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專業群學生就業價值取向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就業是衡量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關乎教育是否滿足學生期望。而就業價值取向是決定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專業群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機電專業群學生就業價值取向進行實證分析,研究機電專業群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歸納出特點,提出改進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
學生就業;專業群;價值取向
一、引言
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對我國經濟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在1985年,國家科委綜合局組織的《我國機電一體化發展途徑與對策》中,根據社會需要、投資效益和現有基礎等條件,提出優先發展15個領域中的機電一體化產品。2015年5月,國家提出了中國從制造業大國轉向制造業強國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自動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普及,機電人才需求結構正在不斷變化。制造類專業高職學生是未來企業的一線技術人才,是未來制造業的人才儲備,企業需要的是熟練操作、編程、維修等復合型機電人才,這對學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機電專業高職學生就業力整體水平偏低,還不能充分滿足社會需要。專業群通過對相近專業的整合、重組,實現專業之間的交叉,打破傳統職業教育過于狹窄的專業限制,打造符合新常態社會下的復合型技能人才,破解新形式下對人才綜合素質提高的培養難題[1]。本文以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專業群畢業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就業喜好等進行調查,分析學生的就業價值取向及總結變化特點,對機電專業群學生就業提出改進措施與建議。通過學生自身努力,學校、企業及政府部門配合,促進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群學生更好就業。
二、機電專業群畢業生就業價值取向及特點分析
學院機電專業群由三個基礎課程內容接近、實訓條件要求相近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簡稱機電專業)、數控技術專業(簡稱數控專業)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簡稱計輔專業)組成。由于我國實行按專業招生,因此,在專業群的統一協調下,仍然有三個教研室獨立管理各自的學生。參照有關資料[2],結合專業群實際,制定調研內容,對學院機電專業群中三個專業的2012~2013兩屆3年制畢業生進行調查。調查內容涉及大學生對專業的興趣、畢業后的就業去向選擇、擇業標準、工作種類、擇業地區意向、擇業單位意向、家庭職業階層、待遇及待遇滿意度等方面。共調查兩屆畢業生323人。2012屆畢業生170人,其中機電專業68人,數控專業80人,計輔專業22人;2013屆畢業生153人,其中機電專業52人,數控專業58人,計輔專業43人。結果表明,專業群內75%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感興趣,其中數控專業77%,為三個專業中最高的。65%的畢業生愿意選擇到省會、大城市工作。家庭中農業家庭背景為61%。選擇去民營企業工作的為47%,國有企業15%,外資企業20%。自主創業4%,2012年自主創業4人,數控專業3人,計輔專業1人。2013年自主創業9人中,數控專業5人,機電專業2人,計輔專業2人。調查中,學生對薪資、社會尊重度等方面存在不滿,83%的畢業生薪水在5,000元以下,86%的學生對薪資水平不滿意,用人單位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無法滿足自身對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要。從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感興趣,愿意畢業后從事本專業,但專業群之間各專業程度不一樣,因此專業群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需要考慮專業之間的交叉,增進學生對專業群的認識,提高就業自信心。大多數的同學想選擇到大城市工作,但隨著國家和地區經濟開發等一系列戰略,很多中小型城市對人才有迫切需求,應鼓勵學生去中小型城市就業。學生工作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這造成了學生較高的跳槽率,有的用人單位激勵機制和員工培養工作不規范,使學生產生一些抵觸心理。學生的自主創業比例不高,專業群內各專業的自主創業情況也不一樣。
三、機電專業群建設的改進措施與建議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企業更注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具有相關工作經驗。專業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具有專業特長,具有職業資格證書。而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機電產業對機電專業群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會進一步提高。因此還需要對專業群建設進行進一步探索。
(一)繼續對專業群資源的有效整合。專業群建設不是幾個專業的簡單疊加,需要人、物、法的綜合整合,最主要的是教學和管理人員的思維方式。要擺脫傳統的專業各自為政的情況,在專業融合上面下功夫,從而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領悟到專業的遷移能力。
(二)繼續走工學結合道路,積極對接地方產業。職業教育的特點是面向經濟主戰場,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積極拓展產教渠道,積極引導學生深入企業一線,感受企業文化,培養愛崗敬業的態度。
(三)積極開展就業指導課程,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針對學生創業比例低這一特點,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本專業群內進行創新與創業,鼓勵學生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提高學生的創業信心與創業能力。
四、結語
通過專業群建設,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打造復合型人才是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專業群學生的就業價值取向特點,針對學生的價值取向特點提出專業群建設的改革與建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專業群建設本身是高職改革中的一個創新,專業群建設能夠促進專業之間的融合,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使高職教育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榮勝.“產學研”結合是高職校內涵發展的重要途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85~87
[2]鄭潔.當代大學生就業意向現狀調查[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14:24~25
作者:張家驊 單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