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檢驗專業教學改革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制定適合檢驗專業的教學大綱并選擇合適的教材
目前我國可供檢驗專業選擇的醫學教育的本、專科專用教材較多。英文原版微生物學教材內容豐富,實例、圖示也較多,且側重于對問題、方法和結論的比較、歸納,更為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是我們進行教學的基礎。但由于其為純英文版,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英文水平,且教材的內容繁多,學生難以抓住重點,其知識覆蓋廣度和深度只適合教師的備課,而不適合學生閱讀領會。因此,教學中我們盡量選用內容難度和深度相對適中、要點明確的教材,講述微生物總論和各論前盡量帶有實例或帶有趣味性知識,鼓勵和促進學生在課前自學,充分調動學生聽課、學習的興趣。我們根據執業醫師考試大綱的要求,取舍、調整現有的教學內容,在制作幻燈片時盡量使用圖示或動畫來表示內容,做到要點明確,便于學生記錄。
2使用多種教學手段理論結合實踐
教學中我們盡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例如在《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教學中,理論課中講述的往往是肉眼不可見的細菌、病毒、真菌等微小生物,由于其內容繁多,很容易出現知識枯燥乏味,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實驗課中接觸到的卻是具體微生物的培養、染色、菌落鑒定、生化反應等內容,由于學生親手操作,內容具體可見,所以相對容易掌握,學習主動性強,可以作為對于理論課的補充學習。在理論課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教學的難點和重點,信息量大、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同時,應尊重、愛護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還可考慮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在講解某個內容時,盡量多地插入flash動畫、實驗教學錄像等,既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了解實驗步驟,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以活躍教學氣氛
教學中應避免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加強互動,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教學互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師生之間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和相互促進的一種教學方法。講授過程中,教師應善用肢體、形體語言,增加教師的親和力,并采用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模式,啟發學生、鼓勵學生學會提問。教學中,應注意對一些教學信息的反饋,如實際的學習效果與預期的教學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時,要及時調整并修改教學方式。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充分注意學生的反應及情緒,根據課堂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法;課間與學生交流,注重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總之,教師不僅要注意建立學生信息反饋途徑,注意信息的接收并據此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通過不斷完善教學過程,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4注重啟發式教育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動,在保證教師主導性的同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充分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啟發學生思考。教學中,盡量從問題入手,通過深入分析病例或生活事件,引導學生思考并得出結論,同時提出新的問題。例如在講述風疹病毒的致病性與微生物學檢查時,提出孕婦在妊娠期對TORCH感染的檢查。TORCH感染是指常見的經垂直感染致胎兒畸形的病原體,TORCH它是一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稱縮寫,其中T(toxoplasma)是弓形蟲,R(rubellavirus)是風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是巨細胞病毒,H(herpessimplexvirus)是單純皰疹病毒Ⅰ/Ⅱ型,O(others)是其他某些病原體。可以向學生提問,TORCH感染的危害性以及還有哪些病原體可以通過胎盤傳播等問題,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這種問題式教學,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同時,可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能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不再成為教師一個人表演的舞臺。
5注重技能培訓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教學中注意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例如在傳統的《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教學中,在講授分枝桿菌屬時,多數醫學院校講授的重點是在結核分枝桿菌一節中,對于非結核分枝桿菌一般不講授或只做簡單的介紹。而近年來,手術切口、注射部位的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卻時有發生,在臨床上做出診斷和治療都比較困難,而檢驗專業的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會涉及到具體的診斷,因此應聯系臨床實際,注意培養學生對常見的臨床感染微生物的診斷知識。基本技能訓練是醫學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特別是對于《臨床微生物學檢驗》這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基本技能的培養更為重要。《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課程涉及的基本技能包括顯微鏡使用、臨床標本采集、臨床標本的接種、細菌分離培養和鑒定、細菌染色觀察、體外細菌藥敏試驗等。我們在距正式授課之前半年就積極籌備工作,做好授課安排。每個實驗室做好試驗試劑菌種的準備,對一些少見菌株或試驗現象提前做好示教片,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6加大實驗分數所占的比重
我們對考核方式進行適當的改革,在成績中適當調整了理論課與實驗課在考試中的比例,提高實踐能力所占的比重。考試中讓學生通過顯微鏡下的形態判斷具體的細菌、觀察學生培養細菌或染色的具體實踐操作能力,將考勤和課堂紀律表現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這樣能綜合評價其學習成績,改變了一張考卷決定其成績的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摸索和完善適合醫學檢驗專業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斷地分析和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應對措施,為進一步改進醫學檢驗教育提供重要參考。希望我們在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教學實踐和探索能夠為其他醫學院校開展臨床檢驗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作者:福泉博曉真沈曉玲王君陶格斯盧莎李戀任向宇包麗麗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檢驗科內蒙古醫科大學微生物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