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符號學中的建筑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切的文化現象都是符號系統,它包含著含義的存在與表達。一個優秀的建筑設計,不僅承載著地方文脈,并能用恰當的設計語言、符號等準確表達其建筑文化,最后使這座建筑的使用者與欣賞者能夠理解、讀懂這座建筑的精神含義,就如建筑師在設計這座建筑的初衷一樣。在準備設計中構思建筑的文化內涵時,首先要研究當地的政治結構、經濟形態、宗教信仰、文化心理及傳統民俗等。從符號學角度看,以上所說的政治、經濟、宗教、心理、民俗作為影響文化的因素,可統一看成是一個符號。按照句法學的理論則需要認清這個符號內在的關系及影響規律,哪些可以對建筑有直接的影響,哪些是間接的影響,哪些是顯性的影響,哪些是隱性的影響,哪個影響力大些,哪個影響力小些。在清楚的認識了這一符號的內在關系后,則可抓住其主要矛盾,在建筑設計中依托于文化進行有的放矢。
其次,用符號學理論的語義學分析符號的能指與所指,能指如何表達所指。如江南園林中的假山,假山的能指指的是在一定的社會規約下它所代表的物質、實物及其表面所傳達的信碼,比如堅硬的、體塊的、灰色的、堆疊的石頭,也就是說假山的能指是這一名詞所代表的物體,同時也包含著假山一詞所攜帶的在形態、空間、顏色、嗅覺、觸覺等方面的信碼。而其所指,指的是文人墨客對假山形態美的喜愛,對自然山水的追求以及想回歸田園生活的情懷。這里的所指不同于能指的物質層面,它包含著更高一層的有意義的含義、思想意識,以及對信仰的闡釋、對美學的認知等。這里的能指與所指同時具有共識性與歷時性的特點。共識性的意思是能指與所指的相互指示關系在造園主造園時或造園后的一段時間內(當時人們的信仰、思想未變時的一段時間)沒有變化,所指始終指示著造園者對自然、田園的熱愛。歷時性說的是經過時代、社會、人文、思想的變遷,其能指未變,所指指的并非原來的所指,而是有了不同的內容。如上文的假山,若處于現代社會,欣賞它的人的知識結構、文化積淀與古時不同,則對假山的所指或許有新的理解,比如假山更多的意味著觀賞與攀爬,便體會不到更深層次的含義。因此,能指與所指的關系會因時而變。在實際的建筑設計中,若要準確表達建筑的某種文化,則要在空間、結構、建筑表皮等方面分析各個符號所代表的能指和所指,并能選取恰當的表達方式使能指指示設計者想要表達的所指,同時考慮符號的共時性與歷時性對符號信碼的影響。
任何一個建筑都是服務大眾的,為大眾所使用,那么就必須用符號學理論的語用學分析建筑設計者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研究建筑是否能引導使用者按照設計者的意圖來使用建筑、理解筑。在這一關系中就存在符號的傳達、信息的接收是否對等。人們對符號的理解是以社會約定為中介的,那么設計者需要依托現有的約定俗成,運用恰當的設計手法,表達建筑中承載的文化,使大眾不僅能欣賞建筑的物質文化,并且能讀懂建筑中的精神文化,以達到建筑設計中文脈傳達的目的。
2基于符號學的建筑設計手法
依據近代建筑師對符號學設計手法的提煉和總結,共有以下幾種設計手法:實用型設計、型類學設計、類比型設計、規構型設計。實用型設計:這種設計方式多指在建筑材料上,反復實驗,最后選取某些能夠表達設計者用意的材料來完成建筑的創作,如拱券結構使用石材,中國古建筑使用木材。型類學設計:設計“類似”于某特定文化成分在大眾心理中所共有的一種固定形象。如現代辦公大樓,多數有大面積的玻璃幕墻,或是有規律的窗墻比。又如西方的教堂,人們心中固有的形象就是高聳、神秘、復雜、華麗的建筑。類比型設計:通過利用視覺的相似性進行設計,例如仿生設計———悉尼歌劇院,整體造型類比貝殼,以傳達海的文化。規構型設計:利用幾何圖形的變形與組合,依據一定的比例關系進行設計。通過以上四種最基本的建筑設計手法,結合建筑符號學三方面的分析理論,可以為建筑設計中文化的傳達提供一個存在的基礎。
3結語
建筑物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符號系統,同時也可以分解成很多個符號,比如墻體、柱子、臺階、門窗,以及建筑物每個部件的造型、圍合出的不同的空間等,再通過每個符號在句法學、語義學、語用學這三方面進行分析,最終得出如何組合使用這些符號才能表達出符合當地政治結構、經濟形態、文化心理和傳統民俗的有文脈的建筑,最后與建筑的使用者達成精神上的共鳴。符號學的三個分析系統,對建筑設計來說是個信息整合的過程,對于建筑設計中的文化信息也同樣如此。那么,運用符號學理論指導建筑設計對建筑文化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作者:閆鳴理張偉一單位:北方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