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促進節能工作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節能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降低能源消耗強度與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相結合,堅持強化責任、完善政策、加強監管相結合,堅持優化產業結構、推動技術進步、強化工程措施、加強管理引導相結合,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確保圓滿完成“十二五”節能約束性目標任務。
(二)主要目標。到2015年,全市萬元GDP綜合能耗由年的0.765噸標準煤下降到0.665噸標準煤,下降13%;規模以上企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由年的0.781噸標準煤下降到0.624噸標準煤,下降20%。“十二五”期間,累計實現節約能源150萬噸標準煤。
二、嚴格落實節能目標責任
各縣(區)、開發區(園區、新城)要將市下達的“十二五”及年度節能目標任務逐級分解落實到各鄉鎮、有關部門和重點用能單位。進一步健全節能統計監測體系,完善統計核算與監測方法,提高能源統計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按季度公布各縣(區)、開發區(園區、新城)主要能耗指標,對能耗增長過快和完成目標進度滯后的地區發出預警。加強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各縣(區)、開發區(園區、新城)每年要向市政府報告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市政府每年組織開展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告。將節能目標任務完成和工作措施落實情況作為政府及部門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對未完成任務、工作不力的地區和單位,在創優評先中實行“一票否決”,并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鼓勵相關企業、單位和個人為完成節能目標任務多作貢獻,并對先進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將節能政策落實情況作為監督檢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之一,開展節能專項督查,針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有關單位明確整改目標,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確保整改到位。(責任單位:各縣(區)、開發區(園區、新城),市委組織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監察局、財政局、統計局)
三、切實抓好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的節能工作
工業領域:堅持開展“四個一”節能專項行動,加強對年耗能3000噸標準煤以上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監管,按年度公布重點耗能企業名單,逐戶分批開展能源審計。指導督促企業采取綜合性措施,挖掘節能潛力,力爭年節能15萬噸標準煤以上。落實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建立重點耗能企業能耗信息平臺,推進重點耗能行業能效水平對標活動。積極推行能源管理體系認證,開展清潔生產先進企業創建工作,促進工業能效水平整體提升。進一步提高熱電企業能源效率,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格落實《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結合“十五小”和“新五小”企業清理整治工作,抓緊制定重點行業“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方案,將任務按年度分解落實到各地區。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指導、督促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采取綜合措施,更大力度淘汰落后產能,督促有淘汰任務的企業于當年11月底前完成關停,拆除落后產能主體設備、生產線,年底前完成現場檢查和驗收。鼓勵和支持各地結合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淘汰落后產能標準,擴大淘汰落后產能范圍,更大力度地淘汰和關閉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局、環保局、質監局、總工會)
建筑領域:加強新建建筑節能的監管,大型公共建筑(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及政府投資的機關辦公建筑全面執行建筑節能設計65%的標準;其它新建民用建筑全部執行建筑節能設計50%的標準,鼓勵執行建筑節能設計65%的標準。鼓勵發展綠色建筑,加大推進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工作。加強既有建筑改造,機關辦公建筑和國有資產投資的公共建筑要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發揮表率作用。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十二五”末,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率提升至60%。(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交通運輸領域:加快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和甩掛運輸,積極引導運輸企業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車輛,嚴格執行總質量超過3.5噸的道路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全面推進“綠色汽修”創建工作。積極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運用先進科技手段提高運輸組織管理水平,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的協調和有效銜接。“十二五”期間,全市新開辟和優化調整公交線路40條以上,新增和更新節能環保公交車300輛以上,形成甩掛牽引車25輛、掛車50輛的專業甩掛車隊。(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公共機構領域:強化公共機構基本信息采集和能源消耗統計分析,實現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全覆蓋。推進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分戶、分類、分項計量,強化能耗監管。嚴格執行政府優先和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建立科學的政府機構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工作,每年安排2個以上公共機構能源審計項目。加強公共機構重點耗能設備節能更新改造。市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主管部門,在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的業務指導下,組織開展好本系統內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開展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活動,黨政機關帶頭節能節電,確保年度人均綜合能耗下降不低于2%。(責任單位: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
四、努力從源頭上控制能耗過快增長
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對區域能耗水平影響作為節能評估審查的重要內容,堅決把住能耗過快增長源頭關。將節能評估文件和審查意見作為前置性條件,未經節能評估和審查的項目,一律不得業擴報裝接電;對未通過節能評估和審查的項目,一律不準開工建設;對建成后未通過驗收的項目,一律不得投產;對違規在建的項目,責令停止建設;對違規建成的項目,責令停止生產。年綜合能源消費量達到3000噸標準煤及以上(電力折標系數按當量值),或年用電量1000萬千瓦時以上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非市節能主管部門負責審查的,審查意見報市節能主管部門備案。嚴格控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進一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強化能耗、環保、安全、質量等指標的約束作用。繼續嚴格執行國家、省高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倒逼高耗能行業單位能耗持續下降。(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環保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水利局、質監局、安監局、統計局,供電公司)
五、大力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和節能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
在冶金、化工、建材、紡織、電力等重點行業,加快實施鍋爐(窯爐)、電機系統、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等節能技術改造工程,推進重點企業能源中心建設,力爭形成10萬噸標準煤的年節能能力。鼓勵用電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十二五”期間,國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變壓器全部更新改造到位。組織實施節能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攻關,選擇一批技術先進、推廣應用范圍寬、節能效果顯著的節能新技術、新產品,組織實施示范項目。創建一批節能示范工程,帶動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集成化應用。大力推廣應用高效照明產品、節能空調、電冰箱、洗衣機、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等,城市道路照明、公共場所、公共機構要加快淘汰低效照明產品。“十二五”期間,全市推廣應用節能燈不少于70萬只。市、縣(區)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安排節能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節能技術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淘汰落后設備等重點工程實施,對能源審計、節能評估審查、節能執法等活動給予經費支持。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節能項目的信貸支持,推動建立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金融機構貸款和社會資金積極參與的節能投入機制。(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財政局、住房城鄉建設局、商務局、衛生局、文化廣電局、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城管局、體育局、旅游局,人行支行,供電公司)
六、進一步加強用能管理和節能執法監督
加強節能發電調度和電力需求側管理,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限,將有序用電與節能降耗、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相結合,確保城鄉居民生活用電,確保醫院、學校、金融機構、交通樞紐、農業生產等涉及公共利益用電,優先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和能耗低、污染少的優勢產業合理用電需求。重點限制高能耗、高排放和產能過剩企業用電。加強城市照明管理,嚴格控制公用設施和大型建筑物裝飾性景觀照明用電。推動商貿服務業節能,賓館、商廈、寫字樓、車站等要嚴格執行夏季、冬季空調溫度設置標準。加強對節能法律、法規貫徹落實情況,特別是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落后用能設備淘汰等方面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將監督檢查結果作為年度目標管理和依法行政考核的內容,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節能監察機構能力建設,配備監測和檢測設備,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執法能力。深入開展節能專項執法行動,對年綜合能耗3000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主要產品能源消耗情況進行監察審計,對其主要用能設備和工藝開展拉網式排查,提出單位產品能耗超限額標準和使用落后用能設備的企業名單。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加大差別電價實施力度,繼續對能源消耗超過國家和省能耗限額標準以及違規使用落后用能設備的企業實施懲罰性電價。(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監察局、住房城鄉建設局、城管局、質監局、物價局、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供電公司)
七、不斷增強全社會節能意識
加大節能宣傳力度,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節能宣傳活動,努力提高全社會節能意識。組織主要新聞媒體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進行系列報道,刊播節能公益廣告,大力宣傳各地、各單位節能降耗的好做法、好經驗,樹立先進標桿,曝光反面典型,充分發揮輿論的宣傳和監督作用,營造節能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繼續深入開展“節能全民行動”,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推進家庭社區、青少年、企業、農村、學校、政府機構、科技和媒體等節能專項行動,廣泛開展科普周、全國科普日等主題科普宣傳活動,宣傳推介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普及節能知識和方法,倡導綠色消費、適度消費理念。發揮企業職工節能減排義務監督員的作用,開展重點行業職工節能減排對標競賽活動,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黨政機關單位帶頭節能,為全社會做出表率。(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商務局、農委、國資委、文化廣電局、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