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改革食品安全執法監管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改革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完善監管體制,推進執法改革,創新工作機制,切實保障城鄉群眾飲食安全。
(二)改革目標
通過鄉鎮、街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委托執法改革,明確鄉鎮、街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職責,落實鄉鎮、街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建立起“責任主體明確、資源配置合理、監督機制配套”,覆蓋全區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切實解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執法缺位等突出問題,使餐飲服務市場秩序更加規范,實現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狀況的根本好轉。
二、積極推進改革,加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執法監管力度
(一)明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職責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接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委托后,要切實擔負起對當地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的責任,統一領導和協調本地區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和集中整治等工作。其基本職責是:
1、宣傳、貫徹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知識教育活動。
2、制定和落實本行政區域餐飲服務安全工作計劃、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加強對餐飲服務單位的日常監管。
3、受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舉報投訴,依照相關程序進行處置或向有關部門報告。
4、負責對農村家庭宴席進行備案及監督管理。
5、按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要求,組織實施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6、收集、匯總、分析和報告當地餐飲服務安全信息。
7、完成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建立健全鄉鎮、街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隊伍
1、按照“一專多能、專兼共容”和不增加人員編制的原則,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內設機構中選配2-4名專(兼)職鄉鎮、街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人員。
2、加強行政執法人員主體資格管理。鄉鎮、街道專(兼)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應為具有行政執法資格的在編公務人員。
3、建立健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強鄉鎮、街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行政執法人員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三)積極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委托行政執法
1、嚴格依法委托。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根據行政執法工作實際需要和各鄉鎮、街道的實際情況,依法將可以委托的行政執法職權委托或者部分委托給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簽訂書面委托協議,明確具體執法要求和協助義務。
2、健全運行機制。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接受委托后,要依據委托執法的具體事項及權限,對轄區內的餐飲服務單位實施日常監督檢查,依法查處或協助查處違法行為,定期將監督檢查情況及相關材料、案件卷宗報送委托機關。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到鄉鎮、街道開展執法檢查,原則上要通知鄉鎮、街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參與;對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可交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查處;對適用一般程序的案件,委托機關立案后可委托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組織或協助開展調查取證等部分工作,形成配合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規范委托執法職權,明確委托和被委托雙方責任
(一)委托執法的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3、《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71號);
4、《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70號);
5、《市人民政府關于改革鄉鎮執法監管強化公共服務試點工作的決定》(市人民政府令第198號);
6、《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市人民政府令第246號)。
(二)委托執法的權限
行政檢查權、違法行為制止權、簡易程序行政處罰權、行政許可受理審核權、行政警告權。
(三)委托執法的方式
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與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雙方達成一致的具體委托執法事項、權限及范圍,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法定代表人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法定代表人簽訂書面委托協議,并向社會公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法定執法程序,使用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許可法律文書,從事委托執法活動。
(四)委托執法的法律責任
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本轄區受委托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行政執法行為負責監督指導,并對委托范圍內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行政執法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托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行政執法行為有過錯的,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承擔法律責任后,可以會同監察機關追究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相關人員責任并追償損失;情節嚴、觸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受委托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藥品監管執法人員超越委托權限和范圍行使行政執法職權或將委托的行政執法職權再委托給其他組織或個人行使而產生的法律后果,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自行承擔。
(五)罰款收入的管理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接受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委托,在執法過程中協助收取的行政處罰收入,必須嚴格執行“罰繳分離”、“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按照現行財政體制統一上繳國庫,作為鎮鄉街道非稅收入管理。
四、落實措施,為改革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執法監管工作提供保障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各鄉鎮、街道要高度視,積極配合,勇于擔當,切實承擔起委托行政執法職責。一是要強化組織領導。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納入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要高度視,明確分管領導,落實工作部門和工作人員,切實擔負起保障本轄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責任;分管領導要定期評估和分析本轄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狀況,針對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研究采取相應措施;積極支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及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進一步完善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機制,一旦本行政區域內發生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件,要組織協調有關部門積極應對,有效處置,消除危害,防止事態蔓延。二是要建立目標考核體系。將餐飲服務安全工作納入政府“健康工程”考核內容,加強對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考核。三是要加強制度建設。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健全和完善信息通報、案件移送、執法監督、培訓考核、責任追究等制度,加強對鄉鎮、街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工作的監督和指導。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要加強執法公開、案件報告、執法考核、錯案追究等制度建設,依法行政,文明執法,提高全區城鄉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執法能力。四是要健全財政保障機制。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鎮綜合改革切實加強和改進鄉鎮工作的意見》(委發〔〕27號)精神,各鄉鎮、街道要將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執法監管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區財政要安排經費預算,用于工作的考核獎勵,保證餐飲服務安全監管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