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酒店管理的人才培育探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闡述
1.職業教育情境化。
新的人才培養體系徹底改變了過去的教學模式,強調理論和實踐兩條腿走路,把為傳授酒店管理專業必備知識能力而進行的素質教育,拉到遠離傳統課堂的教學平臺,深入到相應的職業情境中進行。
2.學習階段崗位化。
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無疑給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帶來一場革命,它打破學年劃分班級的陳規,僅在通識課程上按年級學習,將班級靈活化、崗位化,并在年終時將實踐學分與各項考核掛鉤。
3.教學標準實踐化。
該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工學一體化,要求每在一個崗位結課,成績合格達標,均可立即上崗操作,對教學是否達到標準以實踐效果衡量。此外,為保證以實踐為重點的教學質量,提倡教師在崗指導,這樣可及時解決學生的各類疑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知識獲取率。
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
1.有針對性地培養職業能力,崗位指向明確,縮短選擇期。
酒店行業職位樹分支較多,每類崗位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經過針對性的培訓和實踐,對自己的特長和崗位能力、從初上崗到各個升職階段的要求等都心里有數。降低了應屆畢業生對自身崗位選擇的盲目性,也縮短了選擇崗位的猶豫期,優化了學生的職業成長道路。
2.畢業生上手快,縮短進入管理層所需時間。
經過職業情境化培養,通過校方根據酒店業實際工作情況設置的考核之后,學生已經對酒店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了一定概念,也已通過相應的崗位考核掌握了工作所需的各項能力,能夠立刻上崗操作。眾所周知,酒店從業人員的升職時間久,磨合期長。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縮短了這段“攢”經驗“熬”時間的職場平臺期,將酒店從業基礎經驗的積累轉移至在校期間解決。學生一旦走出校門,就已經具備部門經理的能力,大大加速了學生走上中高層管理崗位的進程。
3.建立教學口碑,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隨著酒店行業的興起,國內更多大學應開設了酒店管理專業,導致求職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應用本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學校,畢業生職業能力實用化、系統化,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該培養模式不但能為本校教學質量打出口碑,還能加強與各大高星級酒店的聯系。通過優秀畢業生的服務,對比以往畢業生,高星級酒店對新型培養模式下人才的能力、優勢和適應速度優勢都有所了解。學校最終規模化,每年向國際知名高星級酒店輸送優秀人才,形成良性循環。
4.打造示范教學模式,對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起到啟示作用。
學以致用,學以就業。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這也是酒店管理專業未來教學的大勢所趨。新模式下的教學大方向無需置疑,但具體的教學方式還需在實際應用中進一步探討。應用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一方面敢為天下先,為酒店管理專業目前存在的教學與就業不能完美對接的問題尋求一個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也能為全國各大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積累更多經驗教訓,對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獲取未來就業的能力資本,如何挖掘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潛力起到一定作用。
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各高校
酒店管理專業中推廣的難點及解決對策實行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滿足的前提是,校方和教師必須做到與行業俱進,和各大高星級酒店保持聯系,定期調查現階段高星級酒店各部門職位需要的崗位能力,隨時調整教學方向和規劃。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各大高校的酒店管理專業中進行推廣,存在的難點及其解決方案還有如下幾項:
1.如何保證培養出的學生其能力可以完全適應現實?
要加大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環節與酒店從業最新境況的重合度,加大對教學場地的設備投入、場地投入,最大程度地還原真實的酒店經營,構造現實職業情境,打造完美的實訓平臺。
2.如何避免教師經驗與現實脫節?
應加強師資建設,吸收有豐富酒店行業經驗的人才進入高校,進行輔助教學工作,完善“實踐助教認證教案”制度,在職教師的理論教學需經資深酒店從業人士驗證,在現實工作中具備可操作性。
3.如何實現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利用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中實踐環節的增多,為在校學生增加更多的兼職實踐的機會。高校可聯系長期合作的酒店,簽訂管理培訓生實踐協議,在教學實踐平臺之外為學生的能力應用創造更好的條件。
4.授課教師是否能夠堅持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對授課教師運用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過程,建立定期檢查、隨機抽查的監督機制,將檢查流程明確化,執行情況評估量化、數據化、分值化。將執行情況的評估結果與教師的定期考核掛鉤,對執行情況優秀的教師給予評先評優及績效獎勵。
舊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今酒店用人的要求。盡管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剛剛起步,推廣起來可能存在種種困難,但對于強調應用的酒店管理專業而言,堅持構建以崗位能力形成為核心的職業情境化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酒店管理行業應用型高級人才,在未來的就業競爭中勢必占據極大優勢。改變以往教學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只是高校酒店管理專業順應當前就業形勢,以期獲得長足發展的選擇,更是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負責的體現。
作者:張昊然單位:沈陽大學科技工程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