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什么是自由主義
1.自由主義的起源與發展
古希臘思想中的自由主義為后來的自由主義產生和發展提供了諸多參考,而文藝復興又為自由主義發展貢獻頗多,這其中主要是人文主義和個人主義兩方面。自由主義的世界觀其本質是人文主義,主要強調個人的尊嚴、幸福、欲望、意志等層面。自文藝復興開始,神權的地位被逐漸弱化下來,而人權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文藝復興之后對宗教進行了改革,這對西方近代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興起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西方的學術界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就是自由主義是一種新教,它只是沒有上帝。新教對外主張和上帝直接進行溝通,通過與上帝直接聯系這一說法,說是提高了上帝的地位,其本質是提高了人的地位,這樣一來,人的意志就具有獨立性和神圣性。
2.洛克對自由主義理論的貢獻
在西方學術界,一直將自由主義認定為一種理論、一種制度。英國是最早出現自由主義的國家,起點就是17世紀的英國革命。在那個時候,比較有名的是思想家洛克。人自然權利理論和政府必須基于被統治者同意的理論是自由主義的兩大基礎性理論。個人的自然權利一旦帶入社會就形成了社會權利,社會權利里面又有個人的生命和財產及自由構成的,社會權利具有法律保障,是基本的人權。其中,財產權的提出對于現代社會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最早對私人財產權利合法性進行的闡明,為后來的經濟學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基礎。同時,洛克認為每一個人對政府的認可都很重要,這也是對民主制度較早闡述。
3.“自由主義”一詞的出現
現在都認為“自由主義”以一個名詞的被使用是在19世紀,那個時候將其稱為政治運動。(19世紀三大運動就是社會、自由和民族三大主義)
二、自由主義中的經濟思想
亞當•斯密(AdamSmith,1723-1790)是18世紀自由主義的經濟思想的代表人物。當時是英國從手工業作坊轉變到機器生產的時期,也就是工業革命發生時期。從思想上和經濟學上說,亞當•斯密是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奠基人就是亞當•斯密,國民財富問題是亞當•斯密主要研究的方向,他致力于研究可以讓國民的財富有序增長的制度。斯密的經濟學觀點認為經濟活動的基礎是分工,而有序公平的分工是由于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展的交換活動。之所以每個人都會努力地去付出,其經濟活動的基礎就是為了個人的私利。通過這一論斷,足可以看出亞當•斯密當時就已經從更深層次闡明了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是個人的利己本能在起作用。從斯密的理論可以看出,社會利益的總和是由每一個人的個人利益構成的。只有為他人盡心地服務才會換取自己想要獲得的利益,通過這樣的利益交換使得個人與公共之間的利益達到了和諧統一。
從個人角度來看,個人并沒有主觀想為公共利益服務,說實話,個人也不知道其潛在地為公共利益服務著,個人只想著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其實,每一個人都在受制于一個無形的手,這個無形的手無時無刻不在指導著每一個人的經濟活動,哪怕他只是為了自己利益。每個人都受制的這個“無形的手”是什么呢?那就是市場。斯密的理論認為,復雜的市場其實是一種制度,它是最自然的制度。每個人在這種最自然的制度下,都在追逐著局部的利益,所以每個人都會竭盡所能地來提高自己所提供的服務質量和數量,這就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國民的財富也會以最快的速度發展增多。市場的巨大作用被斯密深刻地闡釋出來,他指出,經濟自由主義是一個國家最好的經濟政策。國家不應該對私營經濟進行干擾,相反應該鼓勵和支持的自由放任態度。經濟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社會的經濟發達與繁榮不能靠政府的干預,政府的行為對經濟發展是無效的,改變和推動經濟發展需要每一個經濟行為來推動,政府的職能只是給經濟發展創造必要的環境保障,而不是介入經濟活動中去干預。斯密指出,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也需要市場來分配,政府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他極力反對“重商主義”,違背經濟發展規律的行為反倒會使經濟發展誤入歧途,應該廢除特惠或限制制度,按照市場規律建立起“最單純的自然的自由制度”。在這種制度下,“每一個人,在他不違反正義的法律時,都應聽其完全自由,讓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勞動及資本和其他人或其他階級相競爭”。他強烈反對政府“監督私人產業、指導私人產業、使之最適合于社會利益的義務”。
同時,斯密也指出,市場并不是萬能的,政府必須運用行政手段進行必要的政策調控,政府向市場所提供的公共服務十分重要,他強調政府要給市場提供以下幾方面的公共職能:首先,政府要確保社會的正常運行秩序,確保不受另外社會侵擾;其次,政府必須建立公平公正的司法機關,保證社會上的每一個正常生產生活經營,但要注意,司法權與行政權一定要分開;再次,政府須保證公共事業和公共設施正常運行和使用,這不是為了某個人,而是為了社會整體的正常運行,因此,公共事業和公共設施不能由個人來經營,而應該由政府出面來經營,利潤用于補充社會公共事業費用。自由主義對國家的最典型理論就是由斯密提出來的,這一理論恰準確地說明了國家的功能和行動限度。其中,有幾點論斷是值得指出的,即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是自由主義反對的,國家的權力不能大過經濟發展規律;自由主義強調只能有一個國家開展經濟活動,一個國家能夠確保社會秩序井然,及時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勞動價值理論首次被提出,重要的是闡明了勞動決定價值這一論斷,商品的實際價值與使用價值存在差別,社會勞動創造了交換的價值,但是他把價值同生產費用亦即把勞動力和勞動混為一談,掩蓋了雇傭勞動制度下的剝削關系。亞當•斯密創立了第一個系統的政治經濟學體系。此后大批學者都以他的繼承者而自居,在他的學術基礎上進行解釋,再結合自己的論述進行創新形成自己的學述論著。這里最為有名的則是大衛•李嘉圖。
大衛•李嘉圖(DavidRicardo,1772-1823),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生于倫敦,卒于格羅塞斯特。此時工業革命已經發生,他是工業資產階級的代言人。其父是證券交易人。年輕時就表現出具有從事商業的才能。1817年寫了《政治經濟學和租稅原理》一書,集中闡明了他的經濟思想。他在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基礎上又進行了諸多創新。大衛•李嘉圖通過深入研究和調研,他在斯密的勞動價值論上又拓展提出了商品價值的論述,他認為商品的價值取決于勞動的時間,闡明了商品的交換價值是由勞動來決定的,地租、利潤、工資都源于勞動。在那個時候,他就已深刻地認識到工人和資本家是對立的兩個階級,但他沒有把工資和剩余價值歸結為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所以找不到剩余價值的來源與本質。馬克思和恩格斯并沒有全部采納他的勞動價值論,而是批判地吸收了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即剩余價值論。
總的說來,自由主義的經濟思想和自由放任的經濟制度一直支配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轉,到19世紀中葉,其弊端一點點顯現出來,英國知識界逐漸認識到自由資本主義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尤其是工人階級的勞動和他們所處的生活困境問題。當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英國工人階級生活問題時,英國的知識界也對工業資本主義進行了持久的批評。開始考慮立法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并開始用立法的方法調節經濟生活。例如,19世紀30年代,工廠法被議會通過,規定了勞動的時間和條件。新的自由主義也在思想界出現,指出國家要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其實,傳統的英國自由主義仍然是新的自由主義,他們想將國家主義引入自由主義之中,為的是用國家主義來拯救自由主義,絕對不是想用國家主義來取代自由主義。
作者:蔡長春 單位:江蘇省泰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