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醫學人文精神論文范文

醫學人文精神論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人文精神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醫學人文精神論文

1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存在的人文教育現狀

人體解剖學作為一門傳統的醫學基礎課,但是在授課過程很多還是以理論知識的講解為主要的教學形式,教師尤為注重培養醫學生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因而一味對其灌輸,在教學考核標準上還是沿用以往的方式,考核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雖然部分學校已經注意到這一點,在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上的進行探索性的嘗試,改進傳統灌輸式或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適當對應試教育給予淡化等,然而依舊忽視了授課過程中融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4]。人體解剖學作為醫學生步入醫學殿堂來接觸到的第一門醫學專業基礎課程,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因而于解剖學教學中融入醫學人文精神的教育,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個人人文素養,體現人文關懷,形成良好的醫學職業道德,進而促進醫學教育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2人體解剖學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探索

針對現代解剖學實際教學的具體特點,結合醫學人文精神,我們正在嘗試著進行以下的探索,希望與同道共同研究。

2.1在解剖學教學中培養人文素質

2.1.1解剖學課堂教學中融入醫學史醫學史是研究社會政治、經濟、哲學、科學、文化和醫學的相互關系來揭示其發展過程和規律的科學,是醫學與人文的一門交叉學科,在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在人體解剖學課堂教學中,適當融入醫學史的講授,用醫學發展歷史和解剖學科的發展有密切相關的一些經典的內容。例如西班牙醫學家、神學家米凱爾•塞爾維特,通過解剖觀察,提出了肺循環學說,為血液循環學說的確立奠定了基礎,卻因為違反了教義,還沒有來得及完成這項工作,就被反動教會活活燒死[5]。在解剖學課堂教學中,通過生動的醫學史的講授,來培養醫學生追求真理、不斷創新的人文情懷。

2.1.2解剖學實踐教學中強化人文精神在解剖學實踐教學中,密切融合人文精神、倫理觀和職業道德的教育。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死者為大”,尸體雖然不存在物質生命,但我們在教學中適當的融入醫學倫理觀,愛惜尸體,杜絕任何不尊重甚至褻瀆尸體的行為,教育學生不能把尸體看成僅供解剖操作的“物”,深刻認識“尸體”同“教具”間的區別,明白尊重尸體就是尊重人性[4],進而更加熱愛生命、敬畏生命,從中深切感悟自己將來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責任所在,在將來崗位上才能關心患者、尊重患者。因此,解剖學不僅是一門醫學課程,更是一門人文課程,通過解剖學教學過程中的醫學人文精神的點滴浸潤,培養形成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和良好醫德醫風。

2.2注重教學人文建設,改善教學條件

2.2.1注重教學環境的人文建設在辦公樓樓道、校園展示欄、教室墻壁上懸掛醫學名家名言名句和解剖學大事記,使學生耳濡目染,發揮人文景觀的育人作用,加強歷史文化沉淀。

2.2.2改善解剖實驗室環境在實驗室內完善排氣系統,減少甲醛的刺激氣味;在實驗室周圍種植花草植被,吸附甲醛,凈化空氣,以減輕有害氣體損害師生的健康[4],改善解剖實驗室教學環境,體現人文關懷。

2.2.3建立數字化及網絡人體解剖教學平臺建立“虛擬數字人體解剖館”和人體解剖學網絡課程,在解剖學教學中充分利用虛擬數字化解剖學教學系統、現代多媒體互動影像技術和網絡教學平臺等高新技術教學輔助手段,化繁為簡,改變“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結構,以逼真、直觀且形象方便的方式,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多層次多角度的理解并有效掌握,也調動學生學習解剖學的興趣,克服厭惡恐懼情緒,營造溫馨和諧的學習氛圍。

2.2.4發揚紅十字的奉獻精神、建立紅十字人道與生命教育基地解剖學的教學過程中離不開“大體老師”———尸體的幫助,如今尸體的重要來源是遺體捐獻者的無私奉獻。因此,我校建立紅十字人道與生命教育基地(包括人體生命科學館、醫學倫理教育館和遺體捐獻站等),樹立“紅十字運動之父———讓•亨利•杜南”的雕像,弘揚紅十字的“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用捐獻者“逝而不已、留愛人間”的獻身精神,來培養學生敬愛生命、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通過教學環境的建設、教學環境的改善,使人體解剖學教學和醫學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統一,陶冶學生心靈。

2.3舉辦人文教育活動,歌頌遺體捐獻者奉獻精神

現代解剖學的發展和遺體捐獻者偉大的貢獻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他們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素未謀面的醫學生,他們就是對學生進行醫學人文教育的最好的老師。我們在解剖學課程開課初期,舉辦人文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參觀校內的紅十字人道與生命教育基地,向學生講解眾多遺體捐獻者的感人事跡,如一位遺體捐獻的革命紅軍老干部在遺囑這樣寫到:“我是唯物主義者,我是共產黨人。自入伍以來,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我一生的宗旨;尤其是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我就把我的一生包括生命交給了黨的事業;活著一生是為了黨和人民服務的一生,死后也屬于人民!在我生命結束后,不搞遺體告別,不開追悼會;當心臟停止跳動后,穿上軍服,蓋上黨旗,即把遺體交給人民,由醫務系統進行醫學病理學研究。”還有位遺體捐獻的老黨員留下一句話“活著為黨做標兵,死后給黨做標本!”我們用每位遺體捐獻者的生前點滴的記憶來作為陶冶學生心靈的教材,這個時候醫學人文精神的教育不再是空中樓閣,一具具“大體老師”用他們崇高道德精神和對醫學所作的無私的奉獻來教育學生,讓學生理解、敬畏生命的真諦,營造濃郁向上的人文氛圍。

2.4加強解剖學教師人文素養的建設

在解剖學教學中要充分融入醫學人文精神教育,培養一支經驗豐富、素質高、兼備人文與科學素養的專業教師隊伍是必不可少。當前醫學高等院校解剖學教學都是由解剖學教研室教師擔任,局限于醫學專業背景,大多數的教師對人文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是比較缺乏的,在授課過程中要融入人文教育有時候是有心無力。首先,學校應加大解剖學師資的建設,應充分培養并提高其人文素養,調動人文教育中教師的積極性,為學生人文素質的塑造樹立榜樣。其次,學校有計劃組織解剖學教師與人文學科教師交叉性進行業務知識交流,促進解剖學教師人文知識的更新、儲備;還有,學校定期聘請專業人士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既講解解剖學學科前沿知識,又講為人處世,踏實做人,進一步對加強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其使命感與責任感,也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以身作則,對待學生以全心的感情投入,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調動師生之間互動性與交往性。因此,在整個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人文精神教育,通過人性化的教學態度提高學生對人體解剖學的理解與認識。

3結語

人體解剖學中蘊含豐富的自然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在人體解剖學中融入醫學人文精神,有利于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鑄造人文精神,幫助學生形成高尚人格與優秀的醫學職業道德品質,培養綜合素質強的現代醫學人才。

作者:陳桐君黃建斌滕少康單位:福建省漳州衛生職業學院人體解剖學教研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理伦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一本大道高清香蕉中文大在线|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啊灬啊灬啊灬快好深用力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无翼乌全彩绅士知可子无遮挡 |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日本另类人人澡gogo|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XXX2高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尹人久久大香找蕉综合影院| 丰满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一|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四虎麻豆国产精品| 里漫社扶她全彩口工漫画|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69式互添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在线| 97国产在线视频| 夜来香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 www四虎影院| 性asmr视频在线魅魔|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日本a级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婷婷五夜综合色频|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久久久久我| 水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男人桶女人视频不要下载| 免费一级一片一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