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關于財政獎補監察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省政府小組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實施意見的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創建中國幸福鄉村為目標,緊密結合村民訴求,堅持以村民群眾自愿出資出勞為基礎,以財政獎補資金為引導,以發揚農村基層民主為動力,積極探索建立"財政適當補助、農民積極參與、社會力量支持"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多元投入新機制。大力興建村內公益設施,加快改善農村民生,推進公共財政向農村覆蓋,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二、基本原則
一是農民自愿,量力而行。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必須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和依靠村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妥善處理調動農民積極性和減輕農民負擔的關系,做到量力而行。
二是民主決策,籌補結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項目必須認真按照《省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實施辦法》(農經發〔〕號)的要求,堅持以村民民主決策、自愿出資出勞為前提,財政給予適當獎勵補助,使政府投入與村民籌資籌勞有效結合,共同促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
三是擇優選項,講求實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項目必須考慮村民群眾的承受能力,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優先支持村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利益最直接,而且投資較省、見效較快、能廣泛發動村民參與的村內公益事業項目,力求在較短時間內完工,早日讓村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
四是規范管理,陽光操作。開展一事一議活動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確保籌資籌勞方案、村民議事過程、資金使用管理做到公開透明、公平公正,自覺接受村民監督。
五是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堅持"普惠制"與"特惠制"相結合的辦法,在積極開展面上試點的同時,要選擇工作基礎好、基層組織得力、群眾議事積極性高的鄉鎮(街道)重點推進,以帶動面上試點工作的開展。
三、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范圍和對象
(一)獎補范圍
納入財政獎補范圍的村級公益事業項目是指村民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辦法開展的"村內戶外"公益事業建設項目。具體包括:
1.村內道路建設,包括行政村內各自然村、組之間,民居點之間的道路連接和硬化;
2.村內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和田間機耕路修建;
3.村民飲用水工程;
4.以村民生活污水處理為主的村內環境衛生整治;
5.村莊綠化亮化美化;
6.村級事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和村民文化娛樂及健身休閑場所建設;
7.其他與村民生產生活關系密切的村內公益事業項目;
8.為減輕農民負擔,對村集體經濟投入和社會力量捐助的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建設項目,可列入財政資金獎補范圍。
(二)不列入財政獎補范圍
1、跨行政村和行政村以上范圍的農村公益事業建設項目的投入;
2、對不符合《省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實施辦法》要求,加重農民負擔及不顧實際盲目舉債興辦的村內公益事業項目;
3、當年已列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村辦公場所建設"等補助計劃的村。
(三)獎補對象
按照規定政策和程序開展的村內公益事業籌資籌勞項目建設主體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補助對象。
(四)獎補標準
對列入財政獎補計劃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財政獎補資金一般控制在項目總投資的三分之二以內。對村民踴躍參與,籌資籌勞達到政策規定上限標準的項目,可以加大獎勵補助力度。具體視村經濟條件、項目總投資以及村民出資出勞等情況確定獎補數額。
(五)獎補方式
財政獎補采取資金補助的形式。
四、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由市級組織實施。按照"農民主體、先批后建、邊建邊補和自下而上、分級負責"的原則有序推進。
(一)獎補項目的申報
擬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村,必須符合以下項目申報的條件:(1)村兩委班子團結、能力強;(2)村級財務管理比較規范,近兩年無違紀、違規現象發生;(3)近兩年未發生違反農民負擔案件;(4)單個項目投資額原則上要求在50萬元以上。項目申報的時間:擬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村,于每年4月20日前將項目申報材料(包括電子件、紙質)報所在鄉鎮(街道)。有關鄉鎮(街道)于每年4月底前上報市財政局、農業局。
(二)獎補項目的審核
擬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村提出申請,鄉鎮對項目可行性和合規性進行初審,市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財政、農業部門按職責進行審核,擇優列入地方財政獎補項目計劃。市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財政局、農業局每年主要從重點推進的鄉鎮中選擇若干個村的若干項目,報省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爭取列入省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計劃。
(三)獎補資金的撥付
為鼓勵一事一議項目早啟動、早完成、早見效,市財政采取預撥部分資金,項目驗收后進行結算方式的辦法,根據資金來源統籌安排,按計劃分次下達。根據村民籌資籌勞和其他方面資金落實情況,財政獎補資金一般最多預撥,預留資金視項目竣工驗收結果予以結算。
(四)獎補資金的核算
一事一議項目的村民籌資款、村集體經濟投入、社會捐資等資金,由村級財務單獨核算、專賬管理。鄉鎮(街道)要加強對一事一議項目的資金監管,確保專款專用,合規使用。財政獎補資金全部用于項目建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
(五)獎補資金的總結
各有關村、鄉鎮(街道)要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認真總結,于次年1月,撰寫工作總結,并報市財政局、農業局。
五、健全相關配套措施
(一)建立健全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各鄉鎮(街道)在組織開展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財政獎補工作過程中,要嚴格遵循村民自愿、民主決策、量力而行、先易后難的原則,幫助村級組織規范議事程序,堅持民主決策,合理引導村民出資出勞,堅決防止不顧農民承受能力,加重農民負擔的行為發生。積極依靠村兩委的力量,充分調動村民群眾參與熱情,使能議事、議成事、辦好事的機制發揮更大作用。籌資籌勞標準按省核定標準執行。
(二)實行一事一議獎補項目公示制。公開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辦法和財政獎補政策,由村民代表對一事一議項目建設進行全程監督和管理。項目完工后,將所籌資金和勞務及工程各項支出等情況進行公示。
(三)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村兩委及村民代表會議記錄、村民簽字書、出資及捐款記錄、獎補項目申請審核表、補助資金文件、項目公示資料、招投標資料、正式發票、項目驗收情況等材料,項目實施村要建檔立冊、妥善保管。在項目完成,辦理資金結算時,向市財政提供上述資料。
(四)建立督促檢查制度。市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財政、農業部門不定期地對一事一議獎補項目工程進度和資金、勞務使用的合規性、有效性進行檢查。對違反一事一議程序、加重農民負擔、截留挪用資金的行為要及時責令糾正,追回資金并追究相關當事人的責任。
(五)建立項目竣工驗收制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實行竣工驗收制。市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財政、農業部門和鄉鎮政府要加強項目驗收工作,對專業性強、安全性要求高的項目,要指派相應專業技術人員參與驗收并簽署意見。
(六)落實村級公益事業設施的管理主體和養護制度。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誰養護"的原則,對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措施建成的項目設施,村兩委要落實管護制度,以發揮項目設施的長期效用。
(七)建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投入的有效機制。各鄉鎮(街道)在具體操作中,要圍繞新農村建設規劃,以財政獎補工作機制為平臺,緊密結合中心鎮和中心村建設,可將有關資金和一事一議獎補資金進行捆綁使用、集中投入、分別管理、各記其功。同時積極鼓勵社會捐助和集體積累投入,以加快形成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多元穩定投入的有效機制。
六、加強組織領導
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政策性強,關系著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財政、農業部門具體負責實施。財政部門負責做好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積極向上對接爭取資金補助;農業部門負責做好調查研究,加強宣傳發動,指導、督促好項目實施;其他各部門要通力配合,加大對項目實施村政策、項目、資金的支持力度;相關項目實施鄉鎮、街道要相應成立組織機構,確定專人負責。項目實施村要成立項目實施機構,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明確村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因村制宜科學制定工作方案和具體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