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文化對初中生德育的影響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下,網絡文化得到了重視,將其應用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影響。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生活、工作、生產,尤其是對當代初中學生的德育意識,利與弊并存。對此,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就網絡文化對初中德育的影響進行簡要分析,為初中德育教育提供參考。
如今,網絡已達到普及階段,成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具有重要作用。新課程背景下,強調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而德育教育作為主要內容之一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
一、網絡文化的含義
網絡文化是信息技術、社會發展、互聯網技術下的產物,是一種全新的文化資源。針對網絡文化含義內容至今未有準確的解釋,不同的人對網絡文化內涵有著不同的認識、理解(如圖一)。一些專家提出:網絡文化是將不同網絡產品作為依附,遵循網絡規范與不同網絡相關的精神現象的綜合。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從客觀上而言,網絡文化是將計算機與通訊技術結合作為物質基礎,以發送與接收信息為中心的一種全新文化形式。網絡文化不同于現實社會文化有其特有的屬性與內涵。而微觀上文化指的是:人在網絡環境下展開的精神活動與產品,其中包含:文字作品、圖像等。簡而言之,微觀上的網絡文化是借助網絡形式在微機上的文化活動。對此,筆者認為:網絡文化概念為:網絡文化內涵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其中物質文化是微機、互聯網、虛擬環境中的網絡;精神文化是網絡內容作用下的人們價值理念、思維形式,涵蓋范圍較廣;制度文化包含和網絡相關的規則制度、組織形式,他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是一種特殊的文化。
二、網絡文化對初中德育的影響
現代社會發展中,網絡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是初中階段學生文化的核心,以及今后文化發展共識。多樣的網絡文化打開了學生的思想意識、豐富精神素養。但同時,由于網絡文化的復雜性對學生德育意識也產生了較大影響。
(一)網絡文化的正向影響
1.幫助學生德育學習
更為國際化互聯網作為一種跨越國界、不受地域影響的信息數據傳遞空間,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特點,使學生能夠借助網絡了解書本以外的其他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同時也為德育教師進行德育教育奠定基礎。所以,基于這一點分析網絡文化幫助德育教育更為國際化。
2.打破傳統德育空間限制
網絡文化有著較強的實效性特點。首先,網絡范圍中無時間制約,只要在網絡環境下隨時都能夠上網,打破了傳統德育教育時間上的限制,使德育教育更加廣泛化。其次,網絡無空間制約。無論是在不同學校還是區域,甚至是不同國家,學生都可以借助網絡進行德育資源分享,在線請教問題、討論等。另一方面,網絡環境下將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真正的連接在一起,更具影響力。
3.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通過網絡文化進行德育教育,學生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時間安排以及所需德育知識選擇接受德育教育內容。這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尊重了學生主體地位,更能夠彰顯德育教育有效性。
(二)網絡文化對學生德育教育的負向影響
網絡文化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在有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存在一定消極影響。網絡文化復雜、多樣,而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缺少判斷力、辨別能力,學生思想意識易受到牽引。若學生被消極的網絡文化誤導,則對德育素質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影響學生一生。
1.易誤導學生思想意識,影響學校德育教育
網絡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是書本教育中所不及的,但是過于多樣化也造成文化膨脹與混亂。網絡環境下,網絡文化是不能阻止與過濾的,沒有監督人員,只有信息溝通。一旦學生被一些消極文化影響將造成學生極端民主化,進而產生降低德育素養,影響學生思想觀念的樹立。同時,對學校德育教育也具有較大影響。
2.傳統德育教育受到沖擊
現代網絡發展下,傳統的書本德育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生德育教育需求、以及德育知識。對此,傳統的教學模式被取締而受到沖擊。另一方面,以往德育教學中,教師只需要做好書本功課然后將其傳給學生即可,而現代網絡環境下,要求教師不僅掌握書本內容,更要與網絡接軌、走進網絡才能跟上現代化教育教學步伐。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做好網絡文化成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利用網絡文化開展德育教育方法
怎樣對初中階段學生德育問題進行有效引導、怎樣引導學生學會辨別網絡文化的好與壞、怎樣幫助學生走出網絡困惑,成為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此,筆者認為:借助網絡文化進行德育教育還需要立足于多方面、充分利用網絡文化積極內容,做好思想意識引導,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其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一)家長加強網絡安全與道德意識認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引導人,因此想要做好學生德育引導,還需要從家長做起,做好學生引導、監督。一些家長知道網吧對孩子學習不好,因此為了防止孩子走進網吧,而在家里安裝電腦,至于孩子上網做什么,家長全然不知,更談不上德育教育。因此,家長應加強網絡與道德意識認識,跟上現代化發展變化。若家長能夠有時間可以與孩子一同上網,與孩子分享網絡所帶來的快樂。但最為重要的是,家長應做好與孩子的溝通,建立和諧家庭環境,繼而更好的引導孩子德育意識,利用好網絡文化。
(二)學校加強網絡建設,注重學生信息技術培養
學校在德育教育引導上,還需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建設校園網對學生節假日、休息時間開放網絡,為學生創造科學、合理的上網時間。此外,學校也可以通過專家講座、輔導等提升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引導學生將興趣特長發揮在信息技術中,改變學生拿起電腦只會點擊游戲問題,引導學生學會網絡學習,進而更好進行德育引導。
(三)做好網上論壇利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與學生、與教師能夠在“網絡論壇”中進行問題討論、探究、交流,發表觀點。進行網上論壇對于學生德育教育具有積極作用,即: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在虛擬環境下隱秘真實身份,更有助于學生發表自己觀點、開放思想、表達真性情。對此,有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思想意識、發現道德問題進行正確引導。另一方面,在網上論壇中,學生也可以結交更多朋友、學習伙伴,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四、結語
綜合分析,網絡將世界緊密的連接在一起,將其應用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影響。但還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為今后發展奠定基礎。筆者分別從:網絡文化的含義、網絡文化對初中德育的影響、利用網絡文化開展德育教育方法,三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初中學生網絡文化德育教育起到幫助性作用,深化新課程教育改革。
參考文獻:
[1]盧春梅.淺談如何實施精細化管理提升學校德育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
[2]王艷芳,楊文英.騰沖邊境初中生學校德育教育現狀調查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6(11).
[3]楊菁.初中生“我—他”和諧關系建構策略———基于關懷德育模式視角[J/OL].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2).
[4]歐陽岑星.關于公民道德教育視角下初中生德育途徑新思考[J].亞太教育,2016(24).
[5]程武山.“初中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實效性研究”研究報告———重慶市云陽縣“十二五”德育規劃課題[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2).
作者:張燎清 單位:羅定市分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