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管治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實現“兩個率先”為基本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工程的實施,逐步形成全社會普遍關注,市民積極參與的教育活動氛圍,不斷普及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廣大市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各項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公民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科學知識,具備科學精神和科學發展觀,以及用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判斷和處理各種事務的能力,形成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的社會氛圍,爭取到年我市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標準的比例從年的4.36%提高到10%。
三、主要任務
(一)加大各類媒體的科技傳播力度。大力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在日報開辟“科技”專版,在電視上增加科學專題節目,在電臺開設“科技之光”科普節目,繼續辦好《科普網》。(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科技局、市科協)
(二)打造科技傳播媒體品牌。不斷提高電視、電臺節目頻道、報紙專刊制作傳播質量,培育一批讀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科技專欄。(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科技局、市科協)
(三)充分發揮科普宣傳陣地的作用。廣泛運用黑板報、大型科普畫廊等陣地,針對不同時期的公眾需求,傳播全新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市科協牽頭,有關成員單位參與)
(四)加強對重點人群的科學素質的教育培訓,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推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高。(市科協牽頭,有關成員單位參與)
1.會同有關部門搞好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新思想、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四新講座”活動。(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人事局、科技局、市科協)
2.搞好未成年人、農民和城鎮勞動人口、城鄉居民的科普教育培訓。(市科協牽頭,有關成員單位參與)
(五)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1.舉辦“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常下鄉活動,為廣大農村、社區送文化、送科技、送衛生知識。(市委宣傳部牽頭,有關成員單位參與)
2.舉辦科普宣傳周(每年5月份)、科普日(每年9月份)活動,以科普周、科普日活動為載體,大力普及科普知識,在全社會形成學科學、用科學、講科學的濃厚氛圍,創造有利于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社會環境。(市科協牽頭,有關成員單位參與)
3.組織《科普圖片》展覽,定期發放《科普掛圖》到學校、社區進行宣傳,不斷豐富市民、學生的科學文化生活。(市科協牽頭,有關成員單位參與)
(六)切實加強科普教育基地和和科普宣傳陣地建設。進一步完善鎮、社區科普宣傳基礎設施建設,滿足基層群眾的科學文化知識需求。(市科技局牽頭,市科協,有關成員單位參與)
(七)大力培育和宣傳各類科技典型。不斷拓展和挖掘不同階層、不同領域的先進典型,以點帶面,在全社會營造學先進、趕先進的良好氛圍。(市委宣傳部牽頭,有關成員單位參與)
四、工作措施
(一)支持電視臺、電臺、報紙等科技欄目進一步提高質量,使其成為有廣泛影響的媒體精品。擇優扶持若干有特色、覆蓋率高的知名科普網站。
(二)制定優惠政策和相關配套措施,積極引導和培育市場,推動科普文化產業發展。
(三)提高各類媒體對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指導公眾以科學的行為和方式應對突發事件的發生。
(四)研究開發網絡科普的新技術和新形式。開辟具有實時、動態、交叉等特點的網絡科普新途徑,開發一批內容健康,形式活潑的科普教育軟件。
(五)大力扶持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宣傳陣地建設,完善和改造一批科普教育宣傳設施。
五、具體要求
(一)切實把實施“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工程”列入工作職責,納入工作計劃。
(二)加強溝通和協調,分工協作、形成合力,扎實推進社會公眾科學素質建設。
(三)各相關單位確定具體責任部門和聯系人,負責日常工作的聯絡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