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區水源保護項目建立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人民政府,市各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改善我市區域供水河流水環境質量,提升飲用水源地水質,實現區域飲水安全的目標,針對我市地勢低洼客水壓境的特殊地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及《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的決定》,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嚴格控制保護區內項目建設
1、按照《市建設項目環保準入條件》的要求,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新、改、擴建項目實行嚴格控制。
2、在飲用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嚴禁新建、擴建對水體產生污染的建設項目,或者從事法律、法規禁止的其它活動;在準保護區內改建項目應該削減排污量。
3、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未經環保審批,發改、經信、商務等部門不得辦理核準、審批手續,國土部門不得辦理征地手續,規劃、建設部門不得發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工商行政主管部門不得登記注冊,發放營業執照。
二、強化飲用水源保護區監管
4、市環保部門是飲用水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水源保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突出抓好保護區范圍內工業企業排污行為的監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排污行為。
5、市住建部門要督促自來水公司加強水廠取水口水源水質的檢查,防止受污染的水源水進入水廠,保障取水安全。
6、市交通、海事部門要強化水源保護區運輸船舶的監管,嚴禁運載劇毒、危化品的船舶駛入水源保護區以及防止裝載危險廢棄物的船舶將危險廢物偷排入水體。
7、市公安部門要強化飲用水源保護區陸域的環境安全監管,防止違規裝載車輛進入我市境內,影響飲水安全。依法打擊偷排危險廢物造成水源地污染的犯罪行為。
8、各鄉鎮人民政府是飲用水源地環境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建立群防群治的工作機制,打擊影響飲用水源安全的違法行為。
三、建立完善飲用水源保護區預警機制
9、市環保、水務、交通海事、飲用水源地沿途鄉鎮要建立飲用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制度,巡查中發現可能影響飲用水源地安全的行為,應當及時制止,并依法予以處理。
10、市環保部門要加大硬件投入,提升環境監測能力。在水廠水源地上游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并逐步在其它區域供水水源地上游實施自動監控。
四、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11、市經信、環保等部門要在化工企業專項整治的基礎上,組織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非化工類污染源的專項整治。
12、市農業、水產、林牧業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指導農戶合理施用化肥、農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水產生態養殖,推進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的資源化利用。
13、市水務、城管等部門和有關鄉鎮人民政府要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水環境的整治力度,建立和完善疏浚河道、打撈水生植物、垃圾的長效管理制度。
14、市住建局、昭陽鎮、戴南鎮要推進城鎮污水管網的建設力度,對昭陽鎮工業園區、王陽村、城區一水廠下游、戴南鎮的生活污水實行有效收集。
五、積極做好區域協調工作
15、市環保部門要協調周邊市(縣)環保部門,加大對上游工業排污企業的監管,防止違法排污企業及突發性事件的發生,形成定期會商、互通信息的區域協調機制。
16、市住建、水務部門要協調周邊市(縣)及上級有關主管部門完善有關水廠水源地及保護區設置的有關手續。
六、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17、進一步完善突發性飲用水源地污染事故的應急預案,并組織預案演練。
18、實施備用水源地建設工程,區域供水水源地近期要配套備用水源地,推進生態湖項目建設。
七、強化水源地監管能力建設
19、加快環境監察、監測能力建設,配足環境監察、監測人員和相應的應急車船設備,負責飲用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及全市突發性環境事件的處置工作。
八、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的宣傳教育
20、市廣電、環保、建設、水務、衛生等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的宣傳教育,形成人人關心保護水源地的氛圍。
21、市環保部門定期飲用水源地水質信息,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定期公布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結果,保證群眾知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