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體解剖學教學的幾點認識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改進教學方法,寓教于樂
上課的語言應該抑揚頓挫,不要平淡如水,一成不變,該強調時就要強調,這樣能提起學生的學習精神。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比喻和形體語言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3]。例如,我們可以把膝關節的內、外側半月板的形態比喻成化學分子式“CO”;又如,在講解女性內生殖器時,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身體做出一個形體姿勢,外展并屈曲上舉兩上肢,掌心對肩,兩手各抓一黑板擦,雙下肢并攏,軀干前傾前屈,黑板擦表示卵巢,雙上肢表示輸卵管,軀干表示子宮,并攏的雙下肢表示陰道。學生在一笑中掌握解剖知識,而且印象深刻。讓解剖學知識結合人體生理和日常生活常識,變得生動起來;例如在講到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時,可以舉例說明:參加考試和體育運動等情況下交感神經興奮,休閑和睡覺等情況下副交感神經興奮;煙、酒和辛辣的食物能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不利于患者的傷口和疾病愈合。
2開設實驗項目教學,正確對待人體結構的變異
在局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利用局解實驗教學完成后殘留的尸體和學生的課余時間,我們可以開設實驗項目教學[4]。例如我利用解剖后殘留的尸體帶領學生做膝關節解剖,在髕骨下方切斷髕韌帶,上翻髕骨,暴露半月板和交叉韌帶,保留脛側和腓側副韌帶,并讓他們觀察半月板和交叉韌帶;學生能清楚地看到:屈膝時內、外側半月板滑向后方,伸膝時內、外側半月板滑向前方,在半屈膝旋轉小腿時,一側半月板滑向前,另一側滑向后,實驗項目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人體結構變異最多見的是血管和神經,例如我們可以利用解剖所用的尸體標本帶領學生做一次肝動脈變異的統計學科研,讓他們知道肝動脈變異的研究對肝膽外科和肝移植手術的重要意義,并指導他們撰寫有關論文,這樣做可以培養學生的科研精神、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他們以后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利用示教標本、完善實驗考核,加強和促進實驗教學
示教標本既可以供系解實驗課使用,又可以彌補局解學生解剖的不足,從而滿足實驗教學需要,有效緩解教學壓力和矛盾[5]。示教標本經授課教師詳細講解并認真示教后,再加上學生自學,同樣可以起到實踐作用。在系解的實驗教學中,每結束一至兩個系統內容之后就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實驗考核,按百分比計入總成績;在局解實驗課的解剖操作過程中,我們最好也要進行兩至三次的實驗考核。例如,解剖完四肢后考核一次,解剖完頭、頸、胸、腹、盆部后再考核一次,這樣做能促進學生勤于學習觀察和動手操作,從而加強和促進了實驗教學,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4充分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在不影響正常解剖學教學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在尸體上演練一些常見外科手術,例如闌尾切除術等,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知道學好解剖學的重要性,從而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熱情高漲,變被動為主動。
5授之以“魚”固然重要,但授之以“漁”也不容小覷
讓學生掌握解剖學知識固然重要,但讓學生知道解剖學的學習方法也很重要。在解剖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告訴他們可以把許多相似的結構放在一起比較學習,從而加強記憶。臨床醫學專業的解剖學教學要結合專業特點和實際需要。例如把食管的3個狹窄和輸尿管的3個狹窄進行比較,食管的狹窄處是食管癌的好發部位,而輸尿管的狹窄處是結石的嵌頓部位,又如把麥氏點和膽囊底的體表投影點放在一起比較并說明其臨床意義,等等。還有要讓學生知道一些骨性和肌性體表標志在解剖學學習及以后臨床操作中的重要性,要求他們結合活體觸摸辨認,理論聯系實際[6-7]。總之,在解剖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學資源,配以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讓解剖學知識變得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馮善權單位: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