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工業發展安排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分管工作要以持續、提升項目建設和經濟轉型攻堅戰為主線,以增加投資、擴大內需為重點,積極作為,求實求效,確保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力爭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力爭達到2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5%,力爭達到20%;實現利潤增長15%,力爭達到18%;虧損企業虧損額力爭與上年持平,努力下降10%。按照會議要求,現就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一、著力抓好項目建設,促進投資較快增長
要把項目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主要動力,全年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4000個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00億元。一是突出抓好重點項目建設。集中力量抓好300個省、市重點項目,力爭完成投資500億元以上。其中選擇108個項目,繼續實行市級領導聯系分包、示范領跑。二是重點抓好十大示范項目。確保石化1800萬噸/年煉油擴能項目、鄭州日產汽車項目、中硅高科2萬噸多晶硅項目、富士康項目、出口加工區項目、中移動客服中心等項目今年全部開工建設。國機重工產業園、機場改擴建等在建項目要按照節點順利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三是突出抓好重大項目的新開工。今年,一中心和五組團縣(市、區)新開工10億元以上項目要達到3個以上,四支撐縣1個以上。當前,要積極創造條件,重點抓好一季度擬開工的105個億元以上項目。四是持續抓好謀劃項目。圍繞支柱產業、特色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各產業集聚區的主導產業,積極謀劃一批引領型、龍頭型和傳統優勢產業的短板項目。五是千方百計提高項目推進效率。加強項目聯審聯批,對審批事項實行一次性告知、首問負責、限時辦結“三項制度”。對300個省、市重點項目逐個建立項目推進服務小組,對前期工作實行全程領辦,為項目引資、落地、建設、運營提供全過程服務。繼續堅持重大項目例會制度和全市重大項目及產業集聚區集中觀摩制度。
二、著力抓好工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重點實施448個千萬元以上工業結構調整項目,總投資1900億元,當年完成投資750億元,帶動全市工業投資1160億元。一是加快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圍繞鋁工業、光伏產業、鈦鎢鉬產業、礦山裝備、軌道車輛設備、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裝備等十大產業,按照產業鏈垂直一體化和雁陣式配套集群的模式,謀劃項目,招商引資,整合資源。二是加快推進十大新園區、新基地建設。全力推進中信重工高端裝備制造工業園、725所特種裝備產業園、軸研科技產業園、中鋁洛銅銅材料深加工產業園、洛銅集團鎂銅材料產業園、國機集團重工產業園、LYC公司新洛軸工業園區、中硅高科光伏產業園、中航光電公司光電產業基地、洛鉬集團鎢鉬深加工材料產業園等十大新園區建設,總投資350億元,以新園區建設,促進老企業發展新產業,創立新機制,創新新技術。三是全面啟動重點企業搬遷改造工程。洛玻、白馬、洛耐、洛單四大企業整體搬遷改造要全面推進,并實現搬遷改造、退二進三、企業改制三同步、三到位。四是積極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突出抓好中硅高科2萬噸多晶硅、中航鋰電產業園、銅一金屬復合材料公司復合板帶、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公司動物疫苗產業化等10個總投資236億元的戰略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全年完成投資124億元。以中航鋰電、中移動呼叫產業園等項目為突破口,打造“鋰電池之都”和“中部聲谷”;積極開展節能裝備的技術攻關,提高創新能力,叫響“節能裝備、制造”這一品牌。
三、著力抓好產業集聚區建設,促進集約集聚發展
年,全市17家產業集聚區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0億元,增長4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00億元,增長35%。堅持把產業集聚區作為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的主平臺、主抓手,實施五大行動計劃。一是主導產業集群培育計劃。年底,形成12個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每家產業集聚區要引入一家主導產業的龍頭企業,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產業集聚區營業收入的比重要達到70%以上。二是項目建設提速計劃。重點抓好330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其中新開工項目150個以上。三是招商引資增效計劃。以產業集聚區招商為重點,定向招商,上門招商,以商招商,親商招商,爭取引進一批重大項目、戰略新興產業項目,集群式承接一批產業轉移項目,引進市外資金增長35%以上。四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計劃。年,所有產業集聚區發展區的基礎設施要實現全覆蓋,公共生活服務平臺和供水、供電、供熱、供氣、污水處理等設施要全部建成投用。全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50億元以上。五是產城互動發展計劃。加快集聚區內村莊搬遷步伐,年再啟動60個以上集聚區內村莊改造。同時,要推動產業的協調發展,各城市區要規劃建設中心商務功能區,各縣(市)要在縣城建設中心商業區。
四、著力抓好經濟運行調度,促進經濟平穩發展
一是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及時跟蹤經濟運行變化,及時掌握國家調控政策的變化,及時指導生產要素配置和調度,確保經濟平穩運行。二是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將列入省“百強、百高”企業、50戶市重點企業、“小巨人”培育計劃的企業,作為全市重點服務企業,重點解決企業運行難、項目建設難、籌資融資難、市場開拓難等問題。建立為重點服務企業的全天候直通車制度。三是加強對困難行業的幫扶。對電解鋁、硅光伏等困難行業和企業,有針對性進行幫扶,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四是加強生產要素的綜合協調。突出抓好迎峰度夏、保電度冬期間電力、熱力供應,加快西50萬變電站、西工區22萬變電站、洛龍區聶灣22萬變電站、高新區11萬變電站等變電設施的建設進度,提高全市電力下灌能力,確保全市電力供需平衡,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