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區年度金融業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實現我縣進位趕超、跨越發展的關鍵之年。為有效發揮金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促進作用,不斷促進縣域經濟與金融工作協調健康發展,現就我縣2012年金融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按照全國經濟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國家經濟金融政策,以“五個一”工程為抓手,以金融創新為動力,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以服務“項目建設”為契機,抓住當前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大對薄弱領域、關鍵領域的金融支持,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二、總體目標
2012年,全縣金融業要力爭實現:信貸投放穩定增長,融資渠道不斷拓寬,金融改革繼續深化,金融服務日益優化,金融創新有序推進,信用建設逐步加強,金融保持良性健康運營。
三、工作任務
(一)力爭金融總量指標穩步增長。一是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22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以上,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6%以上。二是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達到73億元,較初年增長15%以上,新增貸款4億元,全年累放貸款16億元。三是努力實現兩個“不低于”、兩個“高于”和兩個“下降”:即各項貸款增幅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全縣存貸比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年末涉農貸款增幅、中小微企業貸款增幅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幅5個百分點以上;全縣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貸款率繼續保持“雙降”。四是經營能力大幅上升。全縣保險機構(以人保財險和中國人壽為統計范疇)力爭實現保費收入首次突破億元,較上年增長20%以上;金融機構利潤增長率達10%以上。
(二)努力增加有效信貸投放。一是要優化信貸結構,加強對我縣重點在建續建項目、保障性住房建設以及符合產業政策、有市場需求的企業的信貸支持。二是要積極爭取將我縣列為信貸支持重點區域,通過總行直貸、銀團貸款、新增信貸規模和對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單列信貸計劃等方式,增加對我縣重點項目、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三是要綜合利用好再貼現、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增強金融機構放貸能力。力爭省級、市級以上重點項目、重大項目信貸投放增長20%以上,支持重點項目、重大項目數量穩中有升。
(三)大力拓展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大力推進企業上市融資,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則,完善上市培育服務體系,做到上市后備資源的培育和上市重點項目的推進并重。相關部門要落實好扶持企業上市的各項政策,建立企業上市綠色通道,加強對上市工作的指導與服務。力爭完成1家企業后備上市,1家企業上市輔導或首發上市,助推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四)努力提升保險服務能力。一是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障范圍和覆蓋區域,探索建立農業巨災風險分散轉移和補償機制。二是繼續加快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產品創新,支持保險業參與“新農保”建設。
(五)加快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一是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各類債券,籌集建設資金,優化投融資結構。二是加大政銀企合作力度,搭建政銀企網絡信息互通、共享和交流合作平臺,定期組織召開銀企融資座談會、洽談會、對接會等,切實解決中小企業和重點項目資金不足難題。三是鼓勵金融租賃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在我縣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支持其通過售后回租方式盤活企業的各類資產,并通過直接融資租賃為企業購置設備提供融資服務。
(六)全力支持“三爭取”工作。全縣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緊緊圍繞我縣做大總量、聚集產業和工業強縣的發展思路,積極支持“三爭取”(爭取重大項目、重大資金、重大政策”)工作,以工業園區為發展主陣地,以扶持優勢產業為有效切入點,以電子、輕紡、林產、礦產、能源、旅游、三寶、油茶、醫藥、物流十大產業為信貸扶持重點,積極參與對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加大對園區企業、重點項目的幫扶力度,為園區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重點加大對利佳鞋業、德華兔寶寶、新鵬工藝品、光速電子等骨干企業的支持;加大對城東新區建設、江“兩橋”拓寬、江南岸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人民醫院整體搬遷、江北支水利樞紐工程等涉及城建、交通、民生等重點領域、重點工程的融資支持;推動宜華木業、堅基礦業、寶邦實業、永盛鞋業等新引進成長型企業的快速發展;大力支持茶葉、金桔、板鴨、油茶等特色產業建設,壯大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
(七)創新金融服務政策,緩解企業融資難題。一是加快推進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小微企業貸款補助制度、信貸風險補償制度。二是繼續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建設,積極開發適合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和信貸模式。三是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實行差異化監管,強化盡職免責,適當提高不良率容忍度。四是積極發展小微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力爭2012年銀行機構單筆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保持20%以上,小額貸款公司面向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長20%以上。
(八)積極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一是積極爭取金融監管部門及全國性金融機構總部將更多的金融創新放在我縣試點或推廣。二是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個人外幣兌換特許業務試點工作,有力支持我縣外向型經濟和外匯市場發展。三是創新抵押擔保方式,擴大商業保險、大宗商品套期保值、擔保等風險緩釋手段,鼓勵銀行機構推出各種類型的供應鏈融資產品。四是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各銀行機構要緊緊抓住文化大發展繁榮的政策機遇,將金融資源主動融入到我縣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促進我縣茶葉文化、紅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態文化及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
(九)全面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繼續推進信用農戶、信用村、信用鄉鎮、信用社區、信用企業的評定試點工作,制定工作目標,完善工作方案,并力爭2012年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數量在現有基礎上增長10%以上,并評定出一批信用社區、信用企業。同時,繼續深入推進農戶信用信息共享、農村征信宣傳長效機制等農村信用體系“六大機制”建設,加快推進“金惠工程”試點工作,著力改善農村信用環境,提升農戶信用意識,切實推動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
(十)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切實做好金融債權保障工作。一是完善金融涉訴案件協調機制,加大金融案件執行力度,提高訴訟效率和執結案率,有效維護和保障金融債權。二是加大對逃廢金融債務行為的懲戒力度,有效處置不良貸款、解決金融債務糾紛。整頓規范金融市場秩序,對惡意逃廢金融債務的行為實施相應的制裁,建立逃廢金融債務黑名單制度,在電視臺、新聞報紙、網絡等予以公開暴光。建立失信黑名單制度和失信行為數據庫,實現金融、公用事業、司法、行政等失信信息共享。強化聯合制裁機制,對逃廢金融債務的企業和個人予以堅決打擊,金融機構實行不開戶、不結算、不貸款制裁,工商部門不予注冊和年檢,技術監督部門不予頒發組織機構代碼證及年審,稅務部門不予稅務登記,人民銀行不辦理貸款卡及年審,全力維護金融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