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充分認識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重要性;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原則;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主要措施;進行講述。其中包括:優化中小企業和“三農”產業融資環境、突破融資“瓶頸”限制、解決其融資難,提高融資能力、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緩解企業融資難、完善和延伸經濟產業鏈、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和政府扶持、促進中小企業和“三農”產業集群的優化發展、府扶持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支持發展與防范風險相結合、適度競爭與行業自律相結合、支持各類信用擔保機構發展、鼓勵興辦行業信用擔保機構、發揮信用擔保機構的銀企連心橋作用、建立和完善傾斜機制、建立和完善公平競爭機制、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建立和完善市、鄉(鎮)的擔保和再擔保體系、建立和完善資本金規模注入長效機制、建立和完善風險共擔機制、建立和完善企業誠信教育機制等,具體材料詳見:
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充分發揮信用擔保體系對城鄉一體化推進工作的支持作用,現就加快城鄉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中小企業和“三農”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促進經濟增長、調整經濟結構、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財政增收、解決就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建設信用擔保體系,是優化中小企業和“三農”產業融資環境,突破融資“瓶頸”限制,解決其融資難,提高融資能力,推動快速成長的有效途徑。信用擔保機構的健康運行和做大做強,必將在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和推進城鄉一體化中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原則
按照省政府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點的總體部署,培育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為載體,以緩解企業融資難為核心,以完善和延伸經濟產業鏈為紐帶,以培育特色產業集群為目標,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和政府扶持,促進中小企業和“三農”產業集群的優化發展。
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要遵循政府扶持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開展擔保與提高誠信水平相結合,支持發展與防范風險相結合,擴大規模與逐步規范相結合,適度競爭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原則。
三、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
信用擔保體系由市、鄉(鎮)、村三級機構組成,其業務由擔保與再擔保兩部分組成,擔保以鄉(鎮)、村為基礎,再擔保以市為基礎。
(一)支持各類信用擔保機構發展。信用擔保機構實行市場化運作。可由政府、企業、社團、自然人等出資設立,機構組織可以是企業法人、事業法人、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各類信用擔保機構,不分組織形式和所有制,全部納入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范圍,完善再擔保制度,提高信用擔保體系整體擔保能力,擴大擔保功能。
(二)鼓勵興辦行業信用擔保機構。產業相對比較集中的鄉(鎮),如:制鞋、能源、建材、化工、耐火材料、摩托車、鋼制辦公家具、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協會等,可以依靠行業協會的優勢,采取“政府牽頭、企業參股、銀行協作、市場運行”的辦法,組建股份制公司,吸引企業和個人以入股的形式擴大資本金,擴大擔保規模,同時延伸和拓展擔保范圍和對象。
(三)發揮信用擔保機構的銀企連心橋作用。不斷完善政、銀、企協調聯動的融資工作機制,積極推動社會資金和外資進入信用擔保領域,擴大商業性擔保和互助擔保,加快組建信用再擔保機構,著力解決風險分擔的問題。積極建立功能完善的信用風險提示、信用信息披露和監督管理系統,著力解決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四、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傾斜機制。對符合國家和本市產業政策與環境保護要求的項目,如低能(物)耗,節能減排,高質量、效益好、創名優新項目,科技型,實用型,規模型和現代都市型項目等,予以優先扶持;對招商引資企業,進入工業園區企業等,予以優先扶持。
(二)建立和完善公平競爭機制。企業不分所有制形式,不分地域,只要符合信用擔保條件的都可給予辦理。新晨
(三)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對企業誠信度高、貸款資金使用好、企業有發展潛力、產品有市場、能拉動經濟增長和帶動就業的可放寬信用擔保期限和放大貸款擔保額度。
(四)建立和完善市、鄉(鎮)的擔保和再擔保體系。鼓勵社會興辦信用擔保機構,有效整合現有資源,引導投資理念。
(五)建立和完善資本金規模注入長效機制,不斷增加信用機構資本金數額,增強信用擔保的實力。
(六)建立和完善風險共擔機制。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明確市、鄉(鎮)、銀行以及有關部門擔保風險責任,實行比例擔保。
(七)建立和完善企業誠信教育機制,增強企業信用觀念,防止虛假財務和逃避銀行債務等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