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改良式易筋經在頸型頸椎病康復護理中的運用范文

改良式易筋經在頸型頸椎病康復護理中的運用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改良式易筋經在頸型頸椎病康復護理中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改良式易筋經在頸型頸椎病康復護理中的運用

《康復學報》2017年第4期

摘要:目的:觀察改良易筋經對頸型頸椎病患者康復護理的療效。方法:采用隨機對照試驗的方法,將納入試驗的18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及空白組。空白組采取常規治療無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及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及護理方法上加改良式易筋經鍛煉,并于治療前、治療一個療程(每療程為10日,2療程相隔1日)時以及治療后分別以頸椎功能障礙指數量表(NDI)評分比較。結果:觀察組癥狀改善明顯,頸椎功能障礙指數評分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及空白組,組間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6.67%,對照組總有效率85%,空白組總有效率76.67%,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改良式易筋經配合常規護理能明顯改善頸型頸椎病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療效。

關鍵詞:改良式易筋經;頸型頸椎病;護理

頸椎病是一種發生于頸段脊柱的慢性退行性疾病。由于生活、工作、學習方式的變化,目前低齡化趨勢明顯,青少年發病日漸增多[1],頸型頸椎病約占頸椎病的40%[2]。筆者在臨床護理中發現,改良式易筋經對頸型頸椎病的康復有良好的作用,報告如下。

1研究對象

1.1病例來源

180例均來自于本院骨科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的門診頸型頸椎病患者,其中男87例,女93例,隨機分為三組各60例。觀察組(改良式易筋經組)中,年齡18~46歲,平均(36.53±4.42)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5年,平均(18.56±6.52)月。對照組(頸椎操組)中,年齡22~53歲,平均(39.35±2.35)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4年,平均(20.15±4.28)月。常規對照組(空白組)中,年齡23~48歲,平均(35.35±6.35)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6年,平均(21.23±3.21)月。三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診斷標準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頸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1)有慢性勞損、頸椎退行性病變或外傷史;(2)頸、肩背疼痛,頭痛頭暈,頸部活動功能受限,頸肌僵硬,有相應壓痛點。X線片示:頸椎生理弧度在病變節段改變。

1.3納入標準

(1)符合以上標準,出現上述全部或部分癥狀;

(2)觸診檢查,項背部廣泛壓痛;

(3)具有近1個月內頸椎影像學檢查資料;

(4)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能夠接受連續治療者。

1.4排除標準

(1)其他各型頸椎病;

(2)頸部急性扭傷、落枕、肩周炎和風濕性肌纖維炎等疾病引起的頸肩部疼痛。

(3)妊娠或準備妊娠婦女,哺乳期婦女;

(4)過敏體質、皮膚敏感者或身體虛弱者;

(5)雖符合診斷標準但同時伴有明顯的心、腦、腎及消化系統等疾病的患者;

(6)有手法治療禁忌癥的患者;

(7)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交流障礙,不能配合完成量表、治療或隨訪者。

(8)治療期間未按規定配合治療或再接受其他相關治療或藥物治療,影響療效觀測者。

1.5中止/剔除標準

中止標準:

(1)依從性差,沒有按規定接受治療;

(2)發生特殊生理病理變化不宜繼續接受試驗者;

(3)自行退出者。剔除標準:(1)誤診者;(2)數據缺失,治療后無測評記錄者。

2研究方法

2.1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取改良式易筋經配合傳統護理方案(參照李樂之主編的《外科護理學》[4])。改良式易筋經以傳統易筋經中的“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馬刀”“打躬式”“掉尾式”4個動作為主練功法。定式動作保持5~10s,每個動作重復3次,每天鍛煉各2次。組間休息1min,訓練后放松5min。對照組按常規治療方案,每天早晚練習頸椎操2次,每次3min。空白組按常規治療,不予改良式易筋經和頸椎操護理措施。

2.2輔助護理

觀察組在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以下護理:(1)生活起居指導。指導患者采取仰臥或側臥位,枕頭約10cm高度為宜。同時,囑患者頸部保暖,避免冷風直吹。避免頭部擺動過大及負重。(2)心理指導。患者對頸椎病和易筋經鍛煉的認識不夠,易產生緊張、焦慮、懷疑等不良情緒。在臨床治療時,向患者充分介紹頸椎病發病原因和易筋經治療原理,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從而消除患者的顧慮。

2.2觀察方法

觀察周期:以2個療程為觀察期限(每療程為10日,2療程相隔1日),于試驗前、后分別觀察記錄相關的試驗資料。若在一個療程內達到臨床痊愈者,停止觀察;若患者中止試驗,或脫落,在最后一次治療后進行有關試驗資料的記錄,必要時進行電話調查。結束治療后,對痊愈、好轉且未脫落的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隨訪,記錄3個月內各組患者復發的例數。觀察指標:療效評價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關于“頸型頸椎病”的標準進行評定。(1)痊愈: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所有的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2)好轉:經過治療后,部分癥狀和體征有所減輕;(3)無效:經過長時間的治療,癥狀和體征未見任何減輕,甚者有加重的趨勢。NDI評價: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DI)是國外廣泛應用的評定頸椎病患者的癥狀和相關功能情況及觀察治療效果的量表,共有10個項目,每個項目分值為0~5之間,分數越高表示功能障礙程度越重。主要內容為兩部分:一、頸痛及相關的癥狀(疼痛的強度、頭痛、集中注意力和睡眠);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個人護理、提起重物、閱讀、工作、駕駛和娛樂)。分別于治療前、治療一個療程結束時及治療后行頸椎功能障礙指數量表(NDI)[5]評分比較。復發率評價治療結束3個月后,進行電話回訪,分別統計各組復發例數并計算各組復發率。

2.3數據管理與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處理研究數據應用SPSS19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珋±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3結果

3.1療效評價

三組干預后療效比較見表1。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及空白組,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3.2NDI評價

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及空白組,表明觀察組癥狀改善最明顯。

3.3復發率評價

治療結束3個月后,進行電話隨訪,復發例數比較見表3,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及空白組,具有統計學意義。●表1三組干預后療效比較(n=60)例(%)組別痊愈好轉無效總有效率/%觀察組39(65)19(31.67)2(3)96.67*對照組37(61.67)14(23.33)9(15)85%空白組35(58.33)11(18.33)14(23.33)76.67%注:觀察組和其他兩組的臨床療效對比,差異顯著,χ2=22.913,*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表2三組評分比較(x珋±s,n=60)分組別治療前治療一療程治療后觀察組41.1±2.622.4±1.99.6±1.7△對照組40.3±1.727.2±2.3*17.6±2.1空白組40.6±1.915.6±4.55.8±1.2注:分別于治療前、治療一個療程結束時及治療后進行評分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P=0.00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對照組與空白組比較,P=0.00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表3隨訪三個月后三組患者復發情況比較(n=60)例組別復發例數復發率/%觀察組35*△對照組813.33*空白組1321.67注: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7,*P<0.05);觀察組與空白組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χ2=3.97,△P<0.05)。

4討論

頸型頸椎病,原則上不需要手術治療,常規康復治療可以較快改善臨床癥狀,但是由于頭頸部肌群對頸椎的保護及穩定作用的下降,頸椎小關節不穩、韌帶松弛等直接因素并沒有完全消除,加上忽視了護理的干預因此,停止治療后癥狀復發率較高。正常人體的脊柱存在生理曲線,即頸椎和腰椎前凸,胸椎和骶椎則后凸,從而形成一個側面的“S”形。在正常直立狀態下,脊柱要承受縱向的壓應力、剪力、張力以及彎曲和旋轉的力量[6]。傳統養生功法易筋經實際上是一種由意念和呼吸配合的軟組織靜力性力量練習[7],注重脊柱旋轉屈伸的運動,在身體屈折旋轉和手足推挽開合的練功過程中,使人體氣血流通,關竅通利,從而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馬刀”“打躬式”“掉尾式”,可疏通任督二脈、足太陽膀胱經,刺激大椎及頸部穴位,舒展攣縮的筋肉,使疼痛癥狀、局部壓痛的體征也能夠明顯地減輕,進一步改善頸椎活動功能,達到預防頸椎病復發的作用。易筋經鍛煉主要依靠患者自主訓練,需要患者主動向醫務人員尋求健康指導,隨著鍛煉時間的延長,患者感受到臨床癥狀的改善,使其堅信鍛煉的康復作用,從而更加自覺尋求疾病健康指導。觀察組中,由于患者和醫務人員交流增多,依從性顯著增高,從而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由于傳統功法較長,練習難以堅持。筆者采用改良式易筋經,通過其獨特的屈、伸、收、展、旋轉等動作的組合,以及腹式呼吸的配合,通過“以形引氣”的方式,可以達到正骨柔筋,外強筋骨、內壯臟腑的目的,且操作簡單、安全,而且臨床療效持久,復發率低,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秦鴻利,王志杰.頸椎病小齡化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1):33-34.

[2]邵福元,邵華磊.頸肩腰腿痛應用診療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372-422.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188.

[4]李樂之,路淵.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697.

[6]張春,范麗艷.中醫正脊手法適應證的臨床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8(4):653-654.

[7]侯志鵬.易筋經治療亞健康狀態的機理探討及展望[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2):69-70.

作者:熊哲1;陳俊杰2;肖瑩1 單位:1.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江西中醫藥大學岐黃國醫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japanese国产高清麻豆|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xxx| 免费在线观看国产|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2019国产情侣| 大看蕉a在线观看| 丁香六月久久久|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 美女的尿口无遮掩的照片| 国产免费女女脚奴视频网| 欧美黑人bbbbbbbbb|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a级片免费电影| 少妇大叫太大太爽受不了|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看看黄色一级片| 午夜dj免费在线观看| 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国产| 国产三级日产三级韩国三级韩级| 黄a大片av永久免费|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91| 777米奇影视盒|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女人扒开双腿让男人桶| 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2021| 日本高清有码视频|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欧美freesex10一13|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欧美疯狂ⅹbbbb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