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考察在企業經濟中的作用解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市場調查的由來和定義
隨著現代工業社會的逐步發展,生產技術的大幅度提升,使得各種商品的種類和數量都較以往有顯著的增加,消費者已經有充足的余地選擇本身所需要的商品。因此,今天的生產——消費格局已經由原先的生產者決定市場供需的賣者市場(Sell-ers’Market)轉變成由消費者決定市場供需的買者市場(Buyers’Market)。正是由于市場性質的轉變,使得生產者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如何把自己決定生產的商品進行銷售,而是如何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從事生產和銷售。生產者只有遵循這個原則,才能保證企業的生存,才能在買者市場中有立足之地。正是因為如此,以科學的方法研究消費者需求的手段——市場調查就逐步地應用和發展起來。
那么什么是市場調查呢?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從狹義的角度出發,即市場調查就是對消費者的調查。另一種是從廣義的角度出發,即市場調查除了包含對消費者的調查之外,還包含對企業的營銷環境、生產狀況和環節、銷售的渠道、產品包裝、廣告等所進行的調查。總之,市場調查就是調查者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地、有計劃地、系統地搜集、整理市場活動中的各種信息(Information),分析市場環境,找出發展規律,為科學決策和市場預測提供有效依據的過程。
二、市場調查對企業經濟的重要性
(一)通過市場調查,有助于企業充實和完善市場信息系統,為進行科學的市場預測和制定有效的生產經營決策打好基礎
對市場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應包括對商品供求、價格、消費者市場(包括人口、職業、教育、收入、家庭、消費者購買心理和購買行為等因素)、競爭及營銷活動等諸多內容。由于市場信息反映著整個市場的變化,這包括企業競爭的參與狀況、市場行情的變化及其發展趨勢、產品供應狀況和銷售渠道,廣告和促銷方式的推廣情況等等。因此,市場信息是企業制定經營戰略,進行市場競爭的重要依據,是企業發掘機會的源泉,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先導。在市場經濟下,不論是企業內部的各種主觀條件,還是企業外部環境的客觀條件都以一定的信息形式出現,企業要想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就必須依靠這些信息,才能充分地發揮自身主觀條件,靈活地適應外部環境,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以立于不敗之地。同時,企業主觀條件的改變和外部客觀環境的變化,是企業發現主觀優勢,掌握發展機會的有力保障。
(二)通過市場調查,有助于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市場經濟在不斷變化,信息、技術、營銷方式、消費理念等也在不斷變化。生命在于運動,不進則退。同樣地,一個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也在于該企業能否推陳出新。現代許多企業面臨的一個共同狀況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以后,原有的經營模式、管理體制、企業機制等已經不再適合企業的發展需要,這時如果企業仍不愿改變現狀,那么只會開始衰敗,甚至破產、倒閉。如美國“福特汽車”曾經歷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黯淡時期,“愛多VCD”也曾經曇花一現。現代企業的主要任務是組織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即通過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來促進自身發展,并為市場提供消費的產品和服務,滿足社會及其成員日益增長的物資需求。而經營管理的基本任務是合理地組織生產力,使供、產、銷各個環節相互銜接,密切配合,人、財、物各種要素合理結合,充分利用,以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和物質消耗,生產出更多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因此,經營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狀況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時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經濟體制的深入改革,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能夠充分發揮多方面的自主權來利用企業擁有的資金、設備、經營網絡等資源建立管理優勢,從而積極組織和參與市場競爭,增強企業活力,不斷適應形勢的發展和變化。
(三)通過市場調查,有助于加深企業對市場波動的認識,增強企業對突發性市場波動的承受能力
我國商品市場的波動由來已久,且有愈演愈烈、越來越頻繁
的趨勢。造成市場波動的因素很多且相當復雜,如市場供求的矛盾、消費基金的大小、生產資料和商品價格的升降、政府政策和調控、消費者的價格預期和消費心理及行為的變化等都是導致市場波動的直接或間接的原因。市場波動不僅影響著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管理,還影響著企業的商品的流通和銷售,使企業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如果不重視市場調查,就不能對市場波動的背景和原因有深刻的認識,就不能針對政府的相關政策和法規進行內部的及時調整,就不能為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市場管理提供可靠的、有效的依據。只有重視市場調查,才能根據市場波動及其變化趨勢有針對性地組織生產和銷售,調整企業內部的宏觀和微觀管理,從而增強企業自身的實力及對抗突發性市場波
動的能力。
(四)通過市場調查,有助于企業管理者克服經營管理上的主觀主義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進行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是企業經營管理者取得正確認識的基礎。如果在市場機制中不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就不能對市場中的供求關系、發展前景、風險、行業競爭、政府宏觀調控等諸多因素進行正確的認識,這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是許多的企業只憑愿望想當然地辦事而造成嚴重失誤的根本原因。只有實際地探求商品銷售的潛在數量,才能及時而有效地調整企業內部的人、財、物之間的關系;只有以市場信息為向導,對消費者的需求及其關心的價格、款式、規格等諸多方面進行科學調查和把握,生產部門才能設計、生產制造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特點的產品;只有對市場的各個環節及商品的種類、性質、運輸條件等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才能保障流通環節和渠道的有效運行。市場調查是認識市場的現狀,探明市場的發展趨勢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了解和把握市場的客觀環節。不作全面系統的市場調查,那么在生產和銷售領域中就會使主觀脫離客觀實際,導致盲目決策,犯主觀主義的錯誤。所以,搞好市場調查要遵循一定的客觀要求,要遵循實事求是、全面系統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市場調查在規范和引導企業健康發展上的作用。
(五)通過市場調查,有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
隨著生產技術的逐步進步,產品質量同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消費者的消費意識的不斷增強等,消費者對不同商品的選擇以及對生產相似商品的不同廠家的選擇等不僅受到商品用途、性能、價格等的影響,而且還以心目中所形成的企業形象的好壞而決定。這使得現代市場營銷已經從傳統促銷手段為主的時展成形象戰略時代。因此,企業形象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的資源要素,能否有效地開發企業的形象資源,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已經成為制約現代企業市場營銷成敗的關鍵。然而,要想取得企業形象設計的成功,前提條件之一便是進行市場調查,客觀公正地測定企業形象的實際狀況。
三、結語
市場調查同市場預測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經營決策有著密切的關系,市場調查是保障二者實現的重要環節,是管理觀念從經驗管理走向科學管理的重要標志。通過市場調查,掌握消費者需求上的差異,使生產和銷售同時滿足于企業和消費者的需要,這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