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進化論對中國現代文學觀念和創作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進化論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學觀念和文學創作兩方面。以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陳獨秀、魯迅等學者的文學觀及作品為例進行分析,認為進化論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的影響既存在有利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創作也有所滲透,值得學者做深入思考。
關鍵詞:進化論;中國現代文學;文學觀念;文學創作
0引言
1859年,西方世界出版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達爾文在這本書中提出生物進化論,認為宇宙萬物不是神靈、上帝創造的,是自然發展進化的產物。此外,還提出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自然選擇觀,以及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性等觀點。[1]14美國作家威爾遜在《進化論與生活:我們的思考方式在怎樣發生改變》中有兩句話簡潔地概括說明了達爾文的進化論:“第一,差異在環境中導致不同的后果,而不同的后果導致不同的命運———存續或是毀滅;第二,如果這種差異能夠被傳承,那么導致存續的那一種差異就有機會不斷傳承下去。這就是進化論的精髓?!保?]119世紀下半葉,進化論對西方的哲學、歷史、思想、社會、倫理、文學等方面都產生影響,并逐漸進入其他國家。
1進化論走進中國文學
早在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之前,斯賓塞已經提出過社會進化論學說。他將進化論運用于社會政治生活,社會進化論后來也被稱為社會達爾文主義。斯賓塞的社會進化論學說當時沒有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一般意義的進化論是指后來達爾文提出的生物進化論。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之后,赫胥黎創作了《進化論與倫理學》。赫胥黎是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忠實追隨者,他反對斯賓塞將進化論運用于社會政治生活,反對社會進化論學說。1896年,嚴復翻譯了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即《天演論》,進化論思想正式進入中國。嚴復在《天演論》的翻譯過程中發現“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思想正適合中國當時危難的國情。嚴復在翻譯過程中沒有完全忠于赫胥黎的原著,而是雜糅了赫胥黎與斯賓塞的觀點。他嚴格區分宇宙過程和人類過程,不反對將進化論運用到政治社會,贊同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短煅菡摗返姆g,帶有嚴復的自創成分,當然任何翻譯都會帶上翻譯者自己的主觀性。法國思想家、作家福柯在談到《知識考古學》時強調,對話語歷史形成過程的考察實際上就是強調要還原歷史現場,他認為綜合歷史關注的是“系列、區分、界限、層次差異、變異、歷時性具體事物、重復的特殊形式、各種可能的關系”。[3]170進化論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法律、醫學、科技等多個方面都產生影響。學者王中江曾打過一個生動的比喻:“進化主義像一個腰纏萬貫的富翁和慈善家一樣,資助著一切‘事業’。它具有無限的解釋力,它本身也在經歷著理論上的變遷,不斷衍生出新的理論。”[4]42進化論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的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學觀念和文學創作兩方面。
2進化論對中國現代文學觀念的影響
進化論傳入中國,對胡適、陳獨秀等一大批學者的文學觀念都產生了深刻影響??梢杂靡痪浜唵蔚脑拋砀爬ㄟM化論對當時文學史觀念的影響———“嚴復翻譯了《天演論》,梁啟超將進化論思想變為了一種意識形態,胡適將之變為了一種文學觀”[5]194-197筆者在此選擇胡適與陳獨秀這兩位在五四時期較有影響力的學者的文學觀,來論述進化論對文學觀念的影響。胡適先生深受西方進化論思想影響,一個最明顯的表現,胡適的名字“適之”就是由進化論影響而來。胡適在“五四”時期功績顯著,具體表現在他力倡白話文這一最功不可沒的成就。胡適將白話文取代文言文視為新文化改革的頭等大事,認為只有簡易、通俗的白話文取代了艱澀、拗口的文言文,人才可以真正表達自己。1917年1月他發表在《新青年》第2卷第5期的《文學改良芻議》寫道:“文學者,隨時代而變遷者也。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周秦有周秦之文學,漢、魏有漢、魏之文學,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學。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進化之公理也。”“凡此諸時代,各因時勢風會而變,各有其特長,吾輩以歷史進化之眼光觀之,絕不可謂古人之文學皆勝于今人也?!保?]173胡適認為文學是對人類社會實踐的記錄,社會隨著時代變化,文學也隨時代變化、發展,我們不能用以前的眼光看待眼下的新事物,否則就是刻舟求劍的行為。在《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中,胡適細致解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的觀點,文學也像世代更替一樣,需要時時轉換、發展。他還提出章炳麟文學的失敗的事例,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中國文學的改革必須向前進,不能故步自封,否則再有能力與知識的學者也會被時代的車輪丟下。胡適的這種“一時代有一時代文學”的文學觀念明顯滲透著進化論思想。胡適在《歷史的文學觀念論》中還提出:“居今日而言文改良,當注重‘歷史的文學觀念’一言以蔽之: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此時代與彼時代之間,雖皆有承前啟后之關系,而決不容完全抄襲;其完全抄襲者,決不成為真文學。愚惟深信此理,故以為古人已造古人之文學,今人當造今人之文學?!保?]80
胡適力倡當代知識階級要造出自己時代的文學,既要注意到文學間的順承關系,又不能完全因襲前代文學,因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相應文學特點也應是隨時代風貌而有相應變化。胡適除了提出白話文學替代文言文,還提出了文學的“接觸進化”[7]74-81,就是一個時期的文學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有停滯,這種時候除非接觸新的文學,互相比較,才會有新的發展與進步。這是胡適在“五四”時期倡導向西方學習的思想背景,他后來創作的《文學改良芻議》、《歷史的文學觀念論》、《談新詩》、《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國語文學史》、《白話文學史》等作品都是在以進化論思想為文學觀念的基礎上創作的。陳獨秀的文學觀也體現出進化論的影響。陳獨秀是《新青年》的創刊人,他于1915年1月15日在上海創辦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刊物《青年雜志》,于1916年9月改名為《新青年》,其改名《新青年》也是受到進化論的影響,他贊同推陳出新,認為后來的比之前的好,也寓意中國的希望在青年。陳獨秀發表的《敬告青年》一文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宣言書,他在《敬告青年》中明確提出進化論文學觀點:“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羅萬象無日不在演進之途,萬無保守現狀之理”“以人事之進化言之,篤古不變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進之民方興未已”[8]24,將進化論作為開啟思想牢籠的鑰匙,使那些故步自封的青年自覺奮斗來救國救民,鼓舞青年要樹立排萬難而前行為革命事業奮斗的堅定信心與勇氣。在文學革命運動中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呼應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以更徹底的革新態度堅定了文學革命道路。他在《文學革命論》中寫道:“歐語所謂革命者,為革故更新義,與中士所謂朝代鼎革,絕不相類;故自文藝復興以來,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倫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學藝術,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興而進化。近代歐洲文明史,宜可謂之革命史。故曰,今日莊嚴燦爛之歐洲,乃革命之賜也”[8]139。因此,他提出了文學革命三大主義“曰,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曰,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曰,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8]140,陳獨秀提出的三大主義也都是為了中國新文學引入新的形式與內容,促進文學的新陳代謝,這種文學觀念正是在進化論思想影響下產生與發展的。陳獨秀提倡新文學、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反對舊文學、舊思想、舊文化、舊道德,反對傳統思想、宗教主義,倡導新陳代謝,認為新的比舊的好,這都與他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有關。胡適與陳獨秀的文學觀念深受進化論的影響,這種進化論影響的文學觀念滲透在他們五四時期以及之后的系列文學活動中。
3進化論對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影響
進化論不僅對文學觀念有影響,對現代文學的創作也有影響。進化論思想不僅包括進化思想,同時也包括退化思想,這種進化與退化思想也影響了作家的創作,很多作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出進化論的滲透。這里以魯迅的《狂人日記》和曹禺的《北京人》為例作出簡要分析。
3.1進化思想
魯迅作品中的進化思想表現得比較明顯,具體可以《狂人日記》為例分析。1918年5月發表的《狂人日記》是新文化運動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具有開創性的意義。魯迅在致友人徐壽裳的信中談到《狂人日記》成因時說:“偶閱《通鑒》,乃悟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種發現,關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保?]11這句話已經清楚地說明進化論對魯迅創作《狂人日記》的影響,具體分析,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第一,“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9]14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中國幾千年歷史都在強調仁義道德,由于仁義道德的束縛,多少人壓抑、受苦卻無從逃脫。這句話除了表現傳統封建道德對人的戕害,同時也說明了另一個事實:中國人還屬于未進化的落后民族,還在茹毛飲血,猶如未開化的原始部落民族,落后、愚昧。第二,狂人對大哥說的幾句話:“大哥,當初野蠻的人,都吃過一點人。后來因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變了人,變了真的人。有的卻還吃,———也同蟲子一樣,有的變了魚鳥猴子,一直變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還是蟲子。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慚愧。怕比蟲子的慚愧猴子,還差得很遠很遠?!保?]18這幾句更明顯地用到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將中華民族比作野蠻的人,部分沒有進化的人,還有著吃人的習慣,這該是多么令人羞愧的一件事,但是有些還是蟲子,還不及鳥和猴子,說明中國人離進化完成還差得遠。第三,“誰曉得從盤古開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兒子;從易牙的兒子,一直吃到徐錫林;從徐錫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殺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血舐?!保?]18這幾句更深刻地概括了中國自周時代開始就已經有食人習慣了,隨著時間朝代的變化,傳統中國卻沒有進化完成,甚至在當時依舊吃人血饅頭。第四,魯迅借狂人之口說:“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你們要不改,自己也會吃盡。即使生得多,也會給真的人除滅了,同獵人打完狼子一樣!———同蟲子一樣!”[9]21通過這句話魯迅明確地表達了自己對于傳統中國未進化的勸告,不要滿口的“仁義道德”式的作假,要真心悔改。其中獵人和狼子、蟲子和鳥,正代表了西方和中國,提示中國人如果不進化便會被消滅。只有早日趕上先進的西方民族,才可以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在社會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用挨打、受欺負?!犊袢巳沼洝分?,僅取這幾個句子做具體分析就可以看出其中進化思想的影響,類似運用進化思想之處還非常多,值得細細品味體會。
3.2退化思想
進化論思想不僅包括進化思想,同時也包括退化思想。退化思想認為環境的改變會引起習性的改變,習性的改變會使某些器官經常使用而得到發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社會進化論中也有關于退化的思想,但不再僅僅指器官的退化。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中,對于退化思想的描寫有不少,曹禺的《北京人》即為代表。曹禺在談到自己寫作《北京人》的動機時說:“當時我有一種愿望,人應當像人一樣活著,不能像當時許多人那樣活,必須在黑暗中找出一條路子來?!保?0]216劇本主要講述一個曾姓的三代封建士大夫家庭的衰敗過程,主人公祖父曾皓、兒子曾文清、孫子輩曾霆三代人都是身體孱弱、心理痛苦的弱者形象,他們的退化可以從身體退化、精神退化兩方面來刻畫。首先,身體方面。曾皓“身體虛弱,黃黃的臉上微微有幾根稀落慘灰的短須。一對昏朦而無精神的眼睛,時常流著淚水,只在偶爾振起精神談話時才約莫尋得出曾家人通有的清秀之氣。”[11]438五十多歲的曾皓,卻給人一副老態龍鐘的樣子,特別怕冷,身上沒有了火氣,走路都需要愫芳和曾瑞貞攙扶著,整天咳嗽,還常常犯暈,儼然一副病入膏肓的身體。曾文清,劇本的主人公,三十多歲,本該是身強力壯的時候,可是“他面色蒼白,寬前額,高顴骨,無色的嘴唇,看來異常敏感,凹下去的眼眸流露出失望的深色……”[11]399孱弱的身體根本不像三十歲人的樣子。曾文清的兒子曾霆,同樣瘦的像紙片一樣,臉色明顯不健康,他十五歲的年齡母親就給他娶了妻子曾瑞貞,兩個十幾歲的少年住在冷冰冰的房間。
曾家三代人都身體羸弱,他們不愛運動,不鍛煉,也不出力氣,在身體方面,他們不像原始的“北京人”那樣強健有力,他們的身體是退化了的。其次,精神方面。曾皓表現得自私無比。他十五年前就準備了一副棺材停放在家里,每年涂好幾遍油漆,現在都上了一百多道油漆了。他時常感嘆曾家今非昔比,感嘆以前士大夫家庭多么風光、有氣勢,卻沒有半點治家策略重振家業;曾文清,從小被母親溺愛,家庭條件較好,雖然家庭在逐漸衰敗,喝茶、讀書、畫畫、下棋仍是他生活的大部分,并且有陳奶媽疼愛照顧,因此養成他“懶于動作,懶于思想,懶于用心,懶于說話;懶于舉步,懶于起床,懶于見人,懶于做任何嚴重費力的事情……甚至使他懶于宣泄心中的苦痛,懶到他不想感覺自己還有感覺,懶到使一個有眼的人看得穿———這是一個生命的空殼”[11]400作者對曾文清形象的刻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北京士大夫家庭成長起來的子弟的形象,他身上沾染了過度腐爛的北京士大夫文化,致使其幾乎成了精神上的癱瘓,在感情上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心,不能和自己相愛的人在一起;曾霆是個十五歲的少年,卻已為人夫,將要成為人父,但他根本沒有真正成熟,他不愛瑞貞,卻也得聽父母之命與瑞貞在一起生活,最終只落得兩人簽定離婚書。從精神方面來說,曾家三代人沒有大的志向,沒有大的抱負,青年一代既沒有負起重振家業的重任,也沒有挽救祖國的勇氣,他們在精神上是退化的。當然,除了魯迅的《狂人日記》和曹禺的《北京人》中滲透著進化論思想,還有很多作家的作品中都帶有明顯的進化論思想,比如老舍的《老張的哲學》、《貓城記》等,此處不作贅述。
4結語
進化論對中國現代文學觀念和文學創作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在進化論影響下,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新領域,有了新的主題。進化論主題在中國現代文學的引入,無論對于文學觀念還是文學創作都具有全新的開拓性。進化論主題的引入,也結束了以往學者就文學現象研究文學現象的孤立狀態,逐漸開始注重文學現象之間歷史聯系,拓寬了研究者的歷史聯系的思路和眼光,這也可以幫助他們更清楚地審視中國現代文學。同時,進化論思想也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國人大多形成機械辯證思維,而不是唯物辯證思維。受進化論思想的影響,中國現代文學史的論述總想把文學進化的過程描述為直線的、連續的、前進的,我們看到的文學史總是合情合理的,因為想要描述的目標一旦確定下來,就一定讓它沿直線發展,無法收入到這條直線的就應該摒棄或者看成反對的,例如一些不被放入正統文學史中的邊緣作家、流派,文學史中幾乎不見他們的存在,從而忽略了一些作家的獨特美學風格。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到,作家與學者的文學活動總會受到每個時代的影響,如果用今天的思想與價值觀對當時的作家與學者做判斷,是不符合社會歷史性的?;赝M化論思想在現代文學長河中的軌跡,其對中國文學產生的影響,需要后來學者辯證對待、分析。
[參考文獻]
[1]沈永寶,蔡興水.進化論的影響力———達爾文在中國[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2][美]威爾遜.進化論與生活:我們的思考方式在怎樣發生改變[M].李明芝,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3]劉北成.??滤枷胄は瘢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王中江.進化主義在中國的興起:一個新的全能式世界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5]李喜仁.理念的植入———進化論進入文學領域的三個關鍵人物[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1(5).
[6]胡適.我的信仰[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3.
[7]莊森.胡適的文學進化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
[8]秦維紅.學術文化隨筆———陳獨秀[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9]魯迅.魯迅小說集[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
[10]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1]王暉.曹禺文集[M].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2000.
作者:喻雪玲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