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院西醫內科學教改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目前中醫院校西醫內科教學現狀
1.1教材編寫相對滯后西醫內科是將基礎理論和臨床緊密聯系的學科,內容正逐漸向細胞分子生物學等微觀發展,在疾病的發病機制上進展很快,而中醫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多是在西醫教材的基礎上編寫的,再版周期長,知識陳舊,有的內容與西醫七版《內科學》教材有出入,例如心絞痛一節,近年臨床上較為廣泛地應用不穩定型心絞痛一詞,不穩定型心絞痛是指介于穩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之間的臨床狀態,指除穩定型心絞痛外的其他類型的心絞痛,包括了初發型、惡化型勞累性心絞痛,和各型自發性心絞痛在內,其病理基礎是在原有病變上發生冠狀動脈內膜下出血、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血小板或纖維蛋白凝集、冠狀動脈痙攣等,故在七版《內科學》教材中,舊的心絞痛的分型方式早已淘汰不用,而把心絞痛分為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并引入急性冠脈綜合癥的概念。但我校使用的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新世紀第二版)仍然將心絞痛分為勞累性心絞痛、自發性心絞痛以及混合性心絞痛三大類,而勞力性又分為三類:初發勞力型;穩定型;惡化型;自發性心絞痛包括四種類型:臥位型心絞痛、變異型心絞痛、中間綜合征、梗塞后心絞痛,給學生學習造成較大的混亂感到無所適從。
1.2中西醫思維方式不同由于在開設西醫內科之前,學生已經系統學習了中醫課程,不可避免地用中醫觀點來看待西醫,而中西醫之間有很多地方不能完全對應。如中醫基礎課程多數需要學生熟記,以達到熟能生巧,使學生養成按條例記憶的學習習慣,而西醫課程的學習,很多內容重點是理解,應用思維與推理的學習方法,掌握的知識才能靈活運用。
1.3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因為中醫與西醫的學科特點明顯不同,學生對為什么要在中醫院校開設西醫課程,很多學生存在疑惑,對西醫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再加上很多學生忙于考研,對西醫課程的學習抱著應付考試過關的心理。
2中醫院校《西醫內科學》教學改革
2.1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優化教學內容,突出重點,詳解難點教師在教學中起重要的引導作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要交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先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便是教學工作對教師專業素質提出的要求。內科學理論來源于實踐,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是對內科學教師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備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教師才能全面準確地領會教材,對所講授的內容合理設置,重點難點突出,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定義準確,舉例恰當,避免重復,使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如果教師的理論基礎不扎實或不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則很難得心應手地傳授知識。
2.2不斷學習,知識更新,掌握最新動態近年來,由于基礎醫學的迅猛發展以及醫學模式的改變,現有的《西醫內科學》教材已不能完全滿足教學工作的需要。以心肺復蘇為例,傳統搶救方式胸外按壓15次、人工呼吸兩次,根據2005國際心肺復蘇指南會議的意見,現在這一比例調整為30:2,以突出強調胸外心臟按壓的重要性,傳統方式電擊除顫是三次,而現在是一次電擊,而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新世紀第二版)未作修改。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密切關注、及時掌握本學科學術發展水平的最新動態,不斷拓寬更新專業知識,并將知識準確無誤地傳輸給學生,充實教學內容,以彌補教材的滯后與不足。對教材中的不足或錯誤之處,不可含糊其詞,照本宣科,應妥善處理。
2.3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一言堂,一支粉筆,一張嘴。內科學是一門涉及面較廣的臨床學科,傳統的教學手段已遠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使計算機輔助教學得到空前的發展,使我們的教學方法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傳統的課堂以板書及口述為主的教學模式變成以圖象、動畫等多種方法為主的教學模式,從而改變了學生靠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學習方法,變為直觀面授,成為模擬環境中的真實感覺。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4樹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從教學過程中獲得的不應該僅僅是課程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的方法。在教學中要樹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教師一言堂為師生互動,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應21世紀的人才。目前我校正逐漸推行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以臨床遇到的具體問題或具有代表性的常見病為學習起點,編寫隱含大量信息的病例,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臨床問題。學生課后通過自己動手查閱有關書籍,查找相關資料,并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獨立思考、分析和推理,對疾病作出診斷和處理,并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由于這種知識是靠自己努力獲得的,印象深刻,改變了以往“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完還老師”的落后的獲取知識方法,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發展智力和培養創造性的智能結構。
總之,培養合格的高素質中醫人才,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西醫內科學》的教學工作面臨諸多困難,教學改革是我們不斷探索的課題。在工作中只有以培養學生能力為重心,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素質,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努力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醫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