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算機人才市場需求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學生在本專業的基本專業技能方面基本滿足公司的工作需要,無論是在網絡方面還是編程方面或者是多媒體技術方面,都能夠完成企業的基本工作,但是對于企業而言,學生的專業知識在一大部分都是在公司里加深加強的,而且學生大部分都只是從事基本的任務完成工作,很少有學生能自己獨立組織完成某一具體項目。在工作中也大多完成的是重復的日常工作,很少有自己獨立創新的工作能力。從調查表中還可以看出,學生在工作過程中所必須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也是比較欠缺的。調查中,畢業生所從事的全部崗位,包括軟件編程、網頁制作、網絡維護、技術服務等都需要學生有與客戶或上下級的溝通能力,有與同事協調的團隊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近幾年的畢業生中,尤其是“90后”畢業生身上都是比較欠缺的。
學生課程體系
我們調研的企業目標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軟件公司,網絡公司,網絡安裝維護公司,物聯網公司,通過調研,我們對企業要求的課程體系做了如下總結。
1、軟件公司。現在學校開設的專業技術課程包括:C,C++,JAVA,SQLSERVER,JSP,C#,,DELPHI等。通過軟件公司的反映,這些開設課程在現如今的軟件設計工作中都有用武之地,但是學生的在校學習內容和企業的實際要求相差較大,需要在公司的實習中盡快進入工作角色。所以,在學校的編程方法、編程基本理念的學習也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光是要對編程工具進行講授,還要對實際項目分析制作,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2、網絡公司。學校現在開設的課程包括:JAVA,VB,SQLSERVER,JAVASCRIPT,JSP,ASP,,PHOTOSHP,網頁設計制作,FLASH等。通過公司反映,因為網絡方向每年的新觀念、新技術都非常多,而且更新很快,學校講授的內容可能只能適應當前的市場,等到學生就業后,會碰到很多更新,更先進的技術和方法。所以要求網絡方向必須和社會隨時接軌,能隨時引進社會上最新的技術,讓學生能在學校學到直接面向企業工作的技術和方法,這樣,學生在企業中的受歡迎程度能大大提高。
3、網絡安裝公司和物聯網公司。學校開設的課程包括: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網絡設備的安裝與調試,網絡服務器的管理與維護,網絡管理與維護,網絡綜合布線等。對企業而言,這些設備的安裝和管理都是應用型的,學校講授的原理性的內容比較多,而能夠動手的設備和企業實際應用的設備又相差較大,所以學生需要在學校學習中,打好專業基礎,在工作時才能夠盡快上手。另外,學生最好能具備一定的網絡工程設計能力、網絡軟件的閱讀能力和初步的開發能力,這樣,經過幾年的企業鍛煉之后,他們將成為企業的應用網絡工程師。
調研結果對教學的意義
(一)加強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培養。現有高職的學生思想教育還停留在之前的思想教育模式,對企業要求的職工素質,比如:開拓精神、市場觀念、管理技巧、團隊精神、應變能力等,都沒有響應課程進行培養和提高,學生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的個人能力在企業中生存,課程和社會需求和行業發展嚴重脫節。所以,應該以先進企業的管理理念為核心,以現代企業的人才需求為目標,借鑒企業的組織模式,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結合高職的辦學理念和特點,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執業行為規范和專業技能等方面的職業化教育管理。這樣,讓學生能夠在學校里完成“學生”到“職員”的角色轉換,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二)改變現有的實踐課程體系。實施項目化教學現在是大部分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設置目標,但在真正實施的時候,往往被校企合作實際困難,學校實驗條件不足等條件的約束。比如軟件專業一個項目從項目規劃,到需求分析,到概要詳細設計,到設計實現,到軟件測試等各個環節,由于老師可能接觸實際項目較少或者企業教師不能在各個環節進行相應指導,導致了項目化教學在實施中往往有很大欠缺,學生往往完成的還是簡單的項目實現。所以在學校實際的教學中,建議把項目教學的過程分解成為不同的模塊。學生在完成這個實際項目時,由企業教師把項目分解成多個過程的模塊,學生在實踐時,按照各個模塊在不同的學期進行相應的實際制作,在幾個學期內把這些模塊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實際項目的實施。這樣,不僅解決了項目化教學的困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謀求自身發展、實現與市場接軌、大力提高人才質量、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一線實用型技術人才的重要舉措,其初衷是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以切實提高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現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是學校引進企業模式,即企業在學校內建部分生產線,做到企業與學校資源共享;二是勞動和教學相結合,工學交替,即學生一半在學校上課一半在企業實習,真正的理論實際相結合,比如德國的很多職業院校就是這種模式;三是校企互動模式,即企業派專業人員參與學校的專業教學,使企業得到人才,學生學到技能;四是“訂單”式合作,即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學生經過企業短期培訓,經過考核即可上崗就業。在這里,建議采用前兩種模式,專注企業項目合作和實驗室建設,使學校與企業互相依存,提高學生在企業中的認可度,為學生就業打開方便之門。
建議
高職計算機人才培養工作改革隨著高職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職畢業生逐步成為各行各業競相聘用的實用型人才,并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獨特的優勢和特有的作用。然因此,高職院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革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細化培養目標,明確專業定位仔細分析大部分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計算機專業應立足于電子信息化建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專業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專業辦學層次、培養目標、培養方向、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等方面進行了定位。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改革實踐教學模式,突出實踐能力培養高職計算機專業設置與培養目標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要根據行業、社會背景和人才需求調查預測,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市場需求。應根據確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特點,加強實踐教學改革,整合、更新實踐教學內容,建立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增加實踐教學的內容和時間,體現實踐教學的連續性和體系性;應加強和推進校外頂崗實習的力度,形成具有特色的以職業技能實踐訓練為中心的實踐教學體系;應積極探索新的實踐教學模式,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把學生放到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去,創設一種能夠有效促進教與學雙向互動的社會交往情境和職業情境,在濃厚的職業氛圍中鍛煉和培養學生從事、勝任職業崗位的能力,使他們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升華,職業能力在實踐中增長。
作者:王志堅徐水劉永奎陳俊波單位: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