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橈骨遠端骨折中醫療法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民間療法雜志》2015年第三期
一、一般資料
初期治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方藥:活血止痛湯加減。中期治法:和營生新、接骨續筋;方藥:續骨活血湯加減。后期治法:壯筋骨、養氣血、補肝腎;方藥:壯筋養血湯加減。②外用藥:初期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用消瘀止痛藥膏外敷;中期以接骨續筋為主,外敷接骨散;晚期宜舒筋活絡,用海桐皮湯熏洗。4.功能鍛煉:①骨折早期:方法在復位固定后,開始做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等舒張收縮練習,進行肩、肘關節主動屈伸練習,防止肌腱粘連、肩周炎和肌萎縮。2~3d后做手部關節主動運動,手指屈伸,并逐漸增加運動幅度及用力程度。②骨折中期:手指抓握鍛煉及手指的靈活性鍛煉;適度進行前臂旋轉功能練習,內旋40°,外旋30°,逐漸加大,同時進行肘關節伸屈活動。③骨折后期:拆除外固定后,以關節松動術為主,1~2次/d。
二、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進行評定。治愈:骨折對位滿意,有連續性骨痂形成,局部無明顯畸形,無疼痛腫脹,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或腕掌屈、背伸及前臂旋轉受限在15°以內。好轉:骨折對位欠佳,局部輕度疼痛,輕度畸形,腕背伸、掌屈及前臂旋轉受限在45°以內。未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壓痛、叩擊痛存在,功能障礙。
三、結果:
68例患者中治愈66例,好轉2例。
四、討論
橈骨遠端骨折主要好發于老年人群。老年人因骨質疏松,骨折常呈粉碎性,并可波及關節面。明顯移位者,橈骨遠端正常的掌傾角、尺偏角減小,甚或呈負數。良好的復位是骨折愈合、日后功能恢復的基礎,所以強調骨折力求解剖復位。恢復橈骨遠端正常的掌傾角和尺偏角,若有下尺橈關節分離者,也必須一并予以復位。
中醫長久以來都是以手法復位、夾板固定為主,配合中藥治療,此種治療形式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手術給患者帶來的二次損傷,還具有操作簡單、醫療費用低廉等優點。手法復位是中醫治療骨折的傳統措施,實施要點在于術者以足夠的力量在足夠的時間內使患者的骨折斷端進行對位復位,同時協助患者患側的腕關節做環轉運動,這樣可以磨平患側腕關節的關節面,從而有效地降低患者術后發生關節炎的可能。在固定時,對于壓墊的放置與否,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掌握。一般認為,對于骨折向背側偏移的,應在背側放置壓墊;對于骨折向掌側偏移的,應在掌側放置壓墊。橈骨遠端骨折復位后為避免發生再移位,需定期復查X線片以了解骨折端位置情況,及時調整夾板松緊度及壓墊放置位置。另外,小夾板固定具有輕便、柔韌性好、容易剪裁等優點,且其固定靈活,在患者康復期間可根據患者的情況對夾板的松緊進行調節,這樣就可避免患者出現血運障礙等并發癥的發生。我院按照中醫骨折三期辨證用藥規范及分期指導患肢功能鍛煉方法對68例患者實施了治療,分別通過初期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中期和營生新、接骨續筋,后期壯筋骨、養氣血、補肝腎等方案進行內服藥治療,并配合外用藥物治療。結果顯示,采用中醫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配合中藥內服外敷治療橈骨遠端骨折具有方法簡單、費用少、療效好、功能恢復快等優點,臨床療效非常理想,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江玉明單位:山西省五寨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