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出臺農田水利建設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了搞好我市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國家、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全市實施精良管理、追求高端發展的目標要求下,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為基本目標,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興利除害的原則,開源節流并重,防汛抗旱并舉,開發保護并行,為解決好“三農”問題提供良好的水利基礎保障。
二、主要目標
我市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總體目標是:建設節水灌溉面積30萬畝(其中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0萬畝),新增年節水能力1200萬立方米;更新補打機井1000眼;清淤河道、渠道150公里,新增蓄水能力100萬立方米;解決22萬人的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建設聯村集中供水工程10處;新建、維修閘橋涵30座。
三、主要任務
(一)大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按照省委、省政府“綜合規劃、城鄉一體、整體推進、戶戶通水”的要求,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要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采取一系列解決民生問題的重大舉措,大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要嚴格工程建設程序,嚴格工程建設質量。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水質檢測監測機制,建立應急保障機制,確保工程正常運行和長期發揮效益,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逐步走上“自我維持、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良性運行軌道。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飲用水問題,確保人民群眾早日喝上“干凈水、放心水”。
(二)扎實做好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
針對全市水資源嚴重缺乏的現狀,要以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減少無效耗水、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為重點,扎實做好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按照科學規劃、突出重點、連片治理、整體推進的原則,大力發展“菜藍子+休閑觀光”的城郊—都市型農業、“雙節雙高”(節水節地、高產高效)的生態集約型農業。重點抓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現代化農業縣、龍河灌區節水改造和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建設,積極推廣管道輸水、噴灌滴灌微噴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保障全市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加快實施防洪除澇工程建設
加快實施中小河流治理、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等工程建設,提高防洪減災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在規范建設程序、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鮑邱河、龍河、牤牛河中小河流治理,霸州中亭堤泵站改造,文安縣城防洪圈等工程建設。
(四)認真開展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建設
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在促進農業保苗保收、增產穩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要蓄水、引水、提水相結合,認真開展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對現有河道、渠道、坑塘等蓄水工程進行清淤擴容;對超期服役帶病運行的小型閘橋涵進行除險加固;對老化失修的機井、灌溉設施進行修復配套。要千方百計增加水源,保證春耕、春灌需要。
(五)抓好水土流失生態治理建設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強化水生態治理和水環境保護,抓好水土流失生態治理建設。大力營造農田防護林和水保經濟林,保護基本農田,提高糧食產量。實施水土保持生態修復,配套建設植物過濾帶,嚴格控制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減少水土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一件大事、要事安排部署,作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推進,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舉措來實施。要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今冬明春農村工作的中心來抓,進一步明確責任,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有關部門分工協作、齊抓共管。要早安排、早部署,切實做到任務明確,重點突出,抓出成效。
(二)科學規劃,注重實效
科學規劃是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各縣(市、區)要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講求實效”的原則,抓住國家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投入的大好機遇,進一步修訂和完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規劃,全市力爭三年內實現井灌區節水化、管道化。在修訂和完善的規劃中安排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和各項保障措施,將任務層層分解,確保任務目標落實。
(三)強化管理,確保質量
各縣(市、區)要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始終把工程質量擺在首位,強化質量安全意識,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嚴格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及合同制等建設程序,嚴把材料關,施工隊伍關、驗收關。確保工程建一處,成一處,發揮效益一處。要采取承包、拍賣、股份合作等方式,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積極發展農民用水者協會,調動農民參與工程建設與管理的積極性,確保工程效益充分發揮。
(四)拓寬渠道,增加投入
各縣(市、區)要統籌使用各種水利建設資金,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多渠道、多元化、多層次的水利投入機制。一是加大財政對水利投入力度,把農田水利建設納入財政預算,并逐年擴大投資規模。二是落實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政策。三是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通過市場融資、群眾自籌等形式,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層次投入機制。四是充分調動受益群眾投入的積極性。要把政府補助與農民自籌掛鉤,多籌多補,先干后補,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五是嚴格資金使用管理。要從嚴管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資金,嚴格財務制度,加強資金監管和審計,做到資金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滯留、挪用。
(五)強化服務,技術指導
各縣(市、區)要加強農村水利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抗旱服務站、鄉鎮水利站的協調、指導和服務功能,做好技術指導、質量監督和技術培訓,要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送到農民手中,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提供優質服務。
(六)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各縣(市、區)在做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同時,要將宣傳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要在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宣傳,重點宣傳報道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政策和取得的成效。要通過多方位、立體式宣傳態勢,廣泛引起了全社會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的關注,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廣大干部群眾共同關心、支持、參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