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辦青少年體育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青少年體育工作,加快體育強市建設步伐,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廣大青少年在增長知識、培養品德的同時,鍛煉、發展身體素質和能力,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舉措。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從提高全民素質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深入研究和解決青少年體育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采取有力措施,推動我市青少年體育工作健康發展。
二、明確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和市有關部署要求,優化整合資源,進一步深化青少年訓練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健全青少年體育發展長效機制;廣泛開展青少年體育活動和競賽,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斷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開創我市青少年體育工作新局面。
(二)目標任務。“十二五”期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加大對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積極創建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充分發揮全民運動會的帶動作用,有序開展中小學體育聯賽,積極參加市級以上青少年體育競賽。進一步完善我市各項運動會的組織和管理,積極推進賽制改革創新,科學設置運動項目和組別。青少年體育訓練規模和競技水平走在市乃至全省前列,全市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三、全面推動青少年體育工作上水平
(一)啟動青少年體質水平提高工程。建立健全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網絡,廣泛組織開展“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深入開展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田徑5個項目進校園活動。把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作為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舉措,認真組織實施。嚴格執行國家體育課程標準,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引導學生課余時間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逐步形成全市青少年體育鍛煉熱潮。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突出普及性、趣味性、合作性、參與性,不斷創新活動模式,為學生創設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調動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動性、自覺性,逐步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二)大力推進體育特長生訓練基地建設。進一步搞好我市體育基地和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建設,統籌管理,逐步形成小學—初中—高中有效銜接、鏈條式的優秀運動員培養輸送網絡。
1.體育特長生訓練基地招生要根據體育項目設置、學校教練員配備和訓練水平、學校體育場地器械配備等因素綜合考慮,實行全市招生,由市體育局、教育局成立體育后備人才選材小組,統一安排時間集中組織選材。
2.各體育特長生訓練基地要切實做好體育訓練工作,堅持常年訓練并形成階梯式訓練結構。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科學詳實的訓練計劃,進行科學系統的業余訓練。要做好思想教育、文化學習、隊伍管理等方面工作。
3.做好體育特長生體育比賽相關工作。要認真做好全市中小學生體育比賽組織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比賽體系,積極組隊參加省級、市級運動會和體育競賽項目,力爭取得優異成績。學校參與和獲獎情況將列入督導評估內容。
(三)完善青少年體育工作保障機制。
1.建立完善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評價機制。組建學生體質健康評價隊伍,建立健全各級體質監測站。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把健康素質作為評價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逐步加大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份量。推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報告書制度、公告制度,把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報告書納入學生檔案,作為學生畢業、升學、評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據。
2.加大對青少年體育工作的經費投入。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青少年體育經費的保障機制。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學校體育專項經費納入年度教育經費預算,體育行政部門對青少年體育工作的專項支出不低于本級體彩公益金的30%。
3.落實優秀運動員激勵和退役運動員就業保障機制。繼續健全完善運動員退役安置就業保障機制,對獲得省運會冠軍的籍優秀運動員,退役后按照上級有關政策安置就業。
(四)加強體校和體育特色項目學校建設。積極探索引進職業教育,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盡快建立一所“三集中”或“兩集中”的競技體育學校。加強體教結合,創建體育特色學校。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校組建排球、籃球、足球、田徑、摔跤、武術等課外興趣小組和校級運動隊。積極發展優勢項目,大力提升弱勢項目,做到“人人有項目,校校有特色”,推動青少年體育均衡發展。體育部門要經常深入學校指導訓練和選拔優秀體育人才;教育部門要加強對課余訓練的考核評估,對優秀體育特長生在入學、轉學、訓練等方面給予支持;全市中小學校要積極向體育特長生訓練基地、省市級體校推薦、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
(五)辦好體育賽事。
1.辦好四年一屆的市全民運動會,精心組織各項賽事,不斷提高辦賽規模和水平。
2.組織好每年一屆的市中小學生田徑、排球、籃球、乒乓球體育聯賽,不斷完善辦賽機制,根據發展情況逐步增加項目,到年爭取達到10個左右。
3.積極組織參加年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手球比賽,精心組織,加強訓練,力爭我市參賽球隊取得優異成績。
四、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形成工作合力。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將青少年體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政策引導和組織協調。體育部門要加強對青少年體育工作的統籌規劃和協調指導。教育、體育等部門要每年對各學校的體育工作開展情況組織一次聯合督導。人社、財政等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積極為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開展創造條件。
(二)完善考核機制。要把青少年體育工作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建立青少年體育工作考核機制,由市體育局牽頭制定考核辦法,定期對青少年體育工作進行考核評估,促進青少年體育工作協調、健康發展。
(三)營造良好氛圍。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青少年體育政策,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營造全社會關心青少年成長的濃厚氛圍,形成青少年體育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