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圖書館服務地方文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探討了高校圖書館向地方提供文化服務的研究,提出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虛擬化技術和媒體融合技術向地方提供文化服務,從而避免一些局限,并能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及多層次的信息素質教育服務。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服務地方文化;虛擬化;信息素質教育
1高校圖書館的職能
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職能是滿足校內師生圖書文獻的查詢、借閱,能提供優良的閱讀環境,能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檢索,能提供智能化的專業的技能啟發,能對學校師生提供高水平的信息素質教育。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提供了高校圖書館向外圍空間擴展的能力,而這一變化就賦予了高校圖書館具有某種向地方文化提供服務的能力,故有很多專家學者提出高校圖書館應該向地方提供服務。但是這個向地方文化提供服務不能簡單地將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職能相類比,要有所針對性,避免圖書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影響其主要職能。邯鄲學院圖書館積極探索服務地方文化實踐嘗試,從向地方人員發放圖書證到對地方人員開放物理空間,在實踐中摸索。由于地方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出現了一些很多不和諧的場景。諸如:學生的學習位置被占用,安靜的圖書館出現喧嘩,甚至更戲劇化的一幕:2018年秋天,校園內柿子樹果實正紅,卻遭市民搶摘。這個事件引起了央視等媒體的廣泛關注。由于來源于實踐,筆者感到高校圖書館在服務社會文化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也不能簡單地用向地方人員提供場所開放而簡單了事。高校圖書館服務地方文化應向更高層次入手,在向地方用戶提供文化宣傳的同時,提供高水平的文化服務。
2高校圖書館向地方提供服務的物理局限
高校即人們心目中的象牙塔,擁有一種高雅文化的環境,到處充滿書香的氣息,而地方社會卻充滿著很多不良的氣息。高校如果能從文化上向地方提供服務,則善莫大焉。因為歷來的教育的宗旨都是用高尚的文化來誘導不良時俗的文化。邯鄲學院圖書館積極探索服務地方文化實踐嘗試,經歷了場所開放,微信公眾號服務,在實踐中發現了很多問題,盡管想出暫時的解決辦法,但是一些局限繞不過去。
2.1場所限制
高校的圖書館除了向本校高密度集中的師生提供優雅的場所外,幾乎沒有剩余的空間,而從實踐上來看,很多時候本校的師生的物理閱讀環境尚不能滿足,從出現的學生在圖書館占座的現象可以看出,物理場所的局限性已經從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社會人員不能像本校師生一樣享有優雅的讀書環境,否則本校師生的權益就會受到損害。
2.2電子書版權的限制
很多國內的一流大學通過對圖書館內書籍進行電子化處理,形成一些電子書,又通過一些技術因素使得這些電子書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傳播,從而避免原書版權的限制。但是對于服務地方文化就不能用這種思路了,因為社會的廣闊,電子書的思路將損害原書的版權。此類問題可以通過許多商業平臺,諸如書香中國等變通解決。很多商業平臺已經能實現書目的閱讀,而且其中很多書目是免費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讀者的負擔。
2.3地方人員文化參差的限制
地方人員的教育水平決定了高校圖書館對他們進行服務必須采取多樣化的形式,根據他們的教育層次進行分化,根據他們的工作性質進行分化,既有文化宣傳方面的,又有體驗性質的,否則即便提供了服務也會造成不好的效果。從物理場所和物理空間上決定了高校圖書館服務地方文化實踐的巨大局限,筆者在研究現代高校圖書館的職能中深受啟發,認為如果能避免物理上的限制,將高校圖書館服務地方文化以虛擬化圖書館及媒體融合能形式推出,那么,便可以從更高層次上服務地方文化了。
3利用虛擬化技術向地方文化提供多種服務
虛擬化的技術既可以將現實中的人、物、事件等在軟件運行中實現,同時又可以創新創造出更多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功能。由于計算機科技的迅猛發展,高校圖書館向社會提供文化服務方面可以利用好這一手段,實現多姿多彩的服務。
3.1虛擬化的圖書館空間
理想的虛擬化圖書館空間是讀者通過終端程序進入虛擬圖書館,跟現實圖書館幾乎一模一樣,能借閱圖書,能在程序中閱讀圖書,能對圖書館的所有業務進行虛擬化的實現,仿佛讀者進入了一個虛擬化的世界。這種技術能解決現實場所的限制,能給讀者提供視覺上的感受,感覺到與真實相差無幾的視覺體驗。
3.2虛擬化的文化事件
對地方進行文化服務,其形式最震撼的莫過于人員參與到其中,或作為旁觀者,或作為參與者,從各種文化事件中感受到主流文化的沖擊,從而獲得較為良好的教育。
3.3虛擬化的服務中心
對于向地方文化提供服務,可以建立一些虛擬化的服務中心,諸如職業發展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可以通過虛擬化進行幫助,而特殊的問題通過一些聯動機制與現實有關部門進行反饋,或轉交處理。
3.4虛擬化的信息素質教育
一個現代化的高校圖書館最核心的職能就是向大學生提供高水平的信息素質教育。“圖書館讀者信息素質教育”,就是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的一個養成以及提高他們信息素質的一個教育過程。而如果能將此信息素質教育更廣泛擴大之,擴展到面向地方社會,即向地方人員提供信息素質教育,那么,這將體現出社會主義高校所特有的優勢,高校圖書館服務于地方文化的最高層次莫過于此了。
4虛擬化服務的實現
對于虛擬化的高校圖書館服務,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實現,本文提出兩種實現方式。
4.1高校圖書館的獨立虛擬化服務平臺
對于有實力的高校圖書館來說,最理想的情況是自己搭建獨立平臺。此獨立平臺集虛擬化服務的各種功能為一體,有著統一的門戶。由于虛擬化服務平臺是自主研發的,所以在功能可以復雜多變,樣式靈活。虛擬化服務平臺在各個功能的組織上,可采用樹狀結構或層次結構將各個功能連接在一起,既可以輕松地進入虛擬的3D世界,也可以在2D狀態下閱讀書籍。虛擬化服務平臺的圖書館空間的實現上,可以利用3D技術和VR技術進行實現,具體的建模可通過相應的3D工具進行,而書目的對應關系可通過數據庫進行關聯,程序通過查詢數據庫,將數據庫中的書目字段信息變為3D樣的書籍實體,其封面圖形可以來自于真實書籍封面,這樣對于用戶的視覺來說與現實無差異。將此類書籍通過程序排列在書架上,用戶進入虛擬圖書館后,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查找,或者提供相應的檢索程序,一旦用戶找到相應的圖書后,用戶可以進入閱讀模式,程序靈活地從3D切換到2D模式。虛擬化服務平臺的文化事件的實現上,可以通過相應的歷史文化專業人員將一些典型的歷史以及現實中具有重大影響力且有較強教育意義的事件進行剖析,抽取出其中脈絡,和促使事件發生的關鍵人、物、事等,構建成具體的角色扮演數學模型,并運用人工智能的一些算法,方法,將事件的主流控制在一定的波動范圍內,在此基礎上有扮演角色的選擇,增加一些變動的節奏,使得人員參與其中避免單調的流程。使得用戶進入事件之后,可以選擇角色,仿佛穿越到文化歷史中,在而虛擬世界中感受強大的教育。虛擬化服務平臺的服務中心的實現上,要吸收目前商業網上服務的特點,即引入智能機器人的設計理念,面向用戶的接口可以有多種形式,諸如語音識別,手勢肢體語言的識別,服務中心通過數據庫專家系統能根據語音或文字進行語義分析,從而獲得用戶的意向,轉入所對應的程序而提供相應的服務。
4.2建立在微信公眾號上的服務
對于實力相對薄弱的一些高校圖書館來說,如何利用已有平臺搭建自己的服務特色就成為一門技術了。筆者認為可以采用媒體融合技術,構建多方位的服務思路,從而實現向地方提供文化服務。“媒體融合”是信息傳輸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業模式,是把報紙、電視臺、電臺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手機、手持智能終端等新興媒體傳播通道有效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后通過不同的平臺傳播給受眾。而現實生活中的媒體形式多種多樣,怎樣通過一種大眾所熟悉的,并且能方便構建的形式推出這些服務呢,在實踐中筆者對微信平臺的一些技術進行了研究,認為依托微信公眾平臺搭建系列服務現實可行,微信推出的小程序機制,正是一種微服務的架構。微信公眾號即微信公眾平臺,給個人、企業和組織提供業務服務與用戶管理能力的全新服務平臺。當前微信公眾號已經成為許多社會團體組織進行文化宣傳或通知的重要手段。微服務架構是一種將單應用程序作為一套小型服務開發的方法,每種應用程序都在其自己的進程中運行,并與輕量級機制(通常是HTTP資源的API)進行通信。這些服務是圍繞業務功能構建的,可以通過全自動部署機制進行獨立部署。高校圖書館向地方提供文化服務利用微信公眾號成為一個非常現實的手段。用戶通過關注高校圖書館公眾號,就能接受到高校圖書館所推送的先進文化理念和思想宣傳,通過小程序的功能就能實現個性化的一些服務,如果將這些小程序利用計算機技術開發成微服務,則高校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將能成為向地方文化提供服務的一個重量級途徑。利用微信公眾號和微服務向地方文化服務對高校館員有較高的要求,但是鑒于高校館員的入門層次較高,所以可行性較高。這就要求這些館員要具備專業思維和計算機編程技能,對于微信小程序等能熟練進行編寫,同時深刻理解文化推送的內涵,利用各種媒體融合技術將微信公眾號為連接主體,從而形成一個多層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推送和個性化服務框架平臺。
4.3多層次信息素質教育的實現思路
信息素質教育是一種授人以漁的教育,這也是現代教育所強調的理念。對于地方人員的層次復雜,怎樣在虛擬化的空間中進行信息素質教育成為一門高深的課題,很多的技術已經成為研究課題。本著實踐的思路,筆者簡單地將這種實現思路設計如下:①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或由用戶選擇,從而判斷其初始的教育層次和趨向狀態。通過注冊時對用戶信息的采集,以及詢問用戶一些問題,或其相關操作的傾向,進行一些程序的分析和研判。②根據用戶的層次,進行有針對性的概念、理念、教育。這涉及大量的數學模型的構建,由教育專業、心理專業、計算機專業的各個專家共同分析,提取出典型層次人員的特點,并與現實中的相比對,學習構建出一系列合理的數學模型。這是一項利在千秋的事業,同時又是一門極其復雜的學問。③根據用戶學習的狀態,進行虛擬化的信息素質實驗,從而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技能。一旦構建起相應的數學模型,在實現上就可以采用相應的計算機技術進行程序編碼,完成相應的虛擬實驗環境。已經有很多相應的專家學者專注于此復雜課題的研究了,如華中師范大學的王嬌嬌所說“素質教育游戲網站內部建立一個信息素質教育迷你百科,直接面向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的知識資源,實施精準知識服務,不僅有助于玩家在網站內部解決疑惑,而且能夠減少無目的網絡沖浪造成的時間浪費,提高學習效率”。
5結束語
高校圖書館服務地方文化是一項意義深遠的課題,其在服務過程中所遇到的思想、技術等難題也必很多,其服務對象受益過程也復雜多樣,其影響之深遠也必將在實踐中逐步體會到。
[參考文獻]
[1]楊春紅.圖書館讀者信息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J/OL].
[2]微服務是什么?十分鐘了解微服務架構[EB/OL].
[3]王姣姣.信息素質教育游戲網站內部迷你百科的設計[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8,(5):54~57.
作者:安琳 單位:邯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