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群眾文化的和諧社會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群眾是城市的基本組成部分,優化城市社會狀態之前,需要先優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所以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構建社會主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如果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比喻成一個建筑,那么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就是建筑的地基,必須要打牢地基才能建造高樓。如果站在國家、民族、社會的角度,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比喻成一個人,那么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就是人的靈魂。人要得到發展就必須先發展靈魂,沒有靈魂的人根本不能生存。同理,沒有基層群眾文化做基礎,構建的和諧社會就失去了進步的動力,失去了戰斗的能力,更不用說經濟發展。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體制的過程中,群眾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為和諧社會提供了精神基礎,引導群眾向正確的發展方向前進。沒有文化建設的和諧社會是不完全的和諧社會,因為和諧社會最主要的組成成分—人群的思想無法得到良性引導,沒有文化積淀的和諧社會就是一個空架子,沒有實在意義。所以沒有群眾文化建設的和諧社會是沒有和諧的文化根基,沒有發展的潛質,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備條件。
(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重要途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初的理念就是建造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體系,以人作為發展重點,所以基層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體現。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是打造文明社會體系的目標,是人民群眾的文化需要,也是時代進步的前提。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給我國建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保障,是構建和諧社會強大的后盾。這主要是因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能有效地加強社會凝聚力和友愛性,并且化解了社會矛盾,推進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繁榮發展。所以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不僅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表現載體,也是和諧社會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撐。現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水平成為了衡量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標準。
二、建設基層群眾文化的幾點建議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就筆者的調查結果而言,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接下來筆者總結幾個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方法。
(一)建設具有個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的外觀建設代表了城市的形象文化,例如:空間布局、建筑的造型風格、建筑的彩繪方式等。在保持城市整體和諧的同時加入審美情趣和當地文化特色,許多文化名城的建筑都有獨特的文化元素,比如: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威尼斯等。如果不能大面積鋪設,也可以設置一兩個亮點設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比如悉尼的海上歌劇院。
(二)群眾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歷史資源抓住地方群眾文化活動的特點,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本著尊重、引導、充實、發展的精神,突出時代氣息與健康的民俗色彩。在節假日舉辦大型的職工文藝演出和趣味文化娛樂活動,使地方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在節日得到集中的體現。鄭汕、趙康認為“歷史文化資源是以文化形態存在的社會資源,它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紀錄,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積淀,是社會文明的結晶”。所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是建設基層群眾文化的重要途徑。
三、結語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所以我們應當正確認識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意義,找到建設基層群眾文化的方法和方向,這對于構建優質的人文環境和和諧社會體系有促進作用。基層群眾文化也體現了我國國民的文化素質,對于繼承發揚優質傳統文化,弘揚優秀文化精神,提升社會風氣,宣傳社會核心價值觀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應當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前,加大群眾文化建設的力度。
作者:楊國琴單位:浙江省縉云縣新碧街道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