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禮儀文化在講解工作中的適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實物的非營利永久性機構,它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講解員的綜合素質影響著博物館、紀念館的形象,甚至影響一個地區和國家的形象。因此,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講解員,不僅是專業知識上的積累,在禮儀文化方面也不容小覷。
1講解中禮儀文化的概念
講解工作是一個綜合性強的職業。禮儀文化在講解中的運用不僅是手勢、站姿的標準,它涵蓋了基本的儀容儀表和講解姿勢的規范性,強調適度、準確、因人而異的原則性。
1.1儀容儀表大方得體講解員的儀容儀表得體是對觀眾的尊重,需學習相當的化妝技能,熟悉服飾的搭配及外表的修飾。五官精神端正是給觀眾的第一印象,著裝統一規范,注意細節并佩戴工作牌。在崗期間,規范自己的舉止,避免出現影響講解員的公眾形象,破壞博物館、紀念館的形象的動作。
1.2服務態度和姿勢適度到位作為公眾服務的窗口,講解員不僅從事講解工作,還有一些相應咨詢工作。熱情、真誠地態度對待每一位參觀者,一個微笑的點頭示意,一個“請”的手勢,都體現了講解員的綜合素質。做到手與身體其他肢干的配合,遵循適度原則,給觀眾以自然的感覺,整個服務便可以流暢進行,而非有距離感。
2禮儀文化在講解中的具體分析
2.1語言開場白是講解的基礎性語言,是拉近觀眾距離的一個橋梁。發音注重吐字歸音,語速均勻,音量要根據參觀者的數量進行適當調節,重視語言的組織能力,做到講述,避免背詞的情況。講解時語言要嚴謹,避免含糊不清的說辭,更不得將錯誤的文物、革命史實傳遞給觀眾。觀眾提出問題時要認真傾聽,不要著急打斷、回答,避免答非所問。對于不能準確回答的問題時,要與觀眾致以歉意,并在講解結束后翻閱資料,盡快給游客一個答復。對觀眾感興趣的文物,要多與觀眾互動,將更多的史料信息傳遞給觀眾;對觀眾不感興趣的文物信息,把握和諧適度原則,不要喋喋不休講個沒完。進行其他溝通時,注意語氣態度,例如“,您好,參館時間即將結束,請您抓緊時間參觀,如果對您的參觀帶來不便,請您諒解,謝謝”!對于禁止拍照、大聲喧嘩的要求,善意的提醒游客文明旅游,也要時刻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問題。當遇到游客不滿時,保持謙遜的態度,認真傾聽對方的要求,對其合理要求應及時予以解決,對不合理要求應禮貌而委婉地拒絕。只有做到以“觀眾”為中心的組織語言,以宣傳文化為目的地熱心服務,才能得到觀眾的尊重。
2.2眼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講解過程中交流的基本。成熟的講解員眼神的運用靈活生動,眼睛中蘊有故事。在講解中一般采用的是平視和環視,過多的環視會顯得眼神松散,盯著觀眾的眼睛一直看,這樣會使觀眾感覺緊張、不自在,在講解中與觀眾進行目目交流的時間只需要短短幾秒,交流時看的地方為觀眾眼部的倒三角區域。眼中有情有景,講解就活了。
2.3手勢手勢是繼語言外的另一種引導方式,其運用十分重要。手型方面要保持手關節伸直并微微并攏,與手臂保持一條線;手臂保持微彎,小臂微翹,動作舒展。使用手部的頻率要盡可能的減少,過多容易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一只手在做引導的時候,另一只手要自然的放在身體一側,不得隨意擺動。在不需要做手勢引導的時候,把雙手自然的垂直于身體兩次,不要亂放、亂動,盡量保持講解中的動作簡單、干凈。
2.4站姿以及行走站姿和行走是一個細節問題,一個大方得體的站姿和行走可以提升講解員的形象素質。站,要站的直,雙肩微微打開自然下垂,后背直立,收腹提臀,腳位以丁字步為準,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氣質還可以修飾腿型。行走時上身體態同站姿一樣,挺立、收腹,切忌大步走路,切忌八字步。走路時顯示的姿態是穩健的,要時刻凸顯一名講解員的良好形象氣質。
3具體案例分析———面對不同觀眾時所應注意的禮儀文化
3.1稱呼每一次講解所面對的游客不同,有領導、老人、孩子等等,對于不同的觀眾,就要有相應的稱呼來引領。例如,領導參觀時,我們可以稱作“各位領導”,要注意用詞,要正式、得體;老人參觀時,我們可以稱作“叔叔阿姨”,這樣具備親切感,可以拉近距離;孩子參觀時,我們可以稱作“各位同學”“、各位小朋友”等等。當然稱呼是根據不同的參觀者做調整,但它顯示的是一個講解員的反應能力和創新思維。
3.2接待和引導就如稱呼不同,那么隨之深入的是接待過程和引領方式的變化,無不體現著講解員的反應能力。在接待方面,講解員要一視同仁,講解方式可以針對觀眾的風格改變。例如,接待一些需要更多關心的團體,要時刻警示安全問題,并放慢參觀速度,在必要時可以親自攙扶、幫助。引導時要根據對方的興趣進行適當調整。例如,為孩子講解時,不可以太過正式的方式講說,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對歷史文物的好奇角度進行答疑解惑,多與他們溝通,更好地去宣傳愛國主義教育。“因人施講”,這是講解業務素質的積淀,也是一個成熟講解員所應具備的必要技能。
3.3迎和送善始善終。在迎接觀眾的到來時,要有時間觀念,不得讓觀眾等講解員。迎接觀眾時,多一個微笑,多一個手勢,多一句歡迎,多一個“請”,展現的是講解員的熱情、親切感,有一個好的開始,為接下來的講解服務增色不少。觀眾參觀結束后,一句“謝謝”“、歡迎再來”,為講解畫上一個美麗的句號,給觀眾一個好的收尾。
4結論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博物館正以其特殊的地位影響著社會各界。講解員是博物館、紀念館的門窗,其綜合素質在現代社會中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禮儀文化是講解員工作的必修課。因此,講解員必須要注重文明禮節,規范自己的行為,掌握更多的禮儀文化知識,努力成為一名具有高尚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的優秀講解員,更好地服務大眾!
作者:朱純 單位:臺兒莊大戰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