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臺文化旅游開辟芻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對臺文化旅游資源開發面臨機遇。為了增加福建文化旅游產品的鮮明特色,豐富福建對臺文化旅游資源的內涵,福建省近年提出重點建設完善廈門鼓浪嶼、福建土樓、福州三坊七巷、武夷山“雙世遺”、湄洲媽祖、福州曇石山遺址、上杭古田會址、福州船政文化、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等對臺灣旅游者有吸引力的特色文化旅游產品。整合福建省特色文化旅游資源,以建設紅色文化旅游區、客家文化旅游區、閩都文化旅游區、閩南文化旅游區、福建土樓旅游區、媽祖文化旅游區、畬族文化旅游區和朱子文化旅游區為重點,打造一批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文化旅游區域。推出紅色之旅文化旅游線、閩西北文化旅游線、閩中文化旅游線、閩南文化旅游線。目前,對臺文化旅游已成熱點,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產品,是福建省對臺旅游資源開發的一大機遇。
福建對臺文化旅游開發建議文化資源整體規劃,集中塑造旅游整體形象。福建省文化旅游資源整合程度不高,不利于形成市場合力。要把握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全局規劃。要以市場和競爭為導向,協調規劃文化旅游體系。要加強景區、酒店、旅館、旅行社、旅游交通之間的協作,促進文化旅游的整體發展,把文化集群產業做大。要將文化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相互融合、滲透,延長文化旅游產業鏈,使各種資源集中一起產生疊加效應。要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統一宣傳,統一標識,集中管理。
要集中塑造旅游整體形象,做到“三個統籌”:一是統籌形象,實現文化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有機統一;二是統籌行動,實現文化交流、旅游宣傳相互促進;三是統籌發展,實現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共同發展。打造特色對臺文化旅游品牌產品。針對文化旅游產品結構單一、層次不高的問題,應努力打造更加多元的文化旅游品牌。
1.增加文化認同。通過舉辦文化節、文化論壇、兩岸歌舞藝術節等民間藝術活動,或定期舉行懇親會,加強姓氏宗親社團的聯系,打造族譜溯源之行等文化交流項目,加深臺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增強其文化認同感。
2.推廣民間信仰“朝圣游”。臺灣的宗教信仰興盛,其道教、佛教和其他民間宗教信仰,主要是從福建祖地分靈過去的。已經開展的民間信仰“朝圣游”,如保生大帝朝圣、媽祖朝圣等,吸引了臺灣游客到福建祖廟旅游,值得大力推廣。
3.推動個性化深度文化旅游。促進文化旅游市場向深度、廣度發展,開發更加多元化的文化旅游項目。開展體驗式旅游或專項主題旅游項目,如以修學、探險、養生等為主題的文化旅游產品,推出“科技農家樂”、“茶香游”、“溫泉休閑游”等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適應臺灣旅游者的多層次、多元化的文化旅游需求。
注重旅游基礎設施的改善,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城市的旅游環境及基礎設施對吸引游客具有重要的作用,福建應從建設旅游交通網絡、完善旅游景區基礎配套設施、改善旅游環境三個方面來綜合地提高游客接待能力。
1.建設旅游交通網絡。合理的城市旅游交通設施方便游客的往來,福建應以市場為導向,以合理布局為原則,加大航空、公路、鐵路等旅游路線的交通設施建設,形成放眼未來、有效利用的海、陸、空一體化的現代旅游交通網絡。
2.完善旅游景區基礎配套設施。旅游景區基礎配套設施的水平對城市的形象有一定的影響。完善旅游景區基礎配套設施,包括設立景區宣傳廣告牌、交通指示牌、景區地圖等公共信息牌,也包括建設游客免費公廁、專用停車場、主題酒店、青年旅館等大型設施。
3.改善旅游環境。旅游環境包括旅游城市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兩方面都要集中建設。如在旅游景區大量地植樹造林,為游客提供美麗的自然環境和清新空氣;提倡使用普通話交流,有利于促進游客與當地人的交流融合等等。
作者: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