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礦產資源勘查管理工作意見范文

礦產資源勘查管理工作意見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礦產資源勘查管理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礦產資源勘查管理工作意見

我縣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縣境內已發現的礦種有20余種,探明的礦種有14種,初步探明集中分布兩個(特)大型銀多金屬礦床和一大批中小型礦床。但是,長期以來,受地方財力、技術條件、管理水平、外部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滯后、接續資源短缺、開發利用水平低、產業鏈條短,近30年來未取得突破性進展,資源優勢不能有效轉化為經濟優勢。為促進我縣礦產資源開發又快又好發展,切實提高礦產勘查工作質量,進一步規范勘查開發行為,防止各類違法違規勘查開發事件發生,維護礦產勘查開發正常秩序,在征求有關鄉(鎮)、部門和探礦權人意見的基礎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現就加強我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基本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㈠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基本情況

我縣處在“三江”成礦帶的重要地段,境內礦產資源富集,歷年來是地質隊找礦探礦的重要區域。當前,全縣范圍基本上都納入了我省礦產資源開發重點規劃區域中。探礦權設置覆蓋我縣17個鄉(鎮),截至目前,探礦權69宗(其中:4宗跨白玉和理塘兩縣,省地勘基金項目4宗、武警十二支隊國家基金項目2宗、州財政項目4宗),采礦權6宗(其中石灰石礦2宗)。從我縣礦產資源勘查來看,已有30多年的時間,近年來境內礦產資源開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程度仍然很低,目前進入開發階段的只有兩個,其余的都還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境內設置采礦權6宗(金屬礦4宗,非金屬礦2宗),夏塞銀業有限責任公司1宗,縣礦產公司3宗,2宗非金屬礦分屬縣卓帆水泥廠和縣佛光建材有限公司。目前,實際在生產的只有夏塞銀礦和吉尼石灰石礦。

㈡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存在的問題

1、工作滯后,接續資源短缺問題已經凸顯

基礎地質工作程度低。縣內礦(化)點比較多,但缺乏詳查資料,大部分礦產未查明資源儲量,資源家底不清,接續資源短缺。納交系鉛鋅礦和518錫礦面臨資源枯竭,措莫隆錫礦資源家底不清,三宗礦今年均處于停產狀態。目前,我縣礦產資源開發經濟增長缺乏支撐,必須推進礦產資源開發力度,抓緊探礦權的勘查工作,力爭短期內再形成部分采礦權,建成部分礦山,逐步推進礦業經濟發展。

勘查項目投入不足。我縣目前探礦權總量較大,在勘查工作中,各探礦權人仍存在許多問題,空占地盤、虛報瞞報現象仍然存在,少數企業和部分勘查單位項目過多,人員、資金、設備跟不上,找礦效果差,特別是在工作投入上普遍存在投入不到位現象,甚至個別探礦權根本就沒有開展工作(存在“圈而不探”現象),同時,一些礦權人入場時間遲,工作開展周期短,無形中降低了工作質量。長期圈占區塊不工作,導致民間有資金、有技術的企業無礦點和區塊開展風險探礦工作。

探礦權人技術力量薄弱。由于部分探礦權人資金不足,加之專業人員缺乏,無技術力量對其全部礦權開展地質勘查工作,致使大部分礦權閑置,勘查周期長,成果不明顯。

2、管理制度建設相對滯后,監督管理工作難度大

由于縣域面積大,礦產資源賦存分散,基層管理部門監管經費不足、管理人才缺乏、監管力量薄弱,日常監管工作難以全面到位,目前,由于絕大部分探礦權實行部、省兩級發證,縣級部門在實施監督管理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制約手段,致使大部分探礦權人取得探礦權后,勘查投入不足,勘查進度緩慢,造成圈而不探。

3、外部環境差,協調難度大

自3·14事件后我縣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受到極大影響,08年度部分探礦權人不能進場開展工作,09年度受到夏塞爆炸案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北部片區所有探礦權人和波密鄉部分礦權人未能進場工作,年度進場開展工作的占探礦總量的1/4。再加之我縣礦權總量大,涉及鄉鎮多,地域分散,導至協調戰線長、面廣,協調隊伍、機構不健全,協調難度相當大。

二、加快發展,實現礦業發展基本目標

以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和實現礦產資源高效利用為核心,以優勢企業為龍頭,強化地質勘查基礎,突出開發重點,統籌規劃,持續整頓礦業秩序,深入推進資源整合,切實優化發展環境,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開發有序、利用高效、管理科學的發展格局。到2017年,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基本規范,礦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基本形成,礦山勘查開發外部環境制約問題基本消除,加快夏塞銀礦等采礦權的開發進度,推進砂西銀礦、紅軍山銀鉛鋅礦、熱朗澤銀礦等已經探明儲量的探礦權向采礦權轉化,同時,加大地質勘查力度,形成一批重要礦產勘查開發后備基地。

三、加強礦權管理,增強資源保障能力

㈠強化礦權日常管理

1、探礦權人年度工作要求

探礦權人要按照縣國土資源局—礦權所在地片區工委—礦權所在地鄉政府—礦權所在地村委會—礦權所在地村民的層級管理模式由上至下開展相關工作。受氣候、海拔等外因影響,各探礦權人務必于每年度的3月1日至5月30日前進場開展工作。若無特殊情況,超過時間未進場則視為當年度未開展工作。進場首先到縣國土資源局報到,提交上年度已經通過年檢的年度報告、當年開工報告(開工報告需由州國土資源局審查后附函)、實施方案(含年度投資計劃)、探礦許可證復印件,由縣國土資源局統籌安排,將年度擬開展工作情況向縣協調辦匯報,同時開具介紹信。礦權人持縣國土資源局開具的“介紹信”到探礦權所在地鄉(鎮)黨委政府(告知、協調)開展工作。各普查、詳查探礦權人必須依據年度投資計劃及實施方案依法開展探礦工作,并有效處理好環境保護、群眾利益補償等問題。

2、年度工作開展基本流程

進場—到縣國土資源局報到—提交材料—持縣國土資源局開具的“介紹信”到探礦權所在地鄉黨委政府(告知、協調)—提交月報季報材料(僅限詳查探礦權)—年度工作完成后退場前到縣國土資源局匯報工作開展情況—退場做內業并參加年檢。

3、嚴格登記備案

新設探礦權,探礦權人必須在勘查許可證頒發之日起6個月內到縣國土資源局提交開工報告并組織勘查施工,否則視為未開工。非新設探礦權,采用兩種方式進行備案,一種方式是集中備案,由縣國土資源局在4月份組織境內所有礦權人,利用2至3天的時間,請專業地質隊伍對各礦權人年度工作計劃進行審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備案。另一種方式是限時備案,各礦權人在州國土資源局完成備案工作后,在5月31日前分別到縣國土資源局備案,逾期視為年度未備案。由縣國土資源局根據年初工作安排確定采用其中一種方式開展該年度備案工作。

4、加強現場檢測

結合2014年州“三個一批”既“重點開發一批,重點勘查一批,整合規范一批”政策,推進我縣礦業權規范進程,年底縣國土資源局聘請專業地質隊伍對境內礦權進行現場檢測,探礦權現場檢測率不低于20%(年度重點推進勘查項目全部納入檢測范圍),采礦權不低于50%。檢測內容主要為:探礦權人《礦產資源勘查實施方案(設計)》實施情況,年度資金投入、實物工作量完成情況和勘查成果取得等。采礦權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組織生產情況,儲量變動等。現場檢測費用由被檢測單位承擔。

5、強化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監督管理

加強礦業權人勘查開采行為監管,探礦權人應在規定期限內按勘查實施方案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和工作量,無不可抗力原因未完成工作量的不予辦理延續登記。礦業權人不接受年度檢查或年度檢查不合格的,礦業權登記機關不得批準其延續、變更、轉讓等申請。探礦權人和采礦權人應按照安全生產的相關規定,履行相關手續,保障安全條件。堅決查處礦產資源開發管理中的違紀違法行為。堅決打擊無證開采、超層越界開采、以采代探、邊探邊采等違法行為。對為特定企業或個人量身定制礦業權、違規出讓礦業權、地勘成果及礦業權評估弄虛作假等致使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的違紀違法行為,要及時發現、堅決制止并依法查處。嚴禁國家公職人員違規辦礦或入股參與礦山經營,一旦發現,堅決予以查處,涉嫌違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㈡強化監管措施,提升礦權監管效能

1、建立完善勘查項目退出機制。

嚴格限定勘查期限和最低勘查投入標準,按照省、州規定的勘查年限及勘查要求,對在規定期限內不能提交地質成果報告和不能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探礦權,堅決予以取締。

2、建立勘查投入保證金制度。

礦產資源勘查能否取得成果,資金是關鍵。為保證勘查項目能按期完成勘查投入,建立礦產資源勘查投入保證金制度。按照維穩及其他工作態勢,將探礦權按所在地鄉(鎮)分類統計,以能進場開展工作與進場開展工作困難為標準劃分為兩類,當年度不能進場開展工作的不收取保證金,能進場工作的每個探礦權按區塊面積收取,收取辦法如下:

1km2—10km2收取5萬元/個探礦權,10km2—30km2收取10萬元/個探礦權,30km2—70km2收取15萬元/個探礦權,70km2以上收取20萬元。

同時,要切實加強探礦工作保證金的管理。保證金按上述規定于每年度3月1日前交納至縣國土資源局,由縣國土資源局設立專戶進行管理。按照投資計劃完成上一年度的探礦工作且無違法行為的,保證金自動轉為第二年度保證金。如果第一年度未完成探礦工作,按一定比例扣除保證金,第二年度探礦權人需補足保證金方可進場開展工作。

探礦權人要依據年度探礦投資計劃及縣國土資源局的相關要求開展工作,年度工作完成后,由縣人民政府及國土資源局組成工作組(必要時請地質隊專家共同參與)對探礦權人年度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或抽查,未完成最低投入、未按照縣國土資源局要求開展工作及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列入整改項目或年檢視為不合格,同時扣除一定數量的保證金;年度未進場開展(特殊原因不能進場的除外)工作的扣除全部保證金。對不能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和無故未進場開展工作的項目,政府可動用保證金委托地勘單位在其區塊內開展地質勘查工作,推進地質勘查成效。探礦權人的工作開展情況由縣國土資源局監管,并依據監管情況于年檢前提出處理方案。

3、嚴把年檢關口

縣國土資源局要在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的基礎上,結合州上年檢要求,嚴格審查礦權年檢的各個要件。把是否完成勘查開發年度投入計劃作為礦權年檢的重要內容,把各勘查項目是否完成《礦產資源勘查實施方案(設計)》確定的年度經費投入及實物工作量,各礦山企業是否開展儲量動態監測作為年檢的重要依據。未在國土資源部門規定時間提交年檢資料參加年檢的,視為年檢不合格;因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完成《礦產資源勘查實施方案(設計)》確定的年度經費投入及實物工作量的探礦權,以及取得采礦證滿1年不能進行正規礦山建設或建設期內需要停建、停產一年以上的采礦權,應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并經批準,否則年檢時一律作不合格處理,且在2年內暫停原礦權人參加境內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競買資格及申請探礦權轉采礦權的資格。對年檢不合格的礦權,一律不再批準其延續申請。

㈢推進一級市場建設,強化費用征收管理

1、推進一級市場建設

2007年省國土資源廳劃定四個重點規劃區,我縣被劃入三江重點規劃勘查區,停止區內行政審批礦權,這對我縣建立礦權一級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2009年起我縣積極培育礦業權一級市場,通過拍賣的方式累計出讓探礦權8宗,采礦權1宗。今后,境內新設置礦權主要以出讓方式為主。

2、加強基金項目管理

基金項目是以國家投資方式設置礦權,取得成果后交由地方政府處置,對地方財政有較大的貢獻。在積極推進現有基金項目的同時,在境內空白區尋找成礦條件好的區塊,爭取省、州地勘基金等基金項目,在縣財政允許的前提下設立縣地勘基金,用于境內礦權設置及找礦工作,爭取實現找礦突破。

3、強化費用征收管理

根據1997年7月3日國務院第222號令的《國務院關于修改<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規定>的決定》,縣國土資源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按要求做好境內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征收工作,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年底一次性繳納的辦法進行,上述兩個部門根據權限年底要核查礦權人財務臺賬,按照征收標準,做到應收盡收。

㈣加強礦產品出境管理

礦產品出境實行準運證制度,礦山企業需外運礦產品,需到國土資源部門申報,由國土資源部門核發準運證方可出境。監管運輸,由縣國土資源局和礦權所在地鄉政府同時進行,縣國土資源部門負責礦產品的數據指標登記,鄉政府負責核實。

加強工程礦的監管,探礦過程中產生的工程礦需處理,礦權人需向國土資源部門申報,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后報縣政府審批方可處理。

對無證違法外運礦產品的,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予以處理。

㈤加大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1、加強年度勘查投入監管

①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勘查項目的探礦權人要寫出檢查,制定整改措施,并于當年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同時將自查自糾報告、勘查工作量完成情況證明材料和地質項目支出明細表等一式三份,分別報州、縣國土資源局。未完成整改的,由縣國土資源局按規定扣除相應的保證金并進行通報,兩年以上(含兩年)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勘查項目,報上級主管部門建議取消其探礦權資格。

②對勘查投入嚴重不足的勘查項目的探礦權人將按規定扣除相應的保證金,予以通報批評,并上報省國土資源廳責令其縮小勘查范圍50%,情節嚴重的報上級主管部門建議取消其探礦權資格。

2、嚴厲打擊礦業權違法行為

根據《州礦產資源勘查監督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礦業權人存在以下行為之一的,縣國土資源部門按照規定權限,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提請礦權登記機關吊銷其礦權:

⑴對已經領取勘查許可證的勘查項目,滿6個月未開始施工或施工后無故停止勘查工作滿6個月;⑵越界勘查、開采;⑶以采代探;⑷邊探邊采;⑸占而不探;⑹勘查工作不由勘查許可證規定的地勘單位施工;⑺未完成經國土資源部門審查備案的《礦產資源勘查實施方案(設計)》所確定的本年度勘查經費投入及實物工作量;⑻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時,地質環境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對地質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⑼不備案、報告有關情況、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者弄虛作假;⑽非法轉讓礦權等。

四、優化礦業發展環境,促進礦業健康發展

㈠加強組織領導

1、成立縣礦產資源開發領導小組,指導我縣礦產資源開發工作。設立礦產資源開發協調辦公機構,組建專門的協調隊伍,落實辦公場所,配備相關設備,專職進行境內礦產資源開發協調工作。

2、設立礦產資源管理相關部門聯合執法機構,對違法違規勘查開發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同時,要落實黨委政府礦產資源管理責任,實施目標管理,切實做到黨委政府“一把手”共同負總責,確保礦產資源監督管理全面到位。

㈡做好協調,優化外部環境

1、建立健全協調機構。

自3·14事件后我縣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受到極大影響,08年度部分探礦權人不能進場開展工作,09年度受到夏塞爆炸案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北部片區所有探礦權人和波密鄉部分礦權人未能進場工作,年度進場開展工作的占探礦總量的1/4。礦產資源開發協調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任務,建立健全協調管理機構和做好職責分工十分必要。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掛帥,相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縣礦產資源開發協調領導小組,抽調骨干人員,成立礦產資源開發協調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國土資源局,由國土資源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組建8人以上協調隊伍,配備相應辦公設備,將全縣境內礦權按區域分為四個片區,由2人以上為1個組,針對性的負責某1個片區,專職開展境內礦產資源開發協調工作。協調工作由協調領導小組組長統一指揮,縣國土資源局統籌調度,協調辦具體實施。

2、積極籌措協調經費

因我縣財政拮據,經費緊張。因此協調工作經費由政府籌措部分資金,礦權人交納一定數額的協調費用構成,用于該年度礦產資源開發協調支出。協調費按年度由縣國土資源局根據協調難易程度與支出預算進行測算,測算結果報協調領導小組組長審查同意后由縣國土資源局設立專戶收取管理,礦權人每年度7月1日前將協調費交納至縣國土資源局,協調費根據協調成果逐年遞減,礦權能正常開展工作不需要協調費用時停止收取。

協調費由縣國土資源局統一管理,專款專用,主要用于協調辦的硬件設施配備、協調人員的工作經費支出和礦權所在地鄉黨委政府及村兩委的協調補助。根據協調難易程度和進場情況,由協調辦擬定補助方案,對礦權協調進場的鄉鎮黨委政府及村兩委進行補助。

3、協調工作統一開展

縣國土資源局為礦產資源開發協調工作的指揮中心,負責年度協調工作的統籌安排,年初對境內以鄉為單位提出具體的礦權進場協調方案,根據方案統一調動協調辦工作人員,協調工作實行登記制,協調經費支出由協調領導小組組長審查同意再由協調辦主任具體簽字收支。

4、協調進行分級管理

礦產資源開發協調工作需要各級各部門的精誠合作與通力配合,以縣人民政府為中心,統一調動各級各部門參與協調工作,形成縣政府——縣國土資源局——縣協調辦——區工委——鄉黨委政府——村兩委的協調主線。全力開展境內礦產資源開發協調工作。

5、切實履行礦產資源開發協調職責

將礦產資源協調工作納入目標考核。各片區工委、各鄉鎮黨委、政府、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礦產資源開發各項工作,加強對礦產資源開發相關工作的組織領導,切實做到礦產資源開發相關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具體的工作要落實到人頭。凡資源開發所涉及到的部門、區鄉,無論是否是縣礦產資源開發協調小組成員,其主要領導就是第一責任人,要做好本單位參與協調配合及審查、審批工作,嚴禁不作為、亂作為。

(三)依法依規出讓礦業權

現有探礦權取得方式主要有申請在先、協議出讓、招標拍賣掛牌出讓3種,今后除經有權機關批準可以協議出讓的外,所有礦種的探礦權一律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公開出讓并實行出讓年限管理。已申請在先取得的探礦權,不得申請變更或增加低風險礦種勘查。

實行礦業權集中進場交易。凡由國土資源廳審批登記頒證并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含國土資源部委托)的探礦權和采礦權,一律從原來委托市(州)國土資源局組織交易轉為委托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集中交易。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探礦權和采礦權的,出讓公告必須在招標拍賣掛牌活動開始前20日在省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網和土地礦權交易信息網上。市、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采礦權,一律委托同級(或上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或土地礦權交易中心集中交易。

嚴格控制礦業權協議出讓。從嚴控制礦業權協議出讓范圍,嚴禁超越國土資源部規定協議出讓的5種情形。協議出讓探礦權、采礦權必須符合礦產資源規劃和礦業權設置方案。嚴格執行礦業權協議出讓的審批權限和程序,礦業權協議出讓申請必須經過審批機關集體會審,并將相關情況在“全國礦業權出讓轉讓公示公開系統”進行為期不少于7個工作日的公示,無異議方予批準。

五、構建利益補償機制,確保當地群眾受益

㈠拓展群眾就業渠道

探礦及采礦期間,礦山企業要充分考慮當地群眾就業,非技術類一般性用工,優先考慮當地適齡人員。采礦期間的礦產品運輸在同等條件下由當地群眾承擔。

㈡礦產資源開發補償標準

1、土地征用

礦產資源資源開發征占用的土地面積,以實物指標調查結果為基礎,以實際使用結果為依據。土地征用分為永久性征用和臨時性占用。征用土地類型分為:耕地、荒地、荒坡、林地、灘涂、草地;征占用面積以實際丈量為準。

耕地征占補償依照《州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的通知》和《縣資源開發征地拆遷補償辦法》等文件規定,全縣范圍內征地按15等、16等兩個等級進行補償。

需要臨時占用耕地的,按實際占用期限計算,不滿一年的按1年計算;臨時占用耕地的補償按照以上文件規定的標準,按年兌現補償。

征用林地、草地、荒山、荒坡、荒地、空地,統一按1750元/畝進行一次性補償。使用性質屬國有的,補償給縣財政;使用性質屬集體的,補償給集體;使用性質屬個人的,補償給個人。特別是探礦期間,因礦山公路、槽探、坑探、鉆探等造成破壞的,由縣國土資源部門進行測量并按照上述標準予以補償。

2、用工用料

一是使用民工方面。在資源開發中,企業或施工單位的勞務用工,首先保證安排企業或施工單位自己的員工,資源開發所在村村民不得干預;需要民工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資源開發所在村的民工;資源開發所在村不能滿足用工需求時,優先使用資源開發所在鄉內的民工。勞動用工必須與協調辦銜接后,根據需求由鄉、村負責組織,礦權人安排工種。所有用工必須簽訂勞動用工合同并購買相應保險。

二是使用材料方面。涉及資源開發使用當地沙、石、木材等建筑材料,在協調辦的協調下,在同等價格條件下,優先使用資源開發所在村的材料;資源開發地所在村不能滿足用料需求時,優先使用資源開發所在鄉內的材料。資源開發所在鄉不能滿足用料需求,需要在外鄉購買材料時,由協調辦根據有關政策規定協調解決。

三是使用機具和馬匹租用方面。除企業或施工單位自身機具外,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使用資源開發所在地村民的機具和租用馬匹;不能滿足需求時,優先安排使用資源開發所在鄉內村民的機具和租用馬匹,所有租賃機具和租用馬匹,必須與協調辦銜接后,根據需求由鄉、村負責組織,由礦權人統一安排。

四是價格方面。對于勞動用工、機具使用和馬匹租用以及建設用料,嚴格按照市場規律,由合同雙方平等協商,協商過程中協調辦可以協調、平衡。一方面嚴禁欺行霸市、強買強賣、哄抬物價;另一方面嚴禁同工不同酬,壓級壓價,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

加強對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在資源開發中,引導群眾遵紀守法,勤勞致富,教育群眾合法、合理、合情的獲取利益。協調工作組要強化當地群眾與礦山企業的協調工作,公平公正,及時溝通,及時化解矛盾。各企業在開發中也要積極為當地群眾創造條件,盡可能使當地群眾在資源開發建設中獲得更多的合法利益。

在使用民工、馬匹租用、當地建材、村民機具以及價格等方面,如果出現矛盾問題,要通過協商或司法程序解決。絕不允許采取非法阻工或暴力威脅等方式干擾工程建設,尤其是個人利益問題嚴禁擴大為全體村民集體行為,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對當事人將依法嚴厲打擊,絕不姑息遷就。

3、采礦權利益共享機制

按照《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州礦產資源開發惠民幫扶資金及礦產品價格調解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州有序推進礦業發展實施方案配套政策的通知》文件精神。一是建立惠民幫扶資金。每年向采礦企業征收1~2%的主營業務收入作為惠民幫扶資金,收取標準計算方式如下:m=s×(1+a+b)%。其中:m為年征收惠民幫扶資金,s為年主營業務收入,a為礦種影響系數(對應主要開采礦種的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標準,分為0.1、0.2、0.3、0.4四檔),b為銷售額度影響系數(對應礦山企業生產規模,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下的,該系數為0.6,每增加8000萬元銷售收入,其征收額度減小0.1.主營業務收入超過42000萬元,則該項歸0)。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確定資金分配方案和發放范圍,用于礦產資源所在地的群眾生產生活保障以及民生工程、公益設施建設等,讓群眾直接、長期地在開發中受益。二是建立礦產品價格調解基金。每年向采礦企業征收1~4%的主營業務收入作為礦產品價格調節基金,收取標準計算方式如下:c=s×(l+a+f)%。其中:c礦產品價格調節基金,s為年主營業務收入,l為礦產資源加工地選擇系數(在州內加工的按1計算,在甘眉工業園區加工的按2計算,在州外其他地區加工的按3計算),a為礦種影響系數(對應主要開采礦種的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標準,分為0.1、0.2、0.3、0.4四檔),f為稅收系數(所繳稅收在2000萬元以下的,稅收系數為0.6,所繳稅收2000萬元起,每增加1000萬元稅收,其征收額度減少0.1.稅收在7000萬元以上的,稅收系數歸0)。按照州縣3:7的分配比例,我縣所得部分重點保障生態環境恢復治理、重點企業技改擴能等礦業發展投入,并對成績突出的相關部門和企業進行獎勵。

4、群眾利益補償兌現方式

上述群眾取得的補償費用,由礦權人繳納至縣財政局,再由縣財政撥付至礦權所在地鄉(鎮)政府,由鄉(鎮)政府統一發放至群眾手里,發放完成后,鄉(鎮)政府將群眾領款依據等分送縣財政局和縣國土資源局歸檔備案。

六、加強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違法犯罪

縣國土資源、公安、監察、環保、水務、林業、安監、工商、稅務等部門,要嚴格依法行政、協同配合、各司其職,建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的共同責任機制,維護和鞏固良好的勘查開發秩序。重點打擊無照經營、無證勘采、偷稅漏稅、非法轉讓、以采代探、破壞浪費資源、違法占用土地、破壞污染環境等違法行為。

切實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廣大干部群眾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加大重點區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為資源開發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深入開展打黑除惡活動,依法打擊敲詐勒索、打砸盜搶、非法阻工、破壞設施等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對干擾、破壞資源開發的違法、犯罪行為,做到露頭就打,絕不手軟,震懾犯罪,教育群眾,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將礦產資源開發相關政策向群眾做宣傳,著力強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積極協調礦權人與地方群眾的關系,加強企業與地方群眾的溝通和協調,全面排查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促進地企和諧相處。采取多種教育方式,加強對各級干部的法紀教育,從思想上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堅決杜絕各級干部在資源開發中以權謀私,陷入非法利益格局的行為;嚴肅查處資源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少數干部態度生硬、以權謀私和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違紀違法行為,堅決杜絕“吃、拿、卡、要”和“冷、硬、橫、推”現象;按照“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的原則,堅決打擊貪贓枉法、作風粗暴、以權謀私的腐敗分子,絕不能姑息養奸。

主站蜘蛛池模板: youjizz国产|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国模私拍福利一区二区| 与子乱勾搭对白在线观看| 日韩xxxx厕所撒尿视频|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啊v在线免费观看| 野花社区视频www|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538prom在线| 夜色私人影院永久入口|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日本不卡在线观看免费v|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 欧男同同性videos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男人添女人30分钟免费| 午夜免费小视频|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h电车侵犯动漫在线播放| 强开小娟嫩苞又嫩又紧|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日韩制服丝袜在线| 二女一男女3p完整版在线观看 |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呀| 成年人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粗话肉麻对白在线播放| 3d动漫wxxxx在线播放|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avtt天堂在线| 天天综合天天干|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性按摩xxxx| 两根手指就抖成这样了朝俞| 我的巨ru麻麻奶水喷| 丰满多毛的陰户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