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淺談宗教影響下的村落風貌范文

淺談宗教影響下的村落風貌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宗教影響下的村落風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淺談宗教影響下的村落風貌

黃麻布傳統村落歷經百年滄桑,山環水繞,環境優美,客家排屋與廣府民居建筑風格薈萃,基督教、天主教和佛教三種宗教互相交融,村落和建筑特色鮮明,是深圳地區十分難得的客家、廣府和西方文化交融的村落樣本。黃麻布村原居民主要為廣府民系,羅氏人遷入后發揚客家文化的傳統,又陸續接納基督教、天主教、佛教文化的因素。三種宗教信仰在黃麻布村相互包容、和諧共存,教堂、廟宇成為村落文化活動和公共生活的核心空間,充分體現了中西合璧的村落特色,歷史文化價值彌足珍貴。

一、黃麻布村落概況

黃麻布,原稱黃麻埔,始建于清康熙二年,是寶安區少數保存相對完整的村落之一。村民均為漢族,屬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和粵方言,基本為羅姓,以“豫章”為堂號。黃麻布村背倚金剛山,面臨旦水河,生態環境優美。村落內巷道縱橫,四通八達,建筑融合廣府、客家、西方的多元風格,反映出深厚的地域特色和包容的文化特質。民居呈行列式排布,書院建在中間,村兩側有碉樓,體現了圍村特點。

二、宗教發展概況

黃麻布作為一個面積僅1.2萬平方公里的小型村落,卻兼容了三種不同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作為獨特的文化形態,在村落里生根、傳播、繁盛至今,外加一座傳統韻味的佛教廟宇存在,充分體現出黃麻布堪稱文化大熔爐的包容態度,能夠容納、薈萃旨趣殊異的中西方文化。基督教、天主教大約于20世紀初期傳入黃麻布村,目前2個教會的信徒在常住人口中各占一半,外來人員也會參加教會活動,佛教近些年才開始傳入,信徒主要為外地人。

(一)基督教信仰黃麻布村的基督教信仰起源于19世紀末。100多年前,德國傳教士駱潤慈在深圳寶安縣傳道,被黃麻布村的兩位羅姓村民聽到,覺得很受啟發,就把教義帶回了村子。1893年駱潤慈在信徒羅某家開設宣道所,后因為信徒不斷增加,原本的家庭聚會空間不足,所以于1903年在信徒的支持下,買下一塊土地建起新的基督教堂。現在基督教堂的庭院內,擺放著當時老教堂的模型,供人瞻望懷念(圖1)。黃麻布基督教信徒原以本地村民為主,改革開放之后,深圳的外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他們之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數也在逐漸增加。現在經常到基督教堂做禮拜的信徒有一兩百人,本地人大約占到三成。教堂的神職人員目前有3位,還有義工協助打理教堂的相關事務。根據教堂提供的《深圳市基督教黃麻布堂簡介》可知,基督教堂由于歷史的原因曾經暫停聚會。直到1982年,在幾位羅姓村民組織下,恢復了家庭聚會。1988年,黃麻布村基督教會得到批準復堂。當時老教堂已經狹窄破舊,經常漏雨,難以滿足正常的功能需求。2003年在教堂舊址上建設新的黃麻布基督教堂,經過8個月的建設,黃麻布基督教堂又矗立在村落里,成為村落的地標性建筑。

(二)天主教信仰香港在黃麻布村天主教的傳播歷程中獨具意義,其坐落于香港仔的華南總修院,如今的香港圣神修院,管轄著黃麻布天主堂。19世紀末20世紀初,香港傳教士將天主教傳入黃麻布村,并得到當地村民的支持。最早一批神父從北京派遣而來,籌建最早的天主教堂,并以此為活動點進行傳教活動,管理本堂所轄區教徒。據天主教堂的地契顯示,教堂建設土地購買于民國十七年,天主教堂大致就從該時間點開始興建(圖2)。由于戰爭破壞和年久失修,教堂一度破敗,宗教活動也中斷過。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落實了宗教政策,恢復了黃麻布一個臨時聚會活動點。1999年,黃麻布天主教堂占地面積200平方米,可惜后來毀于一場大火。現在的天主教堂是2012年在原址上重建,設計建造過程中有神職人員參與交流、討論,將宗教學說通過建筑語匯表達出來。天主教主要依托血緣關系、家族關系進行傳教,父傳子、子傳孫,往往從幾個人信仰發展為家族信仰。黃麻布村天主教神父大多不是本地人,他們接受過系統的神學教育,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然后被派遣到這里從事傳教活動。

(三)佛教信仰佛教信仰是近些年外來務工人員日漸增多以后才興起的,傳入時間較短,宗教傳統不如基督教、天主教濃厚,本地居民信奉佛教的人數不多,反而外地商客為發財祈福紛至沓來,敬獻香火。佛教依托將軍廟為主要場所,融合了觀音信仰和原來的將軍信仰。將軍信仰指的是對抗擊蒙元的南宋名將江鉦的紀念,黃麻布村將軍廟最初是為供奉江鉦將軍所建。江鉦(公元1229-1279年),字國巖,號道齋,祖籍江西九江都昌,南宋著名民族英雄、禮部尚書江萬載次子。江鉦以武舉仕,官至殿前禁軍指揮使。南宋末年,蒙軍大舉南侵南宋,雙方交戰于崖山,20萬南宋軍民戰敗。江鉦招募士卒一起趕赴崖山,途中抵達廣東海陸豐時,得知崖山海戰早已結束,明白大勢息微,遂投海殉國。百姓感其忠義,為其立廟祭祀。黃麻布村江鉦將軍信仰的發展源流,目前未找到明確史料記載。因為江鉦是江西九江人,而羅氏族人亦從豫章(今江西南昌)遷徙而來,筆者推測將軍信仰可能起源于江西,隨豫章堂羅氏族人流傳至此。將軍廟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在《深圳市西鄉街道志》中也不曾提及。現存一堵三合土夯筑墻遺址,上面附有“深圳市西鄉‘將軍廟’廟志銘”的文字,記載了江鉦的事跡,據建筑材料推測,應該是近代以來的遺物。2015年在將軍廟遺址旁邊興建觀音殿,供奉觀音像,并把將軍信仰和觀音信仰合并在一起祭祀,重續香火。將軍廟后的金剛山西坡上,有刻著蓮花紋樣的巨石,山路旁設置有財神、觀音兩座神龕,供人祭拜。

三、宗教影響下的村落風貌特征

基督教、天主教和佛教三種不同的宗教同時存在于黃麻布村,卻能并行不悖,和諧相處,不同信仰的村民能夠秉持和而不同的原則,相互尊重。三種宗教分別依托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將軍廟彰顯各自的宗教特色,對村落風貌、建筑風格、節慶風俗、人文生活產生了深刻影響。

(一)建筑風格黃麻布的村落布局、建筑形制受到基督教信仰的較大影響。羅姓村民本是客家人,傳承有崇祖敬宗、慎終懷遠的文化基因,而基督教信仰并不主張祖先崇拜,在兩種文化力量的交互影響下,祖先崇拜在黃麻布村落和建筑空間的體現,不如其他客家傳統村落鮮明。黃麻布村沒有建造高大雄偉的祠堂建筑,也沒有形成以祠堂為中心的村落布局,村中僅有一座教育子孫讀書的維懋書院。現存的民居建筑,廳堂上沒有安放祖先牌位,墻體也未開設供奉祖先、門官和灶神的神龕。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將軍廟,分別位于黃麻布村西南、東北和金剛山腳下,結合周邊環境,形成具有向心性的空間場所,別具特色。兩座教堂的體量高大,造型別致,其垂直向上的建筑形態,在村落水平延展的視覺環境中獨樹一幟,構成村落的顯著地標和特色天際線。建筑風格上,教堂大量借鑒西方建筑意象和符號,采用拱券門、圓窗、壁柱、尖頂、吊燈等西方裝飾題材,洋溢著濃郁的異國風情。沿村后的金剛山拾級而上,首先看到掩映在青山綠水中的將軍廟,登臨金剛山向下俯瞰,將軍廟的琉璃瓦屋頂、基督教堂的尖頂塔樓、天主教堂的十字架成為村落十分醒目的建筑標志,充分展示了東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景致。基督教堂位于黃麻布村西南,樓高29.7米,主體四層,教堂不同于典型的哥特式或者巴西利卡式風格,而是一座偏現代化風格的中式建筑,在門、窗、柱、屋頂等部位采用了西方特色的建筑符號(圖3)。教堂入口采用層層收分的拱券門,窗戶比例狹長、頂部呈弧狀,建筑外墻挺立著尖頂壁柱,屋頂豎起紅色十字架。教堂兩側同高,1層北端布置講臺,講臺上有一架鋼琴,大廳中布置信眾坐席,2層南端布置部分坐席。教堂旁設有庭院,庭院水池中擺放有微型假山和老教堂模型,可以看出老教堂的原型是一座三開間、雙坡懸山屋頂的民居建筑。天主教堂位于黃麻布村東北,總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圖4)。教堂為框架結構,入口在短邊,平面為仿巴西利卡式,有中廳、側廊,立面呈典型三段式,兩側3層建筑高11.5米,鐘樓為6層高27.9米。教堂粉墻黃瓦,大量采用壁柱和疊澀的裝飾手法,鐘樓上的時鐘十分醒目,方便觀看時間。登臨鐘樓,整個村落盡收眼底,景致極佳。與教堂隔著馬路,是專門紀念圣母瑪利亞的一個庭院。庭院內設計有假山,流水自假山上潺潺流過,錦鯉在池水里游蕩,鮮花與綠植擺滿了假山周圍。圣母瑪利亞的雕像就位于假山上的壁龕中,享受著鮮花的供奉。將軍廟位于金剛山腳下,與高聳龐大的教堂造型相比,顯得樸素平和(圖5)。目前將軍廟有屋3間,均為一層建筑,其中1間為單開間大屋頂建筑,墻體表面貼綠色瓷磚,上置琉璃瓦硬山頂,屋脊中間樹立“卍”字佛教金輪,兩端設計成云紋形態。廟宇高度很低,信眾幾乎要彎腰才能看到供奉的神靈雕像。廟宇旁邊有一座約1米寬、兩人高的佛塔供村民燒香引燭,高墻上用紅色油漆寫有“南無阿彌陀佛”的大字,體現了佛教的莊嚴、寧靜、祥和,與廟宇里播放的佛教音樂相互應和。

(二)節慶風俗黃麻布村基督教、天主教信仰潛移默化地改變了當地傳統民俗。大部分村民都是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他們除了過中國傳統的節日以外,更注重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等節日。客家人崇宗敬祖的觀念比較強烈,而禁止偶像崇拜是《圣經》中非常明確的誡命,出于對二者的調和,黃麻布村民在清明時節更傾向于紀念祖先,而非祭祀祖先。每逢春節,家家戶戶也會按照傳統風俗貼上春聯。春聯內容大概有三類:一類是求財的,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通常出現在沿街商鋪上;一類是祈求幸福吉祥的,如“一帆風順年年好,四季平安步步高”,是尋常百姓所用;還有一類就是具有宗教意味的,為基督教和天主教信徒所用,兩個宗教在春聯上并不做明確區分,如“主愛常存戶戶樂,圣恩永在家家福”、“天開美景家業順,主賜平安吉慶多”等。宗教相關的春聯在黃麻布村張貼比例較高,已成為當地的一種文化特色。有些春聯上還會印刷富有宗教意味的圖案,比如代表白鴿、葡萄枝和葡萄果等。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氣氛并不十分濃厚,但到了圣誕節、感恩節、復活節等西方節日,教堂會按照宗教儀禮舉行主題活動,組織黃麻布及周邊村落的居民祈禱和聚會。教堂門前的大街小巷都會變得很熱鬧,神職人員身穿正式服裝,站在教堂門口派發糖果、餅干等禮物,來往信眾絡繹不絕,構成黃麻布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觀音信仰和將軍信仰也對當地民風民俗產生較大影響。2017年,觀音殿內舉行了“江鉦將軍誕辰788周年紀念法會”,法會為期七天,以表彰其忠義之心,瞻仰其民族氣節,祈求將軍保佑一方水土平安。每到清明節和將軍誕辰日,將軍廟也會開展紀念活動,謳歌江鉦將軍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人文生活黃麻布村基督教和天主教信仰深刻融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在知識啟蒙、敬老服務和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體現出社會公益性。歷史上的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曾利用教堂空間開辦學校,為培育黃麻布村民作出過貢獻。以基督教堂為例,自1910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教堂一直作為小學為村里的適齡兒童提供上學機會,從改革開放教會復辦以來,基督教堂就開辦兒童主日學,設立少兒詩班和青年團契。黃麻布基督教、天主教會每年都會安排敬老活動,平時也會根據需要進行探訪、幫扶當地村民,社會評價比較正面。部分神職人員和信徒來自不同省市,在宗教傳播和交流過程中,也增強了其他地區與黃麻布村的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村民的認識水平,密切了不同地區間的文化聯系。黃麻布村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的位置、功能和造型都很突出,承載了村民集體活動的功能,成為當地重要的文化活動中心和視覺焦點,起到心靈教化的作用。基督教堂門口用一排鐵質豎桿設置了交通緩沖帶,將道路與教堂入口分隔開,創設了相對安靜的入口緩沖區。教堂門口就是兒童主日學,墻上畫有富有宗教意義的壁畫。每天放學時分,成群結隊的孩子在教堂門前聚集玩耍,營造出良好的社區感。教會開展的聚會活動有青年聚會、家庭聚會、詩班練唱等,按時參與規律性的宗教活動成為一部分當地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的日常習慣。將軍信仰逐漸發展為黃麻布村愛國主義教育的品牌。2015年江鉦將軍廟舉行建成慶典,同時啟動百位將軍系列文化活動。活動邀請文化名人為江鉦將軍撰寫碑文,并詳細介紹江鉦將軍的事跡,希望能夠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將軍廟前的廟志銘詳細記錄了江鉦將軍一生的豐功偉績,開篇稱頌都昌江氏家族“江氏溯源,祀世積德,承儒哺耕,慕德昌隆”,中間記述江鉦為國事盡心盡力,“惟見拳拳于國事,未嘗汲汲于身謀”,結尾極力謳歌了江鉦的碧血丹心和忠烈英魂,“赤心南渡抗元狨,今日尋蹤沒海風,極目蒼茫云水遠,忠魂終見九州同”,讀罷讓人陷入對愛國英雄的長久緬懷中。多元宗教信仰的交流共融,深刻影響了黃麻布傳統村落的形態布局、建筑造型、風俗民情和文化生活,對營造和諧社會風氣、塑造村民精神風貌有重大作用。基督教、天主教傳入村落歷史悠久,宗教傳統深厚,潛移默化影響村民的風俗習慣,對村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也使村落和建筑呈現出不同于其他傳統村落的風貌特色。以兩個教堂為依托,教會興辦小學,在特定時期提高了當地村民的文化水平,為信徒的溝通交流提供場所,對外有較強的文化輻射力。將軍廟周邊生態環境優美,融合了觀音信仰和將軍信仰,承載著南宋民族英雄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

作者:孫振亞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爱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伺候情侣主vk|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欧洲一级毛片免费| 99热国产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XXXX99真实实拍|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女人张开腿让男桶喷水高潮 |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免费观看 |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中文字幕人妻高清乱码| 厨房切底征服岳|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天堂亚洲国产日韩在线看|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极品美女aⅴ高清在线观看| 狠狠色欧美亚洲综合色黑a| 日本免费色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h片在线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AV射精精品蜜桃专区| 日韩在线天堂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我要看a级毛片| 无码人妻H动漫中文字幕| 好大好爽再深一点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媒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