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急性腦出血的療效觀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年第四期
1資料與方法
1.1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甘露醇脫水降顱壓、應用神經、營養支持、調控血壓以及預防感染、維持內環境穩定等常規治療措施,對照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胞二磷膽堿鈉注射液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滴,1次/d;試驗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20mL醒腦靜注射液入250mL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滴,1次/d。2組均治療14d為一個療程。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ADL),檢測治療前后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水平,對比2組臨床療效。
1.2療效標準(1)痊愈:NIHSS評分減少>90%;(2)顯效:NIHSS評分減少46%~90%;(3)有效:NIHSS評分減少18%~45%;(4)無效:NIHSS評分減少<18%或增加;(5)死亡。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患者數×100%。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分級:Ⅰ級:無功能障礙,具備正常生活能力;Ⅱ級:有輕度功能障礙,可進行獨立生活;Ⅲ級:有嚴重功能障礙,需扶拐行走,在他人幫助下生活;Ⅳ級:無法正常生活,完全依賴他人;Ⅴ級:植物生存狀態。
1.3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14.5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珚±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治療前后血清hs-CRP水平比較2組治療前血清hs-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血清hs-CRP水平均明顯降低,但試驗組下降更為明顯,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2組治療后ADL分級比較如表3所示,試驗組Ⅰ級+Ⅱ級+Ⅲ級患者占比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2組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腦出血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急性腦血管疾病,是指原發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據報道,其發病率為(60~80)/(10萬•年),在我國占全部腦卒中的1/3左右。急性腦出血的最常見病因為高血壓合并小動脈粥樣硬化,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與健康。腦出血后形成的血腫,其機械性占位效應引起顱內壓升高,可造成周圍腦組織原發性損傷,急性腦出血患者血腫周圍存在缺血水腫帶和低灌注區,這些區域的神經細胞功能是可逆的,因此,拯救受損的神經細胞在腦出血的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血腫崩解后產生的含鐵血紅素以及炎癥級聯反應均可產生繼發性腦損傷,加速神經細胞的死亡。血腫周圍腦組織由于缺血缺氧,引起興奮性氨基酸釋放、鈣超載及自由基釋放,導致腦組織周圍炎性反應,造成血腫周圍白質水腫及神經元損傷。所以,有效遏制腦出血后產生的繼發性炎癥反應是改善腦出血患者預后的關鍵。急性腦出血早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腦水腫,隨著顱內壓的增高,腦組織受壓越來越嚴重,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神經細胞代謝紊亂,從而發生細胞毒性水腫。腦出血早期繼發性腦水腫是細胞毒性水腫和血管源性水腫共同作用的結果。腦水腫反過來又可加劇顱內壓的升高,從而導致腦疝,其是腦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醒腦靜注射液是經傳統中藥安宮牛黃丸改良而成,主要成分為麝香、冰片、郁金和梔子,其中麝香開竅通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促進神經細胞的修復;冰片也可通竅,與麝香協同作用;梔子清熱涼血,郁金化痰開郁。因此,醒腦靜具有開竅醒神、行氣活血、瀉火解毒的功效,能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可降低顱內壓,減輕炎癥反應,清除自由基反應,改善大腦氧供,消除腦水腫,從而修復受損的神經細胞功能。本文結果顯示,醒腦靜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腦出血患者血清hs-CRP水平,減輕炎癥反應,顯著改善患者神經缺損癥狀,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左華單位:四川樂至縣人民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