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人文精神的重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社會整體快節奏和求成效的影響下,教育教學似乎也沾染了那么一點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氣息,成績成了衡量一個學生好與壞的關鍵因素,相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這種高強度、高壓力的情境下被壓制。人文精神逐漸淡出了教育教學的考慮和實踐范圍。作為邏輯性較強的數學學科,在大多數人眼里好像與人文精神根本沒有太大的聯系,殊不知,數學也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建構。因此,如何扭轉人們當前的這種認識,促使人文精神能夠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重塑是我們本文所要討論的重點。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精神;重塑
對于人文精神的解讀,結合新課程改革背景和當前教育實際,其實質應該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它強調除了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外,更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本文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重塑人文精神的具體措施概括為: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嘗試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積極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回歸教學中的人文關懷,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作為這一階段學生接觸的最多的人之一,教師的言行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必須要擯除“人文教育是語文教師應該負責的事”的觀念,將人文精神的重塑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去,落實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去,發揮數學學科的魅力,使得人文精神在數學教學中得到有效的重塑。與傳統師生關系中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不同,新形勢下要求構建和諧的師生人際關系,“亦師亦友”。在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轉變教學態度,用鼓勵盡可能地代替批評,用發現優點盡可能地代替“看不順眼”,轉變思考的角度,多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用人文關懷促進人文精神的重塑。
二、體悟數學中的人文力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剛開始正式接觸學習,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枯燥的、難懂的數學是其學習生活中的一大難題。“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對依賴性較強的小學生來說,教師的引導還是十分重要的。龐卡萊就曾說過:所有的數學家時時體驗著數學美感。學習數學不但可以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改變看世界的方式,還可以提高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一舉多得。對于那些熱愛數學的人,數學是一項可以堅持終身探索追求的事業和愛好,在數學的洪流中找到了意義和價值。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在學習中發現數學的魅力,體悟到數學中蘊含的人文力量,那么相信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數學將不再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了,而人文精神的重塑亦可以在自主的探索和思考中得以實現。
三、增強數學的人文氣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實踐
數學除了是一門邏輯性和科學性較強的學科外,同樣也是一門極具實用性的學科。數學絕不僅僅是課本或練習冊上的加減乘除,數學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由于孩子數量的減少和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不愿意適當地放手讓孩子去鍛煉。比如說,二三年級的小學生是可以獨自到家附近的超市買一些簡單的物品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去計算需要支付的錢和應該找回的錢,這樣他會為獨立做成一件事而感到開心和自豪,也可以切實體會到所學的知識是有用處的,從而激發對于學習的興趣,并從小培養學生對于社會現實的關注,提高其對事物的敏感度。在小學數學的題目中也有著大量的應用題,這些應用題也涵蓋了生活中的不少方面,這些題目創設了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切實地體會到數學在實踐中的應用。就小學階段來說,數學當前所涉及的內容大多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就在小學生的身邊。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鍛煉自己的能力,充分體悟數學中蘊含的魅力,推動人文精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塑。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當今社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就成了教育的重要目標。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在教學中實現人文精神的重塑,人文精神在教學中的重塑又推動了學生全面發展目標的達成,二者相輔相成。新課程改革方案中,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大目標指導下,提出在教育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近年來,小學數學教學方面積極進行了相關的教學嘗試,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在日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情境,為其提供各種必要的條件,促使其自主探索某一原理的形成原因和推導過程。進行小組教學,注意協調小組討論交流和保證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注意平衡小組教學和課堂教學的時間分配比例,注意處理小組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注意調和團隊協作和獨立任務的矛盾,保證讓小組教學發揮最大作用和功效,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和表面,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團結協作的力量,讓學生在多元化的數學教學方式中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人文精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塑。
數學教學其實是人的教育,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的發展為本,確立科學與人文精神融合的新教育價值觀,讓教師與課程改革同行,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各個方面積極探索相關措施的推行和實踐,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人文精神重塑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參考文獻】
[1]劉倩茹.把握人文精神…綻放課堂精彩——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人文性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5(10):171.
[2]邵萬強.人文精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教育科學,2006(12):106-107.
作者:郭慧卿 單位:河北省任縣邢家灣鎮邢家灣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