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質監局提升活動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國家總局、省局和市局關于開展“質量提升”活動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工作要求,為進一步提高質監系統對發展經濟的貢獻率,結合我局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學習貫徹上級經濟工作會議有關精神,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堅持“科學監管、主動作為”方針,緊緊圍繞“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主線,積極實施“三大戰略”(名牌戰略、標準化戰略、節能減排戰略),不斷鞏固深化“質量和安全年”活動成果,積極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努力構建大質量、大監管、大平臺,著力提高質量建設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貢獻。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質量提升”,努力實現“三個提升”、“四個促進”。即提升服務發展水平、提升科學監管水平、提升基礎保障水平;促進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促進各級政府對質量工作的領導意識進一步加強,促進我市產品質量水平進一步提高、促進全社會關心質量的氛圍進一步形成。
三、主要內容
(一)積極推進“質量強市”建設。通過開展調研,積極建議市政府設立“質量強市”領導機構、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加強對“質量強市”工作的領導,出臺“質量強市”工作方案,促進“質量強市”工作氛圍的進一步形成。進一步落實質監系統與市政府的協作備忘錄簽訂工作,建立共同加強質量建設的協作機制。繼續開展第六屆市“市長質量獎”評選和推薦參與市“市長質量獎”工作,通過大力推廣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擴大培育面,發揮獲獎企業的引領作用,樹立一批管理創新、經營卓越的標桿群體,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品質提升。
(二)不斷深化名牌培育工作。按照編制“十二五”規劃的總體部署,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調整的總體要求,結合經濟發展和產業實際需要,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間名牌發展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堅持以高科技、高附加值、自主創新、節能環保等產品為名牌培育和發展導向,促進產業的優化升級。積極開展重點塊狀產業的區域名牌培育工作,努力推進在塊狀產業中的名牌培育機制。會同服務業主管部門和相關行業組織,加快現代物流、會展服務、商貿流通等服務業名牌培育工作。2010年,力爭新增市級以上名牌產品25個、市級以上名牌農產品2個,名牌產品銷售額占規模以上企業銷售額比重達到32%以上。
(三)繼續發揮技術標準引領作用。積極宣傳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若干政策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大推進技術標準戰略工作力度。積極貫徹執行標準化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創新工作方法、拓展標準領域、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提升標準化工作的有效性。要鼓勵規模企業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采用國外先進標準。積極主動為企業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和制訂企業標準做好服務工作。要加強與農林部門的溝通聯系,發揮農業標準化專家隊伍的作用。積極開展農業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大推進省、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工作力度,力爭今年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園區通過考核驗收,實現零的突
破。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使標準工作繼續處于市前列,并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中作出新的貢獻。
(四)進一步夯實計量基礎工作。貫徹落實《市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積極建議市政府出臺加強計量監督管理的實施意見,設立計量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形成良好的計量管理工作環境。以能源計量為主要抓手和突破口、加強節能減排相關的計量能力建設。督促重點用能企業設置計量崗位人員并經培訓和備案,按國家標準要求配備計量器具并按時檢定,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強化企業能源計量體系建設,開展能源計量實際效益比對分析。積極開展“關注民生、計量惠民”活動,增設民生計量檢測室,擴大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工作面,使計量工作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作用更加明顯。
(五)有效開展下鄉入企幫扶活動。充分發揮質監系統質量、標準、品牌、計量、食品信息等優勢,加強與有關行業協會、同業工會、商會等組織的聯系與溝通,利用各種有效的工作平臺和活動載體,深入重點塊狀產業集聚區,重點企業實施質量幫扶。對各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發現的產品質量問題或安全隱患,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分析不合格原因提出整改意見,確保后處理工作到位。逐步建立完善重點監管企業質量信用信息系統,加快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和質量誠信自律活動,使企業主體責任工作扎實有效地落到實處。
(六)全面履行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緊扣“質量和安全”主線,認真貫徹落實“清醒有為、科學監管”的工作方針,全面推行以日常巡查為主要監管模式的質量安全監督工作。進一步加強基層質量安全監管網絡建設,完善基層所運行機制,落實食品、特種設備、安全類產品、民生計量四大安全的區域監管責任,規范日常監管制度,健全落實“五預”工作機制,提高應急反應能力。扎實推進“螺絲氣瓶”專項整治活動。加大家用液化氣減壓閥、燃氣灶具、電線電纜、家電下鄉產品等安全類產品的監管力度。繼續保持對使用非食品物質生產加工食品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回收食品生產食品等行為的嚴管態勢,確保榨菜、酒類、飲用水、肉制品和涉博食品不出現質量問題。積極履行行政執法職能,加大對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無證生產、無證安裝使用特種設備、日常巡查中發現安全隱患拒不整改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繼續保持良好有序的經濟發展環境。
(七)繼續牽頭做好“十小”整規工作。“十小”整規工作事關民生、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為牽頭單位要在市“十小”整規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在最后的關健之年,積極履職、有所作為。要在召開一次全市整規會議、出臺一個年度整規工作意見,推出一批管理示范單位,辦好一個整規工作簡報,組織一次明查暗訪,開展一次探索長效監管調研的“六個一”總體思路下,著力制訂全年宣傳工作計劃,落實省、市、市三級示范街、村工作,加強工作督促和協調力度,努力消除“死角”和“盲區”。全面如期完成“十小”整規工作的目標任務。
(八)不斷提升技術機構服務能力。按照系統上級統一部署,全面開展檢測機構整頓活動。認真落實加強思想認識的統一、加強檢測管理制度建設、加強制度落實工作檢查、加強人員綜合素質提高、加強監督管理工作五個方面的整頓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組織部署、自查自糾、上級檢查、總結提高四個階段的工作。以提升檢測工作質量為立足點,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方向,切實解決當前在制度建設、制度落實、人員管理、儀器設備使用和維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切實發揮“為行政監管提供技術支撐,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為公共安全提供技術保障”的功能作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以“質量提升”活動為抓手,按照上級局有關要求,加強組織領導,我局成立“質量提升”領導小組,負責領導質量提升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協調、督查、統計和宣傳、信息溝通等日常工作。
(二)精心組織,扎實推進。各科室、隊所要按照局“質量提升”活動實施意見的要求,緊密結合“創先爭優”活動,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工作實效。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形成工作合力。
(三)注重宣傳,營造氛圍。要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信息網絡等新聞媒體的作用,宣傳企業、行業在促進質量進步和提升方面的典型經驗及成效,加大對質量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擴大社會影響。要加強質量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企業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意識和消費者的質量安全自我保護意識,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質量和重視質量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