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時代媒體價值取向與責任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與信息時代的到來,促使傳統媒體逐步轉變,新聞由通過傳統的報紙、電視和廣播傳播逐步轉化為由新媒體進行傳播。在該方式下新聞傳播和言論變得更為自由,傳播效率更高。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時代媒體形態的轉變以及帶來的眾多問題,并從實際出發分析了信息時代媒體的價值取向和責任,對信息時代媒體的發展有促進和指引作用。
關鍵詞:新聞傳播;信息時代;自媒體;價值取向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深入廣泛應用,我們逐漸進入信息時代。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人們逐漸減少使用傳統通訊方式,轉而使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通過即時通訊技術能夠更快速地獲得新聞信息,并在社交工具上分享各自對新聞的看法和評論。新媒體能夠快速完成信息的互動和分享,使新聞及其評論的傳遞效率更高,效果更顯著。普通人通過自媒體能夠發表和傳播自己對新聞的評論。隨著內外環境的變化,媒體價值取向將發生更大的改變。因此,研究信息時代媒體的價值取向有更重要的意義。
1信息時代媒體傳播情況
1.1信息時代媒體滿足了人們表達自由的訴求
傳統媒體的新聞評論存在于電視、報紙和廣播中。首先需要指定的記者去對某些事件完成采訪,然后將資料發回給編輯,由編輯對圖片、影像和文字資料進行整理,經過整理和編輯的資料才能與讀者及觀眾見面。在整個周期中,新聞素材由收集到整理花費時間較長。而信息時代媒體主要以微信、微博為平臺進行新聞的傳播,每個微博用戶都是新聞記者,可以實時將自己遭遇的事件編輯成新聞進行傳播或加以評論。與傳統媒體模式相比,利用信息時代產生的自媒體,人們可以隨時傳播所見所聞。由此可見,信息時代產生的自媒體能夠消除一些限制,使新聞記錄者的范圍擴大,同時人們表達訴求的方式更自由。
1.2信息時代媒體各種新聞評論泛濫
雖然新聞評論變得越來越自由,限制越來越少,但是隨著限制的減少,新聞傳播的無自律性、無邊界性亦引起了新聞泛濫,真假難辨的現象時有發生。而傳統媒體具有引導主流價值觀的責任,對新聞的傳播和評論嚴格把關,使新聞傳播和評論都比較嚴謹,不易發生泛濫的情況。
1.3信息時代新媒體讓傳統媒體陷入困境
傳統媒體在信息時代到來后逐漸陷入困境,當人們生活節奏逐漸變快時,越來越方便的手持移動設備即可傳播和分享大量的新聞及評論,人們不必閱讀報紙、觀看電視、收聽廣播就可獲得大量的信息。且隨著信息科學的不斷發展,使用自媒體傳播信息的方式越來越簡單,門檻越來越低,大量傳統媒體的用戶逐步轉向自媒體,通過更便捷的方式,傳播更多樣化的信息。但是,傳統媒體與自媒體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傳統媒體的報道更為專業,自媒體的報道更快速,在不久的將來,二者將會逐漸發展成互惠互利的局面,利用自媒體的快速傳播以及傳統媒體的專業性,讓新聞評論更真實、快速、專業。
2信息時代媒體傳播價值取向與責任
信息時代,自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新聞傳播形式產生了巨大影響。在自媒體逐步盛行的今天,對于信息時代的媒體傳播價值取向和責任,需要深入地思考。自媒體工作者在信息化時代應該肩負重擔,引導社會人士進行更有價值的追求,并需要做好榜樣,擔起自我監督的責任。新聞傳播媒體是向全社會傳遞信息、引導公眾輿論的重要渠道,能夠推動整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并能夠維護社會的穩定,每一個自媒體工作者都應該擔負著傳播社會信息、引導社會輿論、積累社會歷史文化等重任。在信息時代,媒體傳播價值取向與責任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1新興媒體在形態上的規范化
新聞傳播能夠給公眾帶來真實、全面的信息,為社會民眾提供一些言論方向。實際上,傳統媒體在這方面做得不錯,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媒體逐步轉變過程中將會出現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真實性、全面性逐漸下降,媒體形態的轉變使這些傳統媒體也發生了改變。自媒體在發展過程中,要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承擔自身的責任,依然需要構建新聞傳播的專業標準和規范體系。自媒體在飛速發展下,立場、觀點和內涵文化等核心要素依然需要重點建設,學習傳統媒體在核心要素構建方面的經驗,構建出適合信息時代的規范化的新媒體。
2.2引導輿論公眾的思想自由和言論
自由是國家賦予公民的權利。在傳統媒體時代,傳播渠道較少,在一定程度上使公眾不能自由地發表言論。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自媒體的出現,公眾有了更廣闊的表達空間,能夠利用自媒體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傳播。然而,由于公眾群體屬于比較松散的群體,個體思想間存在較大差異,當每個人都有權利對某些新聞發表自己的評論時,便會充斥著大量的“自說自話”。自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得到一定的引導,媒體工作者在一定范圍內引導輿論,讓普通公眾理性發表言論,避免由于公眾的盲從心理而偏離核心價值,真正構建出積極健康的公眾討論體系。
2.3積極傳播社會核心價值觀
雖然國家賦予了公民自由表達的權利,但公民行使該權利時,應該學會自律、自主地表達自己的言論觀點,并積極傳播社會核心價值觀。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既是新聞傳播者,又是受眾。人們都應該加強自律,向社會核心價值觀靠攏,成為具有責任感,并積極傳播正能量的人。
參考文獻:
[1]曾麗蕓,譚天.自媒體在新聞傳播教學中的應用[J].新聞愛好者,2015(6):70-72.
[2]劉暢.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J].西部廣播電視,2015(23):30,34.
[3]宋全成.論自媒體的特征、挑戰及其綜合管制問題[J].南京社會科學,2015(3):112-120.
作者:吳澤雯 單位:福州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