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寫作是一種表達,也是一種探索。我們為你提供了8篇不同風格的工商注冊管理參考范文,希望這些范文能給你帶來寶貴的參考價值,敬請閱讀。
2014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是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之年,在這個意義特殊重大的年份里,作為一名工商文秘干部,我要做到感恩忠誠、創新卓越,促進工商事業發展,讓自己的人生閃耀時代的光彩。
感恩忠誠、創新卓越,我要始終堅持正確的立場,擁護黨的領導,維護黨的尊嚴,聽從黨的指揮,把黨性觀念扎根于內心深處,融入靈魂,形影不移,做到思想上不動搖,行動上不出錯,永遠跟黨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我要具有愛黨愛國愛民的三愛精神,銘記黨帶領全國人民前赴后繼、艱苦奮戰,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勝利的豐功偉績,熱愛歷史悠久、疆域遼闊的偉大祖國,熱愛勤勞儉樸、聰明智慧的偉大人民,以黨的宗旨為宗旨,以祖國的利益為利益,以人民的事業為事業,站在黨、祖國、人民的立場上,努力做好文秘工作,為工商事業發展奉獻全部力量。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懂得感恩,做到知恩圖報,是一個高尚、純粹的人。我是工商文秘干部,要感恩祖國,是祖國的土地養育了我;要感恩人民,是人民的雨露滋潤我成長。為了祖國的興旺發達,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我要刻苦努力工作,為祖國和人民干出優異成績。要感恩就要忠誠,我要學習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優秀文化,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思想,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膽忠心思想,以中華先烈的崇高思想情操和優良道德品質武裝自己的頭腦,忠誠于祖國和人民,為工商事業殫精竭慮,奉獻一切。
創新是做好工作、取得工作成績的基礎;沒有創新,意味思維僵化、工作守舊,不可能促進工作發展,取得工作成績。為此,我要按照工商工作精神,結合自身崗位職責,做到積極創新,大膽解放思想,大膽變革求新,實現工作突破,促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要追求工作卓越,必須樹立精品意識,堅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務求工作卓越、萬事精品,按時完成工作任務,提高文秘工作效率,確保文秘工作質量,以自身的卓越工作、驕人業績,使各項工作上新的臺階,促進工商事業進一步地發展。
感恩忠誠、創新卓越,促進工商事業發展是我作為一名工商文秘干部應有的思想覺悟與職業道德。我要堅定理想信念,振奮工作精神,鼓足工作干勁,兢兢業業、刻苦勤奮工作,以優異的工作成績,向祖國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滿意的答卷。
我是一名工商注冊干部,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做好了自己應做的工作,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組織紀律性、為民服務意識都得到了加強。為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工商注冊工作,為地方經濟發展,建設和諧社會作貢獻,我要刻苦學習提素質,勤奮工作建功業。
工商注冊涉及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開業、變更、注銷登記與驗照、年檢等工作,責任重大,任務繁重,我要刻苦學習提素質,努力按照政治強、業務精、善管理的復合型高素質要求對待自己,加強政治理論與業務知識學習,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和管理素質,公平公正、潔身自好,清正廉潔,做到愛崗敬業、履行職責,率先垂范,嚴以律己,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努力成為作風優良、業務精通、熟悉工商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搞好新形勢下的工商注冊工作,讓黨和政府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勤奮工作建功業,我要強化意識,轉變工作作風,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求真務實之風、艱苦奮斗之風、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以良好作風和扎實工作完成各項工商注冊任務。要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以企業和群眾的需要為第一選擇,以企業和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堅持以民為本,深懷尊民敬民之心,努力為企業和群眾造福、為企業和群眾解難。對企業和群眾需要解決的事情,再小也要當作大事來抓,再難也要竭盡全力去辦,真正做到民思我想、民需我做、民困我幫、民呼我應。
一、實施工商注冊優惠政策
1、開通工商注冊綠色通道。由發改局牽頭,在區行政服務中心設立高校畢業生創業注冊登記專用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在各工商所辦事窗口安排專人負責大學生創業注冊登記事項。
2、實行工商注冊免收費。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從事個體經營的,工商部門免收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成立企業的,工商部門免收登記類、證照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
3、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成立的企業,除法律、行政法規和依法設立的行政許可另有規定外,對創辦公司的,注冊資本可分期繳納。對首次創業成功和吸納其他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按照《市政府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給予一次性補貼。對創辦國家支持和鼓勵發展的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
4、放寬經營場所限制。允許大學生租用、使用高校范圍內的相應場地作為經營場所進行注冊登記。
二、加大創業資助力度
5、實施招聘免費。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企業期間參加各類招聘會,大學生自主創業企業兩年內可免費參加區人事部門組織的大型人才招聘會、免費在人才網上進行企業形象宣傳及招聘信息等。
6、各開發區,以及有條件的高校、企業和單位,可因地制宜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多種形式的場地服務,對有一定規模、有相關政策配套、符合一定條件的創業園(街),經評估認定的市級大學生創業園,文由市財政給予適當補貼。
各工商所(分局)、縣局各科(室):
為進一步提高全縣工商注冊登記窗口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展示工商注冊窗口的良好形象,經研究,決定在全系統各注冊窗口開展標準化管理活動,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打造窗口服務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為目標,緊緊圍繞“便民、規范、高效、廉潔”的窗口服務宗旨,通過進一步規范窗口工作流程,完善窗口服務舉措,健全窗口各項制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提升窗口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為助推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好服務保障。
二、標準化管理內容
(一)窗口形象規范標準
1、窗口標識。各單位應有相對獨立寬敞的注冊大廳(審批中心窗口由中心統一安排),并標有“工商注冊大廳”字樣,服務臺上應擺放工作人員的姓名、相片、工號及工作職責的座牌。
2、設施完備。窗口應配備與注冊登記工作和服務服務對象相適應的電腦、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等硬件設備。
各村:
為切實強化農經工作目標管理,促進農經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進一步提升全鄉農經管理和服務水平,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小康社會進程,特制訂考核意見如下:
一、農村財務管理50分
㈠“三資”管理。20分
1、實行資金報賬制度10分
全面實行村組集體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2012年5月底前,各村結清所有賬務,未及時結、報賬的,見一例扣0.5分;按賬面余額村會計留5000元備用金,每月10號前為報賬日,結清前上月所有票據,不允許出現以前跨月份的票據。出現一例扣0.5分;5000元以上的大額資金支出憑手續直接到“四代管中心”轉賬,未經經服中心轉帳,出現一筆扣1分;嚴禁出現坐收坐支現象,一經出現扣2分;村級收入在開具收據一星期內交“四代管中心”保管,未及時解交扣1分。
2、完善資產清查制度5分
①資產清查3分村集體經濟組織每年要進行一次資產清查,重點清查核實各種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做到賬實、賬款相符。未清查不得分。②登記資產臺賬2分村集體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工具和農業基本建設設施等資產,按照類別建立固定資產臺賬,及時記錄資產增減變動情況。未記錄,見一項扣0.5分,扣完為止。
一、工作措施與成效
(一)抓引導,促規范,推進農村經營機制創新
一是主攻一縣,以面帶點,指導農地規范流轉。在以臨澤縣為試點的前五年第一輪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結束后,今年,根據黨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依據目前農地流轉規模擴大、速度加快、流轉對象和利益關系日趨多元化的特點,我們在全市范圍內安排了第二輪大規模的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按照局里的安排,將**縣確定為全市農地流轉及農業規模經營示范縣,帶動其他每縣區2個鄉鎮的工作。我站通過調查論證,起草了《**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及農業規?;洜I示范縣建設實施方案》,經過與**農業局、經管局的反復討論,《方案》已由**縣政府下發實施,并轉發其他縣區借鑒。上半年,全市涉及農地流轉面積共計144057畝,主要有轉包、轉讓、互換、出租、入股、代耕代種、返租倒包、托管等形式,其中:轉包63771畝,轉讓11539畝,互換25391畝,出租20920畝,入股2480畝,代耕代種19836畝,返租倒包120畝。
二是及時總結,及時推廣,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備耕春耕前后,我站與縣鄉站積極配合,緊密聯系,隨時掌握農地流轉中企業、種植大戶、合作組織成片租賃農地,形成規?;N植的情況,并及時提煉總結,編發動態,提供流轉信息、合同樣本,指導合同簽訂。今春,全市農業規模化經營土地面積71656畝,占耕地面積的1.9%,其中:以承包地流轉達到規模化經營面積37333畝,已開發耕種的荒地達到規?;洜I面積34323畝,經營單位180個。由種植大戶經營55881畝,龍頭企業經營2845畝,合作組織經營12930畝;種植馬鈴薯**畝、制種玉米**畝、油菜6220畝、蔬菜5668畝、啤酒大麥5146畝,油葵2360畝、小麥玉米帶田1670畝,中藥材1250畝、葡萄110畝。甘州區長安鄉頭號村農民將800畝土地有償轉讓,由產業協會和企業聯營生產蔬菜,農民獲得租金收入48萬元,全村有72戶整戶外出經商,40多戶從事畜牧養殖,200多人出外務工,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規?;洜I。**榮華種植專業合作社將農戶的1312畝土地折價26萬元,連同其他生產資料折價共計538萬元,成立了我市第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
三是調查摸底,科學指導,確權頒證。結合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的深入,我們帶著問題就**縣明花鄉許三灣開發區耕地未頒發土地經營權證書,沒有開展確權工作進行了督促落實,核實耕地面積22683畝,涉及農戶653戶。
四是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監督檢查承包政策落實。上半年,按省廳的要求,重點開展了返鄉農民工土地承包權益問題的檢查,基本未發現長年、季節性返鄉農民工土地承包權益受到侵害的問題。半年來,各級經管部門調查處理政府、信訪部門轉辦的土地糾紛案件共156起,化解147起,排查化解率達到94.2%。
(二)抓示范,推典型,提升合作社水平
一是樹典型,擴效應,一定三年抓示范。根據局里的要求,我們對合作社示范點采取了一定三年連續抓的方式,今年繼續確定業務骨干具體指導和幫扶6個示范點的工作。主要從工商登記、章程管理、賬務銜接、利益聯結、標準化生產、質量認證、創立品牌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完善,進一步增強了典型合作社的自身活力和帶動力。同時,對縣區的30個示范點也加強了跟蹤指導服務。
一、進入我縣從事工程建設經營活動的外地建筑企業,可以在本地注冊成獨立法人公司,也可以注冊成非法人的分公司。
1、招標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應在招標公告或投標邀請函中載明外地建筑企業在本地注冊公司的必要條件,并納入資格審查條款;非招標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應在工程洽談中要求外地建筑企業在本地注冊公司;
2、建設主管部門招投標監督機構應在合同備案時審查外地建筑企業是否在本地注冊公司,否則不予備案;
3、外地建筑企業在辦理安全措施審查手續時應出具本地公司營業執照;
4、外地建筑企業在領取工商營業執照后三十日內,應辦理稅務登記手續。
二、外地建筑企業注冊成本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項目經理、技術經理等管理人員原則上不能變更,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必須變更的,須向縣工商、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并辦理變更備案手續。
三、建立外地建筑企業統計報表制度,納入我縣建筑業統計體系,外地建筑企業應按照建筑業企業統計年報、定報制度執行。對外地施工企業注冊的本地公司視同本縣企業,可參與本縣評比、推優。
四、外地建筑企業應在本縣依法納稅。
各鎮(區)農服中心:
近年來,按照“政府支持、市場運作、農民自愿、穩步推進”的原則,通過落實扶持政策,加大對施藥機械、防治藥劑等物資支持力度和技術指導、管理力度,我區統防統治工作有所發展,但與現代農業要求仍有較大差距。為進一步推進、規范我區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不斷提升病蟲防控水平,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特制定如下考核意見:
一、考核細則
1、成立合作社,完善硬件配置(40分)。統防統治考核獎勵的主體是經工商注冊的統防統治合作社。各鎮每年新增經工商注冊的統防統治合作社應不少于兩個;未新增的鄉鎮不得分。合作社要有專門的辦公地點,相關章程、規章并制作上墻。每個合作社需擁有20臺(套)以上大中型植保器械。示范區應設立專業化統防統治展示牌。合作社要有精通植保技術的專職人員開展病蟲查治服務。
2、簽訂服務合同并開展實地作業(25分)。合作社與示范區農戶簽訂承包服務合同,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55%以上,(其中有服務協議的不低于20%)。萬畝示范方重大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應達到100%。每份合同均需有服務農戶的聯系電話,無農戶電話的不計。檢查驗收采取實地抽查與電話隨機調查相結合,發現一例虛報,不得分。統防統治示范區要連方成片,設立在交通便利的豐產片,以起到帶動效應。
3、健全軟件資料,財務賬冊規范(35分)。合作社對所開展的統防統治工作要有完整的記錄、記載,包括作業時間、防治對象、效果調查、機手名冊、農戶名冊、作業記錄、作業照片、工作總結等。作業記錄資料要完整,與合同、財務要相對應。合作社單獨建賬,收支明細規范。發放、補助的資金、農藥要有明確的列支明細記錄。
二、獎補辦法
與農戶簽訂病蟲防治服務的植保合作社按合同服務面積(經農戶簽字確認、鎮農技服務中心核實公示后)優先享受項目補貼??己霜勓a的資金主要用于合作社機械添置、汽油補貼、用工補貼等。各鎮(區)需在8月20日前將統防統治合作社執照、與農戶簽訂的合同復印件、機械、機手等情況上報區植保植檢站,逾期不計。
各縣(市)糧食局、機關各科室、局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黨的屆六中全會、省次黨代會和市次黨代會精神,持續、提升“六加一”攻堅戰,實現福民強市總體目標,結合糧食行政審批工作的實際,對照標桿單位,本著減程序、減時限、減費用、下放審批權力“三減一放”原則,我們重新對我局的一項行政審批事項——《糧食收購許可證》辦理事項進行了設計并優化了審批流程。同時按照市委、市政府對作風轉變年工作和深化國有企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的要求,根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我省批準公布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將各類糧食經營企業(含國有糧食企事業單位改制后新成立的各類糧食經營企業)市場準入條件進行公布,全面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F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糧食行政審批事項“三減一放”情況
(一)糧食局行政審批事項
《糧食收購許可證》,類別為行政許可。
(二)行政審批費用免費。
(三)行政審批時限法定15個工作日,2012年進一步優化為3個工作日辦理完畢。
(四)行政審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