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造林綠化和義務植樹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門:
植樹造林、綠化國土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根本舉措,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為了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增強全民造林綠化意識,推動全州國土綠化事業發展,州委、州政府號召全州人民行動起來,以紀念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周年為契機,全面實施“生態立州”戰略,在全州范圍內大力開展造林綠化和義務植樹活動。現就做好年造林綠化和義務植樹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州情縣情林情實際,以身邊增綠、農牧民增收、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以加強造林綠化為重點,以建設生態立州為載體,以深化林業改革為動力,堅持全面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全面實施縣城綠化、鄉鎮綠化、村莊綠化、綠色庭院、綠色通道五大綠色工程,促進義務植樹與造林綠化、林業重點工程、旅游開發相結合,努力實現全州造林綠化和義務植樹工作新成效,促進地區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原則。各縣政府全面負責造林綠化和全民義務植樹工作,科學規劃,分區布局,配套灌溉,分步實施,實行誰綠化誰所有、誰投資誰受益、誰經營誰得利,充分調動各方參與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形成黨政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全社會齊抓共管。堅持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原則。在繼續抓好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的基礎上,重點推進各縣縣城、重點城鎮和國省道公路沿線的造林綠化,加快城鎮綠化進程,提高城鎮品位,美化人居環境。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原則。要以大力營造鄉土樹種和常綠樹種為主,喬、灌、草、花合理配置,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有機搭配,努力實現生態景觀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堅持義務植樹、專業隊伍造林的原則。組織適齡公民認真履行植樹義務,提高盡責率。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民營林場和專業造林公司,提高造林專業化水平和社會化程度,確保造林成效。
三、目標任務
今年,全州全民義務植樹活動要在全州各縣縣城等重點鄉鎮創建“綠色小康鄉鎮”11個,創建“綠色庭院”50個,創建“綠色小康村”15個,創建“綠色小康戶”100個。投資4540.9萬元,完成成片造林5015畝,栽植苗木95.5萬株;綠色通道綠化48公里,栽植苗木28.9萬株;補植成片造林2500畝,補栽苗木27.98萬株;補植綠色通道48公里,補栽苗木12.3萬株;街道綠化10.18公里,補植苗木1.6萬株;廣場公園綠化栽植苗木0.03萬株,鄉村綠化栽植苗木50萬株。共計栽植各類苗木216.31萬株。
總負責: 責任人: 具體責任人:
縣以恰卜恰鎮環城綠帶建設為重點,投資831.4萬元,在城北新區東山坡成片造林1000畝,栽植云杉、榆樹、檉柳22萬株;在東巴大啞豁路南成片造林420畝,栽植云杉、榆樹、檉柳9.3萬株;德吉塘綠化區補植補栽700畝,栽植云杉、榆樹、旱柳1.55萬株;東出口路北補植補栽300畝,栽植小云杉、小榆樹、楊樹5.3萬株;恰卜恰街道綠化補植補栽大榆樹、垂榆、云杉、花灌木1416株。東出口北面鋪設引水管道748米,南面修建100噸蓄水池一座。同時,按照恰卜恰城鎮總體規劃,建造城北新區高速公路兩側造林綠化帶各50米,建成綠色通道5公里。
總負責:華旦 責任人:才洛加具體責任人:豆拉杜才壽
縣以綠色通道造林綠化為重點,投資3040.8萬元,突出抓好尕讓至河陰段公路綠色通道造林綠化工程建設,建成綠色通道48公里,栽植云杉、園柏、白榆、沙棗、旱柳、青楊、梨樹、沙棘、山杏等各類苗木28.9萬株。各鄉鎮營造四旁植樹50萬株。
總負責: 責任人: 具體責任人:
縣以縣城造林綠化為重點,投資402萬元,在縣城周邊地區營造成片林2755畝,栽植青楊、云杉、烏柳、黑刺等苗木46萬株;街道綠化5.8公里、栽植大榆樹、旱柳2200株;黃沙頭-塔秀41公里綠色通道補植楊樹10萬株;森多鄉街道綠化876米,栽植大楊樹330株;過馬營鎮街道綠化1500米,栽植大榆樹600株。
總負責:責任人:具體責任人:
縣以子科灘造林綠化為重點,投資110萬元,在龍曲村高標準造林790畝,栽植云杉、烏柳17.2萬株;縣城街道綠化補植云杉0.98萬株,公園綠化0.25萬株;唐乃亥綠色通道補植2.3萬株。總負責:尹明 責任人:哇多具體責任人:旦正本
縣以縣城造林綠化和巴溝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為重點,投資157萬元,在巴溝鄉下尕毛其造林點補植補栽500畝,栽植沙棘、青楊11.1萬株,新造林50畝;縣城造林綠化補植補栽1000畝,栽植沙棘10萬株;縣城廣場及街道綠化栽植云杉260株、花灌木240株。
總負責: 責任人:具體責任人:
四、工作措施
(一)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各地區、各部門要站在建設綠色文明海南的戰略高度,積極響應州委、州政府的號召,緊急行動起來,認真抓好造林綠化和義務植樹工作,以實際行動把州委、州政府抓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信心體現在造林綠化工作中。在植樹造林期間,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參加造林綠化和義務植樹活動,大干、苦干、實干,與群眾同甘共苦,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群眾做出表率。要把義務植樹與生態建設、城鄉綠化、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與創先爭優、優化服務、新農村建設活動結合起來,加強組織領導,提前安排部署,及時做好苗木調劑、地塊落實、抗旱保苗、技術服務等各項準備工作,把整地、挖坑、栽植等工序進一步細化分解,做到責任到人、任務到人、措施到位。承擔義務植樹的地區、部門要按照責任劃分區,集中時間,集中人力,按期保質保量的完成義務植樹任務。
(二)全民參與,形成合力。造林綠化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地、各部門要抓住春季造林的有利時機,集中全力,廣泛動員,強化措施,倡導和鼓勵全社會各界人士參與造林綠化和義務植樹工作,履行植樹義務,在全州范圍內全面掀起以各縣縣城、重點鄉鎮、村莊周圍、路邊渠旁、田間地頭為重點的造林綠化新高潮。按照林業重點工程和全民綠化協調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健全造林綠化和全民義務植樹責任機制,以縣為單位全面實行屬地管理,農村牧區以鄉鎮政府為責任單位,全面落實義務植樹基地檔案制度、登記卡制度,切實做好城鄉各單位適齡公民的登記、植樹任務分配、檢查考核等工作,努力提高造林綠化和義務植樹的管理水平。各級綠化委員會要主動抓好組織協調、宣傳動員、活動策劃、技術服務、督促檢查和驗收評比等各環節的工作,保質保量完成今年的綠化任務。
(三)突出重點,狠抓落實。以各縣縣城造林綠化為突破口,帶動龍羊峽、河西、拉西瓦、過馬營、巴溝、曲什安等重點鄉鎮的造林綠化。大力開展以城鎮內外、村莊周邊和田間地頭為主的大規模造林綠化,把鎮、鎮建成全州城鎮造林綠化的示范區。重點抓好5個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即縣德吉塘、城北新區造林綠化區、縣虎頭崖-尕讓段造林綠化區、縣縣城周邊造林綠化區、縣縣城及下尕毛其造林綠化區、縣子科灘造林綠化區,創建50個“綠色庭院”(其中15個、15個、10個、5個、5個)。全面推進新農村新牧區造林綠化工程建設,狠抓“四化一片林”(即村莊造林綠化、庭院造林綠化、農田林網綠化、沿路沿河沿渠造林綠化和一片休憩林)建設,美化村容村貌。突出抓好縣河西鎮格爾加村、下排村、河陰鎮郭拉村、西家嘴村,縣茫曲鎮氈匠村、河州村、加土乎村、森多鄉搬遷新村,縣龍羊鎮德勝村、沙珠玉鄉上卡力崗村、曲溝村、塘格木鎮華塘村,縣尕巴松多鎮完科村、巴溝鄉下尕毛其村,縣唐乃亥鄉夏唐村等15個“綠色小康村”和100個“綠色小康戶”(其中30個、30個、20個、10個、10個)創建工作。
(四)廣籌資金,增加投入。資金投入是城鄉造林綠化的根本保障。要把爭投資、上項目作為加大投入的關鍵,搞好規劃,做好設計,堅持以項目引資金,以項目促投入,以投入促發展。同時,各縣財政要把造林綠化種苗資金納入縣級財政預算,集中用于重點城鎮、鄉村的造林綠化。堅持“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引導機關單位、社會團體、學校、部隊等各種社會主體投資城鄉造林綠化,參與林業生態建設。加大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結構調整和扶貧開發等支農資金對城鄉造林綠化的投入力度,為城鄉造林綠化提供資金保障。
(五)廣泛宣傳,營造氛圍。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參加全民義務植樹是每個公民法定的責任和義務。要進一步加大義務植樹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會議、報刊、廣播、電視、櫥窗、網絡、發放宣傳資料、懸掛宣傳標語等多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面向社會大眾,廣泛宣傳“義務植樹、綠化祖國、美化家園”的重大意義和現實意義,充分發揮輿論導向的作用,宣傳我州造林綠化工作中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報道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著力營造“植樹造林、全民參與、人人有責”的濃厚社會氛圍,引導廣大群眾從多個方面參與護綠、種綠、養綠、興綠勞動,促進林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