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園戲劇游戲中木偶戲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木偶藝術是中國藝苑中的奇葩,是由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木偶戲與戲劇既有一定差異,又有一定相通性,木偶戲的表演形式更適合具有戲劇天性的幼兒,能夠滿足幼兒喜歡擺弄小木偶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想象、創造、表現等各種能力。為了傳承這一民間藝術,我們運用各種木偶為道具,將民間木偶藝術融入幼兒園戲劇活動中,努力尋求適合幼兒的木偶表演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戲劇游戲,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地方木偶戲;戲劇游戲;滲透式生長
引言
中國的木偶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如皋素有木偶之鄉的美譽,木偶戲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少年兒童更是喜聞樂見。如皋的杖頭木偶享譽國內外,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著名的木偶戲《紅螺女》《大禹治水》《穿越“無禮國”》等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1]。我園每年將如皋木偶劇團請進園內表演木偶戲,幼兒們對木偶戲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如何追隨幼兒興趣,讓幼兒眼里“高大上”的木偶文化遺產不再停留在“好玩、有趣”的粗淺感受上,讓其真正“走進”幼兒的世界,讓幼兒易學、會玩、愛演,并在認識的過程中,建構更多體驗,值得教師思考。
一、環境滲透:讓閱讀浸潤童心,讓木偶點綴環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繪本上形象的畫面、明快的色彩,呈現出一個個可愛的形象:好臟的哈利、聰明的雞媽媽、可愛的兔子,手捧繪本,一個個鮮活的動物映入眼簾。幼兒們的情緒跟隨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在童話世界里感受快樂、憂傷、生氣、憤怒……例如,在《好臟好臟的哈利》一文中,哈利是一只長滿黑白斑點的狗狗,不愛洗澡。畫面從哈利的淘氣到哈利的沮喪,再到哈利洗澡后的快樂,配合著畫面上簡潔而優美的文字,讓幼兒遨游在情景中……濃郁的閱讀氛圍帶領幼兒走進繪本的海洋,每位幼兒都是自己的主角,讓幼兒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閱讀的快樂,在“悅讀”的影響下健康成長。為此,教師可以在幼兒園大廳、走廊、閱覽室、班級閱讀區擺放適宜的繪本,處處留有書香的韻味,這樣幼兒們可以隨時閱讀分享,漸受熏陶。優秀的文學作品是木偶的原型源泉,通過師幼共讀、幼幼共讀、親子共讀等形式引導幼兒欣賞文學之美[2]。在文學作品中,幼兒漸漸辨析真善美,如《孔融讓梨》《精衛填海》等,將一個個經典形象搬到戶內外環境中,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讓每一個角落靈動起來。教師可以將樓梯下裝飾成溫馨的娃娃家,放置消防栓、消防管的墻面以中國戲劇經典人物進行裝飾,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我們把這些人物進行再次加工,設計成卡通的木偶形象,使幼兒把自身行為及他人行為與木偶形象進行比較。
二、主題滲透:讓木偶走進生活,讓戲劇融入游戲
(一)木偶故事,寄托幼兒情感小班幼兒剛離開熟悉的家人來到陌生的環境,他們急于尋找情感的寄托。毛茸茸的布袋木偶,摸上去舒服、柔軟,能安慰幼兒的心靈,它的可活動性能立刻抓住幼兒的目光,使幼兒的注意力從“想家”轉移到有趣的互動中。幼兒與玩偶之間開展對話,如“你好”“你準備去哪兒玩”“我過一會兒去騎小車”“你想不想去”“我想去,帶我去吧”等,緩解了幼兒的焦慮情緒。小小的木偶讓剛入園的幼兒產生依戀情節,成了幼兒的情感寄托。
(二)木偶形象,熏陶幼兒情操木偶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連貫的整體。木偶的原型來源于故事,木偶因這些故事而靈動,幼兒因這些故事認識自己、了解他人,他們的情感隨著故事的發展而豐富起來[3]。例如,在《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中,幼兒感受親子情的甜蜜與愛意,享受著愛的幸福;在《小兔乖乖》中,幼兒為小兔子的機靈智慧而興奮、為大家的團結而感到自豪。在一個個故事中,木偶的形象變得生動、立體。
(三)木偶工作坊,幼兒戲劇游戲創作的天地木偶工作坊是比較靈活的活動游戲區,活動內容豐富、材料多樣,為幼兒自主游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幼兒可隨意選擇各種各樣的木偶成品(指偶、布袋偶、提線偶等)與半成品、服飾以及其他表演材料,自由探索不同類型的木偶操作方法。自由的空間、自主的游戲,讓每位幼兒獲得更加直觀的體驗,激發幼兒對小木偶的興趣和表演木偶戲的愿望。在自發的木偶戲劇游戲中,幼兒樂在其中,有的爭當服務員,幫顧客端茶送水,有的幫著拉幕布,有的幫著說臺詞,還有的做安靜的觀眾,幼兒進入自發的表演游戲中,不斷變換角色,共同享受愉悅。
三、活動滲透:讓木偶與幼兒對話,讓戲劇游戲伴孩子成長
隨著全省學前教育課程游戲化的有力推進,我們從過去的灌輸式教學到現今倡導“親歷”“體驗”活動,強調“自由,自主,創造,愉悅”。與傳統的戲劇不同,木偶戲更關注具體化的人,鼓勵兒童通過即興的自我表達去創造,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讓木偶與生活對話,讓戲劇游戲伴孩子成長。我們以木偶為源頭,以節日活動為載體,逐漸形成幼兒園特色的木偶戲劇節日:木偶戲劇開放節、木偶制作節、木偶戲劇故事節、木偶戲劇表演節。在開放節,可邀請木偶劇團演員、家長來園一起歡慶。例如,2018年4月,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我們開展了木偶戲劇故事節系列活動,繪本的選擇、故事的閱讀、情節的創編、角色的對話,每一個環節無不滲透著幼兒的意愿。幼兒自己給木偶取名、設計形象、投票產生心目中最喜愛的木偶。在舞臺上,木偶穿的衣服、戴的帽子,他們在哪里,發生了什么故事,幼兒們都可根據自己的想法畫出來,形成自己的繪本,從而有了戲劇劇本的雛形。木偶、故事、閱讀、戲劇,自主設計、民主投票、繪本漂流、深度閱讀、親子分享,通過活動,我們看到了幼兒的自由;家園牽手、共讀好書、自制繪本、自編自演,我們感受到了幼兒的愉悅和創造樂趣。木偶制作節及木偶戲劇表演節則成了幼兒的專屬慶典,幼兒與家長一同制作喜愛的道具,一起表演喜愛的戲劇。木偶戲劇《老鼠娶新娘》中,幼兒選擇以提線木偶、棒偶、杖頭偶及人偶為主的游戲表演方式,根據當地的傳統為戲劇設立了五個場景:老鼠出場,老鼠村長拋繡球,村長嫁女,對歌、敲鑼打鼓迎新娘,喝酒。老鼠怎樣出場?繡球如何拋?對什么歌?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水平自由發揮,然后經區域游戲探討,達成統一,最后形成一幕多彩的木偶戲劇。
結語
我們在一日活動中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幫助幼兒建構自己的戲劇游戲,在一日生活中關注幼兒生活、觀察幼兒發展,并在活動中滲透戲劇游戲,讓幼兒通過木偶游戲發展自身能力,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思維和合作學習能力,讓木偶戲等戲劇游戲與幼兒一起生長!
[參考文獻]
[1]黃婉圣,何敏.從“具身認知”的視角看教育戲劇及其對幼兒園教育戲劇實踐的啟示[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7(04):25-26.
[2]成尚榮.核心素養的核心[J].中國教育報,2017(01):11.
[3]周沈兵.如皋木偶戲后繼有人[A].《中國木偶皮影》總第16期[C].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2012:1.
作者:杭琴 單位:江蘇省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