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利現代化建立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開發區管委會,職教園管委會,區各辦局,區直各單位: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區地處武澄錫低片地區,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水系特點,決定了我區是防洪保安的重點地區,水利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始終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當前,全區正致力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水利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必須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并適度超前發展,必須以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來支撐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現代化。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的意見》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國家水利現代化示范市的意見》,結合我區實際,現就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緊緊抓住水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歷史機遇,堅持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以積極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為主題,把水利作為全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舉措,把水生態環境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加強水利建設,強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不斷提升水利的防洪保安、水資源保障、水環境保護和服務民生能力,率先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水利現代化道路。
二、目標任務
到2015年,基本建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五大水利體系,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
(一)建設高標準防洪排澇減災體系。以保障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安全為目標,建成全區范圍內的防洪排澇工程體系。新城區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其余萬畝以上圩區達到50年一遇標準,排澇均達到20年一遇標準。遇設計洪水,確保萬畝以上圩區圩堤不決口,保證其他各類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二)建設農田水利現代化工程體系。按照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要求,加快農田水利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糧食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實施農田小型灌排泵站、溝渠、涵閘等配套設施建設,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示范區。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萬畝,農田灌溉設計保證率達到90%,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7以上,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比例大于90%,旱澇保收面積達到80%以上。
(三)建設水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給體系。以水資源合理配置與有效利用為目標,以節約、管理和保護為重點,建立適應我區經濟發展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給體系。到2015年,全區年取用水總量與2010年用水量基本持平,年工業用水量控制在4000萬立方米以內;全區萬元工業增加值、萬元GDP取水量在2010年基礎上下降2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75%(以上均不包括電力用水)。
(四)建設良性循環的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以保障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為目標,進行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地下水超采控制、水質監測及水資源調度。大力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全面改善河道水質。強化水功能區管理,促進水質達標率明顯提高。
(五)建設高效規范的水利管理服務體系。建立覆蓋全區的水利信息網絡,完善防汛防旱指揮決策和工程調度系統、水資源管理系統,初步建立綜合決策和應急管理系統。積極探索與經濟社會相適應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加強鄉鎮水利服務站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和服務效率。強化部門合作,合力建設水利、環保、交通、城管等部門的聯動平臺。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構建現代化防汛防旱保障體系
1.全面完成萬畝圩區達標建設。目前全區13只萬畝圩已有3只達標,余下的10只萬畝圩要在“十二五”期末全部完成達標建設,工程估算投資7.49億元。計劃2012年完成萬張聯圩、洛西大聯圩達標建設;2013年完成新解放圩、洛錢大聯圩達標建設;2014年完成玉前大聯圩、錫武聯圩、芙蓉大聯圩和港西大聯圩達標建設;2015年完成開發區東片聯圩和陽山大聯圩達標建設。同時要加快千畝圩區及千畝以下圩區建設,逐步提高防洪排澇標準。
2.全力配合做好新溝河工程建設。新溝河工程已列入國家治太重點工程,預計2011年底動工建設。新溝河工程的開工建設,將進一步提高我區防洪保安能力。區相關部門和沿線的玉祁、洛社、錢橋、陽山等鎮(街道)要全力支持配合新溝河工程建設,全力做好征地拆遷和地方配套工程建設,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3.溝通農村河網水系。從現有河網水系的引排能力著手,根據有關規劃安排以及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制訂滿足引排水需求的河網布局方案,對全區河道水系進行規劃和改良,構建水系聯通、水體流動的農村河網體系,確保河道引排的通暢。
4.切實加強防汛防旱指揮能力建設。嚴格落實防汛防旱行政首長負責制,強化防汛防旱指揮部成員單位之間的應急響應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設,完善各類應急搶險救援預案,加大防汛搶險專業隊伍建設力度,健全防汛物資儲備體系。
(二)大力推進農田水利現代化建設
1.建設農田節水灌溉工程。把節水灌溉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一項根本性措施,依據《區農田水利規劃》,以灌區為單位,以萬頃良田、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大力實施水蜜桃、精細蔬菜噴滴灌工程,建設一批高標準農業節水示范工程。
2.建設泵站標準化工程。按照標準化、現代化的要求,合理調整農村灌溉泵站布局,優化建筑造型風格,規范設備配置,按照拆并調整一批、改建擴建一批、新建重建一批的原則,統籌組織實施,全面提高農田水利灌排能力。到2015年,全區250座農村灌溉泵站更新改造率達80%以上。
(三)全面加強水資源管理
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論證制度,逐步建立全區域取用水總量控制制度,在確定產業發展、生產力布局、城鎮建設規劃時,要充分考慮水資源、水環境的承載能力。進一步鞏固深層地下水禁采成果,編制我區地下水應急備用水源地規劃。強化全區水功能區管理,從嚴核定水功能區納污容量,嚴格限制審批入河排污口,原則上不再審批非城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污水處理廠尾水再生利用比例達30%以上。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到“十二五”期末,計劃建成節水型企業10家、節水示范項目10家、節水型社區10家、節水型學校10家。
(四)深入推進河道水環境綜合治理
1.大力開展“河長制”管理。緊緊圍繞“河道治理三年水質達標計劃”及河容河貌優化提升的目標任務,全面落實河長責任,以“控源截污、清除淤泥、溝通水系、調活水體、生態修復、營造水景”為治理手段,加強水生態保護修復,大力改善河道水質。
2.建立農村河道輪浚機制。鞏固和提高農村河道疏浚整治成果,建立健全定期河道輪浚機制,實現農村河道疏浚整治的經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到2015年計劃疏浚河道224條、392萬方。
(五)建立水利工程規范化管理新機制
加強建設管理,嚴格執行水利工程基建程序,實行項目立項審批制、項目法人制、招標制等,確保工程的安全質量和建設進度。提升堤防、閘站管理水平,按照萬畝圩區規范化管理實施意見,全面落實管理制度和責任,充分發揮工程效益。落實農村河道長效管理,健全河道管理隊伍、明確管護責任,確保經費落實到位。強化涉水項目監管,嚴格實行河道“藍線”管理制度,切實落實水域占用補償制度,嚴厲打擊隨意填埋河道、占用水域、縮小河道斷面等違法行為。
(六)切實加強水利現代化隊伍建設
進一步強化基層水利站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管理、水資源管理、農田水利建設、水環境保護、水行政執法等職能,著力構建管理順暢、運行高效的鄉鎮(街道)水利站管理體系。優化基層水利工作人員結構,不斷提高基層水利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使全區鄉鎮(街道)水利站服務能力與管理水平躍上一個新臺階。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都已明確,關鍵在于抓好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把水利現代化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點抓戰略規劃,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檢查,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各鎮(街道)、開發區要對照建設水利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制定行動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完善配套措施,強化職責分工,健全責任體系,落實推進舉措,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將水利現代化建設任務層層分解,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
(二)加大政策扶持。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水利作為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保證當年可用財力的2%至4%用于水利工程建設。區財政對全區萬畝圩區達標建設進行資金補助,補助標準不少于工程總投資的20%。加大對上爭取力度,緊緊抓住水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機遇,區發改、財政、水利、國土等相關部門要加強與上級對口部門的溝通銜接和匯報,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在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三)強化檢查考核。加強對水利現代化建設任務的檢查考核,科學制訂政策措施,對全區水利現代化工作進程實行動態監測,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要采取召開現場會、推進會等形式協調解決問題矛盾,總結典型經驗,保證工作進度。要做好水利現代化工作的績效考核,嚴格項目資金管理,切實加強廉政監督,確保工程有力有序推進,確保“十二五”期末我區水利基本現代化各項目標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