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00年網易公司曾對網絡文學的定義做了一次比較全面的調查,網絡用戶認為,網絡文學具有這樣一些特征:它在互聯網上首發,并且通過互聯網傳播;它的遣詞造句具有明顯的網絡特征;的思維方式明顯區別于傳統文學而具有網絡性。簡言之,在網絡用戶的心目中,網絡文學是一種基于獨特的網絡思維模式與明顯的網絡語言特征,并且用網絡進行傳播的由網絡用戶創作的文學形式。
一、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高度信息化是網絡文學的物質前提,正是由于互聯網平臺的高度普及,網絡文學在短時間內徹底革新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和方式。對中國來說,網絡文學的興起及發展基本上是與世界性的發展同步,接觸最早的是海外的留學生,20世紀90年代,網絡迅速發展加速了文學作品的傳播。在伴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人們與文學的距離漸漸縮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創作,甚至還可選擇是否公開或半公開發表自己的文章,同時也能夠閱讀、轉發其他人上傳的網絡作品。在這種網絡文學的創作和互動之中,扮演著創作者、二次創作者、多次創作者和傳播者的多重網絡用戶角色。這種便捷的、有趣的對于網絡文學的深度參與,大大促進了網絡文學的大眾化與多元化。目前,網絡已經成為文學的重要載體和傳播平臺,甚至是創作源頭;網絡文學作為文學的一種重要形式也已經充分地進入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根據CNNIC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2.94億,網絡文學使用率為45.3%[1]。
二、網絡文學的價值
討論網絡文學的優點就離不開對互聯網的評價。互聯網自被發明以來,改變了數以億萬計人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生產勞動方式甚至思維方式。網絡文學的出現就是互聯網對人們思維改變的一個方面。文學創作和閱讀從以往的精英創作和精英閱讀逐步實現了大眾化和平民化,使人們的文學觀念和文學理論的發展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1.自由精神的彰顯。互聯網的宗旨是自由和傳播,這兩點保證了所有能上網的人獲取信息及信息的平等和自由。自由也是網絡文學所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在傳統文學時代,創作者需具備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和社會地位,閱讀者需要較好的經濟收入及較好的精神文明素養。然而在網絡時代,人們只要有想法,便可以寫作;只要有興趣,就可以閱讀。需要的只是網絡和終端。關于創作自由,第一代網絡作家李尋歡認為:若研究其內在的價值,更應從網絡的精神內涵著手,這里的自由,不僅局限于自由的寫作,還體現著寫作的自由。網絡文學的發表,不需要繁雜的審核和修改以及出版社的“準入限制”,只需情節設定、遣詞造句及點擊上傳。關于閱讀自由,傳統文學的閱讀需要手捧書本,一頁頁地翻讀。書籍攜帶也造成了閱讀局限。網絡文學突破了這些限制,只要有網絡,手持終端就可以隨時隨地大量閱讀。如若付費,也可以一章、一節地付費閱讀,而不需要買一整本書來,隨時停止,隨時開始,傳統文學做不到如此方便。
2.商業價值的凸顯。傳統文學作品的獲利方式相對單一,大都只有版稅收入。傳統文學作品的更大價值,在于作品的精神內涵對社會的影響和宣揚某種思想以促使人們精神境界的提升。這些價值都是無形的,不可實實在在觸摸到。但網絡文學有把這些隱藏價值轉化為可見財富的本領,就是能產生各種各樣的商業價值。最初,作品誕生于網站的頁面上,網站就對它明碼標價,雖單價便宜,但巨大的體量讓網站獲利頗豐。網站在讀者閱讀過程中向終端顯示投放廣告,在不至于引起讀者反感的情況下,得到大筆廣告收入。作品如果點擊量超過一定數額,就開始考慮改編為游戲或影視劇登陸第三方熒幕,可以獲得授權收入。最后,閱讀終端的推陳出新又可以大賺一筆。由吳懷堯創辦的中國作家富豪榜2014年前三甲:張嘉佳版稅年收入1950萬,鄭淵潔1900萬,楊紅櫻1850萬。由華西都市報的網絡作家富豪榜前三甲:唐家三少5000萬,辰東2800萬,天蠶土豆2550萬。經由市場的支撐,網絡作家的收入已遠超傳統作家。較之于傳統文學,網絡文學的轉化性顯得更強,也更方便。
3.藝術樣式的結合。傳統文學一般單純以文字為傳遞信息的符號,網絡文學的信息載體呈現出多樣化的特性。它可以把任何一種有關創作的藝術樣式糅雜在文字中,從而傳達出了文學更豐富多彩的一面,給讀者以視聽的多重享受,賦予文字更多視聽感官上的沖擊力。利用網絡科學技術,將一篇單調的純文字形式的文學作品,轉換為圖文并茂的形式,這樣使得作品更加的形象具體,也會給予讀者更多閱讀的欲望;同時若加上動畫、視頻,這樣便使得文字“動”起來,語言更加的生動,從而又給閱讀者帶來不同的視聽感受,凸顯出文學作品的藝術性與文學性以及審美性的結合。例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在中國詩歌網站上點開之后,首先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雨后山巒、月光、松林、石板、泉水、蓮蓬、漁舟等等意象組成的清新場面,在這樣的視覺享受之上,再配有聲情并茂的朗誦和潺潺的流水聲、風兒穿過松林聲……這樣的視聽多重刺激,不僅有助于內容上的理解與把握,而且也培養了讀者的想象、審美情趣。同時也使文學作品更加生動形象、具體。
三、網絡文學的局限
盡管網絡文學在大學生群體中受到歡迎,但是這不能掩蓋它自身的缺陷。調查發現,人們對網絡文學現在的水平有很清楚認識。34%的調查者認為,網絡文學存在粗制濫造、良莠不齊的毛病;還有32%的人認為,網絡作品缺乏思想深度,遠不如傳統文學,給人們帶來的收獲微乎其微,幾乎可以說除了消遣之外,就沒有其他更深層次上的享受。問起閱讀網絡小說的原因,有46%的人認為閱讀網絡小說就是無聊時的消遣。只有不到一成的人希望在網絡文學中得到有關文學方面的知識或者樂趣。而且,人們對網絡文學的定義幾乎就限定在了小說上。調查數據說明,有七成的讀者在網絡上讀到的文學類作品就是小說,其他如詩歌、散文、戲劇類型的文學樣式的讀者不到三成。在讀小說方面,題材內容的受歡迎程度也有很大的偏向,校園青春、武俠仙道、科幻靈異三類題材就吸引了將近九成的讀者。其他內容幾乎無人問津。這樣的結果充分說明了現階段網絡文學的一大弊端:內容極其單一。這樣的文學生態環境不利于網絡文學的未來發展。不可否認,網絡文學“存在著思想性偏低、正能量較弱、題材重復、缺乏創意的文體,部分作品脫離現實生活,沉迷于奇思妙想,片面追求感官刺激,刻意迎合不健康獵奇心理;一些網站還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色情、暴力和迷信等內容”[2]。造成這種結果的緣由還有作者的數量日益龐大,作者水平參差不齊。一些人為寫作而寫作,絲毫不顧及作品的思想與精神,也有一些人剛有點想法就開始寫,到后來思路不暢就棄之不理。這些現象都加劇了網絡文學生態的惡化。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網絡創作者和讀者的門檻降低,加上作者與讀者的聯系日益方便、快捷。一些作者為了點擊量,一味迎合讀者口味,甚至故事走向、情節發展都由讀者掌握,作者充其量只作為而存在。所以網絡文學時代,人們更愿意把作者稱為,而不是作家。
四、網絡文學的發展對策
網絡文學的發展必定有曲折,有磨礪。如何使其在發展中揚長避短,從一個新生事物逐漸趨于成熟,甚至成為未來的主流文學形式,這就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從政府方面來說,必須加強導向作用。首先,“網絡文學的評價評獎體系建構已成為文學界、網站和作者多方主體的共識。”[3]根據網絡文學的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的需求,應建立理論體系和符合網絡文學特質及讀者審美標準的評選體系。組建網絡文學評論隊伍,評選出一段時間內的優秀作品,對于好的作品予以肯定和獎勵,充分發掘優秀作品的帶頭示范作用,為社會上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做出相應的規范和表率。對于一些諂媚低俗的文學作品必須嚴厲禁止與批評改正,從而對于網絡作者的創作進行有效的引導。其次,規范網絡文學市場運行,做好市場監督,做好符合社會主義思想的導向。針對目前網絡文學市場上阻礙網絡文學發展盜版侵權、抄襲模仿、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行為,應進行嚴厲打擊。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了《關于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可以說邁出了政府主導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重要步伐。
從網絡文學網站出發,除了要貫徹執行政府對于網絡文學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需要的要求外,自身還應該利用渠道和技術優勢,把握好作品的準入關,努力提高網站內作品的水平,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首先,文學網站首先加強行業自律,加強網站自身建設,健全文學作品管理與編輯制度以及監督機制。其次,完善與規范作品推送平臺的建設,規范作品準入原則,使積極優秀的健康文學走入人們的思想,低俗文學離開人們的視野。維護自身企業的版權建設,完善自身的版權監督機制。例如盛大文學,它在版權建設與監督方面就做得比較完善,它對于公司旗下的網站都設有網絡文學版權監督機制與版權舉報機制,若如發現版權問題作品會及時調查與清除。再次,完善關于網絡文學作品評論平臺建設,使作者與讀者更好地進行交流,不斷完善作品的創作,實現互相監督。一個網絡評論平臺的建設能夠使文學作品在激濁揚清的評論之下,更加實事求是地追求作品的藝術品質。堅持在網絡讀者喜歡滿意度的基礎上,綜合作品藝術性、思想性、文學性等方面的價值評價,完善符合網絡文學發展規律的作品評價體系。延伸產業鏈,運用跨界多產業模式,實現作品的最大創作價值。
從作者和讀者方面而言,首先,提高網絡作者、網絡讀者的自身素質、文學藝術修養,做好網絡文學作品準入的“把關人”。作者在創作時應端正創作動機,繼承傳統文學中的精神內涵,將其運用到網絡文學中去,注重網絡文學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體現,運用高性能的現代網絡技術,來將網絡文學作品內容精致淋漓地展現,提升文學作品內在品質,真正讓網絡文學成為大眾的優秀文化。讀者自身素養提升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視的,讀者素質的良莠不齊,會一定程度地導致創作者責任的淡漠,一味地迎讀者口味去創作,從而出現當前一些網絡文學在內容上粗俗、膚淺的現象。其次,樹立精英文學的創造性思維,傳承傳統文學的精神內涵,努力打造網絡文學優秀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學內涵。實現網絡文學的精神價值需求,打造精品網絡文學的核心范疇是提升文學藝術審美價值。樹立精英文學的創造性思維,在傳承美與善、感性與理性、倫理性與審美性相融合的民族文學的基礎之上,克服當前網絡的局限性,打造出網絡文學的精品。將傳統文學的精神內涵與網絡文學相結合,賦予其一種真正的“文學”含義,打造出其獨特的優秀文化底蘊,為未來的不斷發展、發揚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再次,讀者要積極參與網絡文學作品的評述、評價,與作者進行思想、靈魂上的溝通。讀者通過書寫文學評述,對作者提出批評與建議,幫助作者對作品更好地去修改,打造出精品文學,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讓作者明白自己在這一機制之中所承擔的責任;通過與作者進行溝通,讀者還可以了解作者賦予該作品的思想和靈魂及作品的美學價值,也會提高自身的鑒賞水平。思想的不斷交流與碰撞,無形之中促進了精英文學創作思維的形成。現在網絡的方便快捷,網絡文學的自由性也為讀者與作者的溝通提供了便捷,這樣便可以改變讀者面對作品時只能以自己僅有的想象力去闡述那么好的文字,給予讀者對作品的一種詮釋權,進行雙向的互動。因此,只有運用好這一便捷方式,才會為當前混亂的網絡文學環境凈化出一片藍天白云,才會使網絡文學在未來的文學舞臺上展現出既剛健又婀娜的風采。網絡文學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機制的有效結合與制約,才會有效地打破網絡文學的局限性,讓其成為真正的文學,發展成為真正屬于未來的主流文學形式。
作者:高微征 張英民 單位:太原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