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關于深化政務公開的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充分認識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意義
深化政務公開工作,是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重要保證;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舉措;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要深刻認識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意義,把政務公開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和發展經濟環境的改善工程來抓,加大政務公開工作力度,進一步拓寬領域,充實內容,豐富形式,完善制度,不斷推動政務公開工作深入開展。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組織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關于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以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為目標,切實提高人社部門的執行力和公信力,提高行政行為的透明度和辦事效率,更好地為全市改革發展穩定服務。
(二)基本原則。堅持嚴格執法、全面真實、公正公平、注重實效、及時便民、有利監督的原則,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對各類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外,都要按照規定的制度和程序,以方便、快捷的方式,使人民群眾及時準確地得到政務信息。
(三)工作目標。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準則。建立人社部門和群眾雙向互動機制,通過深化政務公開工作,使人社工作更加透明,行政事務運作和管理更加規范,與群眾溝通的渠道更加暢通,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三、突出重點,嚴格程序,不斷深化政務公開工作
深化政務公開主要任務是,規范和完善公開的內容、程序、形式和監督保障措施,更加全面深入開展政務公開。
(一)公開的內容
1.部門職能、職責和法定權限;
2.領導干部分工、職責情況;
3.內部機構設置、分工及職責情況;
4.部門年度工作目標、工作制度,辦事依據、條件、程序、過程和結果;
5.行政許可事項、行政審批事項設定依據、申辦條件、辦理程序和期限,申請材料目錄和申請書格式文本,行政主體資格公告情況;
6.由部門行使執收執罰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7.部門服務承諾、受理違諾違紀投訴及追究情況;
8.專項基金、資金的使用,重要物資和服務項目的招投標采購情況;
9.部門服務承諾和收費項目標準;
10.媒體、網絡關注的重要事項和敏感、熱點事項辦理進展情況;
11.信息公開指南、信息公開目錄和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12.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公開的其他事項。
(二)公開的方式
1.門戶網站。在門戶網站設立政務公開專欄,并保證鏈接暢通,使其成為政務公開的重要平臺。
2.新聞會。建立健全新聞會制度,及時或定期向社會公布重大決策、重要事項和階段性重點工作等信息。
3.新聞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準確及時地各類人社信息,使其成為群眾了解人社信息的重要渠道。
4.政務公開欄。在辦公服務場所顯著位置,設立固定的政務公開欄。
5.“12333”勞動保障服務熱線。免費向社會提供勞動和社會保障政策法規、辦事程序等咨詢服務,以及社會保險基金個人帳戶查詢等服務。
6.大型電子顯示屏。利用青年宮和牡丹廣場2塊大型電子顯示屏免費向社會就業創業、社會保障、職業培訓、勞動維權等人社信息。
7.社會保險短信查詢系統。免費向社會提供社會保險個人帳戶手機短信查詢服務。
8.公示、聽證、旁聽及專家咨詢、論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實施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實行聽證會制度;召開的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會議,按程序邀請群眾代表旁聽會議;關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改革的重大決策實行專家咨詢、論證。
9.點題公開。按照市委、市政府《重點事項政務公開通知書》要求,全力做好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的政務公開。
10.其他便民利民公開形式。
(三)公開的時間和要求
對固定公開的內容要一年更換一次;對定期公開的內容一般每月更換一次;對隨時公開的內容一般在形成決定、決議后3天內公開;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在接到群眾訴求后一周內公開。公開的時間要與公開的內容相適應,常規性工作要定期公開,階段性工作要逐段公開,臨時性工作要及時公開。對于重大或復雜性的工作,應根據公開后反饋的意見進一步完善,必要時可再次公開。實行網上公開的部門或單位,最少每半月更新一次網頁,以方便群眾查詢。
(四)公開的考核、監督和責任追究
1.考核評定。政務公開工作采取平時考核和集中考核的方式進行。平時考核采取不定期檢查和半年督查的方式進行,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注意收集掌握平時監督檢查的情況。集中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按照聽取匯報、查閱資料、調查核實、綜合評價等程序進行。
2.強化監督。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要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對政務公開的監督,積極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派和無黨派人士開展多種形式的監督活動;要聘請政務公開監督員,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各類座談會,廣泛聽取和收集群眾意見。把政務公開納入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的范圍,組織群眾對政務公開工作情況進行評議。
3.責任追究。對不按照規定的程序、內容、形式和要求,不認真研究、檢查和落實,領導不力的,應實行公開而不公開,對有關科室(單位)予以通報批評并責令改正;對有關責任人視情節予以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作出檢查或給予組織處理;對直接責任人按有關政紀處理條例,給予行政警告、記過、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降級、撤職處分,取消當年評優選先資格;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給予行政警告、記過、記大過處分,取消當年評優選先資格,所在領導班子年度考核降低一個等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統一研究部署,及時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堅持從實際出發,研究提出改進和加強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的措施,務求實效。各科室(單位)主要負責人要作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要親自抓督促、抓協調、抓落實。政務公開工作領導機構要協助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抓好統籌安排,指導、協調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各項工作。
(二)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規范行政裁量權、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完善政務公開程序、規范行政服務中心窗口運行、評議政務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制度,為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提供制度保障。研究建立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有機結合的制度規范,使之相互促進、協調運轉。
(三)強化監督問責。不斷改進和加強監督的方式方法,切實提高監督實效。建立健全激勵和問責機制,對工作落實到位的科室(單位)予以獎勵;對工作落實不力的,要責令進行整改;對損害群眾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責任,堅決避免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流于形式,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