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服務業提速發展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人民政府,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辦事處,縣各委、辦、局,縣各直屬單位:
2013年是全縣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圍繞“全面達小康、沖刺百強縣、開啟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做大做強傳統服務業,創新創優現代服務業,實現服務業增速明顯加快、比重明顯提高,結構明顯優化、集聚程度明顯提升、競爭力明顯增強,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舉措。
一、工作思路
2013年全縣服務業以錯位發展、集聚發展、融合發展為著眼點,以拉動內需、擴大消費為出發點,著力發展“商貿流通、文化旅游、現代物流”三大行業,重點拓展“信息軟件、金融、科技、商務、總部經濟”等新興行業,優化現代服務業發展空間布局,落實現代服務業發展優惠政策,抓好服務業項目實施、服務業企業培育、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等工作,形成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生態文化休閑基地,把打造成為輻射蘇魯豫皖周邊地區的中等城市。
二、基本原則
(一)產業互動,并進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以工業和農業為重要支撐,也將促進工業和農業的加快發展,三次產業相互依存,互為促進;同時,現代服務業中的物流、旅游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會帶動其它服務業的發展。
(二)優化結構,協調推進。通過新技術、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優化提升消費性服務業,培育生產性服務業。
(三)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發揮好政府的主導角色,制訂優惠政策,規范行業環境;明確確立企業的主體角色,充分發揮企業的積極性、創造性、自主性,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四)突出重點,帶動全局。發揮現代服務業的集聚效應,進行合理的產業空間布局,突出集聚區建設;發揮現代服務業的聯動效應,突出重點企業發展,以集聚區和重點行業為突破,帶動服務業全面發展。
三、發展目標
2013年全縣服務業增加值105億元,現價增長29%,占GDP比重達35.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億元,增長18%;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6%以上;新增規模服務業企業20家;新增限上貿易業企業20家;制造業企業主輔分離32家。
四、突出重點,構建產業體系
(一)提檔升級商貿業。商貿流通業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板塊,2013年我縣將引進先進經營管理經驗、技術和手段,加強對傳統業態的改造和升級,積極引導新型業態的發展,盡快形成中陽商圈和招商場商圈,提升城市服務業綜合經營實力和競爭力;發展壯大超市、百貨店等零售業相關業態及各商品交易市場,盡快形成西環市場帶,加快現代商貿設施體系建設。商圈積極實施漢城、中陽商城的改造、地下商城及人防工程的建設,推進中陽壹號歷史文化街區、白云樓的擴建及帝相閣步行街的融合;招商場商圈積極推進招商場、華地第一街區、電信東區塊項目的進度,推進錦江大廈的營運;加快推進蘇魯豫皖果蔬批發二期、木材市場、鋼材市場、物資市場的改造,農資批發市場、雨潤冷鏈物流建設的步伐,形成西環路市場帶;規劃建設月光經濟帶,積極引導休閑、娛樂、餐飲等入駐復新河兩岸,促進月光經濟帶的形成;啟動新城區的謀篇布局,推進歡樂城、雨潤廣場、金都三期、紅星美凱龍家居中心等城市綜合體項目的建設步伐,鼓勵開發區出臺服務業發展優惠政策,繁榮新城區;大力發展連鎖超市,加速農村商業和社區網店建設,引導華潤蘇果超市、蘇寧電器等大型連鎖企業進社區、鎮區;鼓勵支持傳統產業升級,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推廣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力爭形成以縣城為商貿服務中心,以全縣13個鎮組團為商業圈的現代服務業整體發展格局。
(二)強力打造現代物流業。現代物流業是我縣發展現代服務業的主攻方向,2013年我縣將圍繞豐富的農副產品、工貿商品、地下資源,利用高速及鐵路建設等交通區位優勢,規劃建設現代綜合物流園區,引導物流企業、項目向物流園、東環路集中,推進糧食物流園、農產品物流園、雨潤農產品冷鏈物流等項目啟動建設;積極發展壯大天地物流、豐義物流、東安物流、遠征運輸等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進一步完善配套建設專業市場配送中心、農產品物資專業物流配送網絡建設,建設倉儲、周轉中心等設施,努力形成服務全國、輻射周邊的現代物流產業高地。
(三)做響文化旅游業。文化旅游業是極具關聯性和帶動性的服務產業,2013年我縣將充分發揮我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打造特色產業體系,突出規劃引導、產品開發、品牌培育和宣傳推介,完善旅游服務和配套服務體系。圍繞“旅游興縣,助推崛起”的目標,以“一陵(漢皇祖陵)、一帶(大沙河旅游觀光帶)、一濕地(二壩濕地)”等代表性景區項目的開發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旅游品牌創建,進一步做大做強旅游產業規模,創建2A級景區2家、農家樂2家、三星級鄉村旅游點1家、四星級飯店1家,積極推進藍海金都五星級飯店項目的進度。整合文化資源,組建文化產業集團,推進文博園、數字影院建設,培育廣電網絡,發展文化傳媒,有線電視入戶率99%;鼓勵開發麥秸畫、木雕畫、漢服等文化旅游產品,培育中陽壹號歷史文化街區創建市級聚集區。
(四)積極發展金融業。金融業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中之重,2013年我縣將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提高金融產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引進省級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3—4家,引導金融機構在開發區及部分鎮區設立分支機構,啟動民豐銀行“增資擴股”計劃,發展2家以上農村小額貸款公司、農民資金合作互助社等農村金融服務平臺及產權交易所等金融中介服務,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力爭突破200億元大關,同比增幅14.67%,新增各項貸款20億,同比增幅20.7%以上,推動城投公司創投公司建設,推進發行城投債券10億元、融通資金6.5億元以上。
(五)著力發展科技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是我縣創新發展的有力支撐,2013年我縣將以建設創新型城市為目標,以科技服務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建設為抓手,積極發展自主研發、產品設計、技術成果轉化等科技服務,以電動車產業與江煤科技礦井綜合檢測監控系統為基礎,積極發展嵌入式軟件系統和控制系統軟件,爭取新增校企聯盟30個,企業研發機構建設40家,提高規模工業研發機構建設水平,新增企業專利申請550件,發明專利申請200件;新增專利授權40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0件,培育2個省級工程中心。同時不斷深化軟件和信息服務在教育、醫療衛生、政府管理、文化、工業、農業等方面的應用。
(六)統籌發展新興服務業。新興服務業是事關民生改善、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潛在大產業,要更好地滿足民生需求及二產需求。2013年我縣將統籌協調發展新興服務業,引入新的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意識,拓寬服務范圍。推進社區服務、家政服務、養老服務、醫療服務,加快老年公寓的改造建設步伐,積極引導開展養老托幼、物業管理等家庭服務業;大力發展廣告會展、法律咨詢、會計審計、工程咨詢、企業培訓、租賃等商務服務;鼓勵政府、企事業單位培育金融、軟件、工程設計等服務外包;集中優勢資源,重點突破電子商務、物聯網、工業設計、環境服務、數字文化等新興產業。重視新興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之間的協調發展。
五、強化措施,狠抓落實
(一)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實行分級管理,行業主管部門、項目所在地政府共同推進,對48項計劃總投資166.17億元、當年投資89.52億元的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按月進行調度,全力做好跟蹤服務工作,深入項目一線,實地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并形成月度分析材料,定期召開項目調度會,制定項目責任人制度,按序時進度推進項目建設。
(二)優化服務業招商引資。將招商引資作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主攻點,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廣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擴大服務業開放領域、完善配套服務等,大力吸引外資、民資;建立服務業重大項目庫,精心包裝推出現代物流業、現代商貿業、房地產業、旅游業、教育、衛生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等一批大型服務業項目,吸引客商投資。
(三)扶持培育重點服務業企業發展。根據我縣現有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市場發展需求,以產業基礎好、經營擴張需求強和發展導向明晰的50家服務業企業為重點,實行重點服務業企業領導包掛制度,及時解決企業運營中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確保其年營業收入19.1億元,增幅達30%的計劃目標完成。
(四)加快集聚區提檔升級。完善政策扶持,提高集聚區硬件設施檔次水平,優化公共服務平臺,重點對木材市場、中國電動車城、金都國際裝飾城、蘇魯豫皖果蔬批發市場4個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進行提檔升級,確保其項目投資計劃4.55億元,年交易額68.3億元,入園區企業商戶625家的目標任務完成。積極推動中國電動車城創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培育招商場、中陽一號創建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五)繼續推進制造業企業主副分離。結合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政策,促進制造業企業將生產主營業務與上游的研發和原材料采購業務、下游的商品銷售業務進行分離,成立相應的服務業企業;建筑、房地產企業分離出設計、工程監理、物業服務等服務企業;一般制造業企業分離出安裝維護、科研開發、技術咨詢、售后服務,節能服務等服務企業;整合現有運輸資源,發展物流企業承接企業的運輸業務等。年度計劃選排32家企業鼓勵其分離現代服務業,對分離后運行較好的企業在稅收、土地等方面進行重點支持。
(六)繼續支持發展新興服務業機構。由縣商務局牽頭,支持縣總工會、婦聯、共青團、人保、司法、審計、財政、住建等部門利用自身優勢發展新興服務業機構。2013年擬培育人才勞動力中介所2家、家政服務業3家、律師事務所1家、會計師事務所1家、審計事務所1家、建造師事務所1家、評估師事務所1家、廣告會展公司2家、職業培訓機構2家、服務外包公司1家、電子商務公司2家、物業管理公司2家。
(七)進一步強化服務業工作推進機制。充分發揮縣服務業辦公室職能作用,統籌、協調、加強各部門合作與溝通。按時召開協調會,調度重點產業發展運行情況和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共同協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嚴格按照市對縣考核目標任務要求,通過實地調研、文本調研等方式,合力促使服務業考核目標的完成。完善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充分利用好縣委、縣政府出臺的獎勵措施,積極培育重點行業及企業,加快服務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