fā)展。
1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
1.1課程定位不清
課程定位不清是高職院校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的主要問題之一。從目前來看,高職院校始終沒有明確調查與預測課程的定位,而是一直仿效本科學校的教學設計,過于強調理論教學,并開設了很多理論課程,例如:市場調查活動策劃方案設計、市場預測方法分析、市場調查方法對比分析等,這不利于提升高職學生的學習成效。與本科學生相比,高職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動力,若高職院校仍然盲目地借鑒本科學校的教學設計,對市場實地調查、市場調查團隊組建與調查活動開展等實踐課程依舊無動于衷,將很難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重點教學,久而久之,高職學生就會對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學習喪失積極性,甚至還會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從而阻礙高職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
1.2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單一也是高職院校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的主要問題之一。從目前來看,在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依然采用傳統(tǒng)講授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師一味地向高職學生講授各種市場調查與預測知識,而高職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些知識。這種教學方法難以調動高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致使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始終得不到提升,并對未來的職業(yè)導向感到迷茫。據調查,大多數高職學生都對當前的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感到不滿意,這充分表明高職院校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教學無法滿足高職學生的實際需求,由此可見,高職院校的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近年來,高職學生的就業(yè)情況不容樂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職院校不夠注重實習與實踐環(huán)節(jié),致使這些高職學生都普遍缺乏較強的實踐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學內容設置方面,在對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進行需求調研的過程中發(fā)現,有49%的高職學生認為需要對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中的企業(yè)實踐進行加強,而僅有16%的本科學生贊同這一觀點;有35%的本科學生認為需要對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中的理論講授進行加強,而僅有9%的高職學生贊同這一觀點;有35%的本科學生認為需要對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中的案例分析進行加強,而僅有20%的高職學生贊同這一觀點。在強化課程互動以及教學方法多樣等方面,高職學生與本科學生的觀點大致是相同的。這充分表明要想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不管是高職院校還是本科學校,都需要根據各自學生的特點進行設計,見圖1。
2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
2.1堅持職業(yè)化課程定位導向,強化課程內容與未來職業(yè)需求之間的契合度
堅持職業(yè)化課程定位導向,強化課程內容與未來職業(yè)需求之間的契合度是高職院校推動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之一。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對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進行重新定位,不斷加強實踐教學。其次,在設計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時,應該結合高職學生的職業(yè)化需求,實施三層三結合教學模式,并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豐富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教學內容,從而深化課程實踐。同時,高職院校還應該強化技能大賽,通過不斷鼓勵高職學生參與各種相關的市場調查與預測比賽來提升高職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應該強化校企合作,通過組織高職學生到相關企業(yè)去實習來提升高職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從而為高職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2融合理實一體化與項目情境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融合理實一體化與項目情境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是高職院校推動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首先,在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采用理實一體化與項目情境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促使高職學生既能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也能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從而為高職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其次,高職院校應該將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與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并在設計該課堂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并進行具體實施。最后,高職院校還應該根據市場調查與預測課堂的教學成效對其教學方案進行適當調整,這對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yè)化能力來說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的。
3結語
詳細探究職業(yè)需求導向下的市場調查與預測是至關重要的。但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還存在較多問題,課程定位不清,教學方法單一。本文結合這些問題提出了推動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堅持職業(yè)化課程定位導向,強化課程內容與未來職業(yè)需求之間的契合度,合理實施理實一體化與項目情境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增強高職學生未來在職場的競爭力,進而為社會提供更多具有職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專業(yè)調研人才。
參考文獻:
[1]杜仙玲.高等職業(yè)院校審計課程理論教學改革研討———基于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審計課程改革研究[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1):96-97.
[2]唐若茹.東盟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3,(15):49-51.
[3]關宇霞,王志洲.學分制下中等職業(yè)學校課程改革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10):72-73.
[4]姚越.新技術為引領的課程改革研究———以“WindowsServer2008服務器架設與管理”課程為例[J].福建電腦,2013,(10):52-53.
[5]陳紅心.基于人才市場需求的“建筑應用電工”課程改革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33):87-88.
[6]郭振鋒.中職“園林植物識別和應用”課程改革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3,(07):107-108.
[7]文志.高職院校“公共關系”課程改革研究[J].長沙通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02):66-67.
[8]陳孝強,趙紅,郝靜,等.職業(yè)需求導向的高職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研究[J].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02):105-106.
[9]史秀宏.市場調研與預測課程改革的實踐[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0(06):99-101.
作者:馮波 單位:黑龍江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