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商務中文化差異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文化差異主要表現(xiàn)
(一)風俗習慣
習俗是經(jīng)歷史發(fā)展形成且為人們早已司空見慣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其文化內(nèi)涵非常深厚,影響力相當強大。風俗習慣包括個人或集體已經(jīng)形成習慣禮節(jié)與傳統(tǒng)風尚,是既定社會范圍內(nèi),由世代人們流傳下來的行為模式與規(guī)范。風俗習慣是民族性格的象征,中西方習俗差異深入到各個細微之處,了解一國習俗,有利于真正理解和運用該國的語言。
(二)價值觀念
中西方價值觀念一直存在著較明顯的差異。中國歷來受儒家文化的教育與影響,儒家思想主推“仁”,“利他”觀念根深蒂固,源遠流長;西方則信仰個人主義,堅持個人利益不容侵犯,“利己”觀念在西方文化中已經(jīng)被達成共識。
(三)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建立在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上,是上層建筑的主要組成,它不僅受經(jīng)濟的影響,還受國家的法律、文化傳統(tǒng)及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中西方政治制度出現(xiàn)明顯差異是在原始社會末期,在此之前,雙方政治均實行原始民主制,具有較強的相似性。在過后的發(fā)展中,這種差異進一步加深,最終西方國家過度到以國家制度為基礎的政治民主制度,中國的原始民主制完全消失,并被專制君主制度占據(jù)了兩千多年。
二、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
(一)政治制度的差異對談判雙方利益的影響
西方社會因經(jīng)歷過資產(chǎn)階級革命,對平等自由的觀念很深。在商務活動中,以英美為代表的諸國尤以平等主義價值觀為理念,西方人喜歡用具體的方式、具體的數(shù)據(jù)介紹具體情況。注重實際利益的美國人,在進行交易時,大多進行客觀報價,在買賣關系上,視買方與賣方為平等關系。而東方人因長期受等級觀念的影響,在商業(yè)活動中,平等方面則沒有西方人做得好。例如,日本人擅長做大蛋糕,卻不懂得公平劃分蛋糕。在日本買賣中,顧客被尊為上帝,賣方往往順從買方的意愿與需求,由此看出,利潤更偏向于買方。中國商者往往采用“單贏”策略,涉及到經(jīng)濟利益時,更多地考慮自己的利益,忽視對方的利益。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市場經(jīng)濟體制已經(jīng)相對成熟,在談判者多以“雙贏”戰(zhàn)略為主。
(二)語言行為差異對談判過程的影響
語言交流障礙是國際商務談判中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很多談判都是因為語言誤解影響了談判進度。西方人習慣明確、具體地用語言文字表達,談判者皆以坦率、直接的方式進行談判與交流。我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談判者善用委婉、迂回的方式來傳遞、表達信息,比如在表示拒絕之意的時候,通常不直接說“不”,而需要聽者領悟話者的言外之意。中國談判者善用的非語言表達方式也相對委婉,例如在表示歉意的時候,多以微笑來表達,但西方人可能會認為這種道歉沒有誠意。
三、解決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影響的策略
(一)尊重文化差異,建立正確談判意識
商務談判與人際相處一樣,應學會尊重對方、真誠對待對方,尊重對方包括尊重對方的人格、價值觀等文化差異,以及對對方的看法與利益關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周圍的世界存在看法差異,會有自己獨特的行為方式。在進行國際商務談判時,不應拿本國文化道德標準作為衡量別國人們行為的標尺,也不應將自己的觀點與行為方式強加給別人。尊重文化差異,是促進溝通,發(fā)成經(jīng)濟或貿(mào)易合作方面共識的重要舉措。
(二)了解國際慣例,增強法律意識
現(xiàn)代社會的所有商務活動都是基于法律關系進行的,但因經(jīng)濟與文化背景的差異,致使中西方法律觀念具有顯著差異。西方國家律法制度較完善,法律觀念強烈,而中國由于長期受到等級觀念與官本位思想的影響,法律觀念相對薄弱,造成中國談判者在談判過程中更為重視人際關系與非正式處理方式。在此環(huán)境中,中國人應完善健全法制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提高司法人員的整體素質(zhì)。在進行國際談判時發(fā)生糾紛,要懂得采取法律措施保護自身權利與義務。
四、結束語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國家,始終都存在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差異,在進行國際商務談判中,正確對待這種差異,是順利促成談判的關鍵。
作者:林志鵬單位:福建師范大學協(xié)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