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價值取向下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加劇及改革開放的快速推進,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本就差異性很大的各種價值觀之間有了更多的矛盾與沖突,導致人們的價值取向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而高校學生的價值觀也因時代特點的影響,彰顯出不穩定、多層次、多樣化等特征。那么,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與針對性、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是高校價值觀教育工作者急需思考的問題。
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堂的大學生價值觀的主陣地作用
在新時期,為切實解決大學生價值觀不穩定、多元化問題,高校應始終堅持“以科學理論武裝思想”這一教育理念,最大限度發揮思想政治教學活動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方面的作用。高校通常都開設有四門內容各不相同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四門理論課程的同時,還應依照每一門理論課程的側重點與具體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一課程教學活動中應充分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激勵大學生始終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處事原則,不斷豐富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思理論知識,使得他們可在多變而復雜的社會實踐中可靈活應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基本觀點、基本立場來分析與認識多種多樣的社會現象,并針對具體的現象進行科學的價值追求與價值評判,從而在多元化文化環境中幫助大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②在《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一課程教學活動中,應主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幫助學生全面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的正確性與科學性,促使他們認同這一共同理想,并以堅定信心聽從黨的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從而有效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③在《中國近代史綱要》這一課程教學活動中,應主要體現出社會主義特色核心價值觀的靈魂,大力宣傳改革創新精神民族精神、愛國精神,以提高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從而樹立報效祖國的偉大理想,可較好地將愛國熱情幻化成愛國之志,并轉變成服務人民、報效祖國、勵志圖強的具體行動。④在教授《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中的相關理論時,應主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引導大學生形成科學的榮辱觀,借助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道德準則,從而逐漸提高大學生的意識境界,促使大學生樹立的價值取向不斷趨同于社會要求,最終培養自身正確而科學的價值追求。
二、積極營造有益于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校園文化環境
大學生生活與學習的主要場所是高校,因此校園環境情況直接影響了他們價值觀形成與教育的實效。所以,高校應充分重視校園文化環境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作用,并積極建設校園文化,不斷優化小歡文化環境,從而形成良好的學風與校風,為提高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實效創造良好條件。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①提高文化價值導向的正確性。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的環節中,應大力弘揚主旋律,態度明確地推廣主流文化,努力宣傳可推動社會主義發展的積極價值觀,我們應積極發揚與集成社會主義社會締造的所有文明、先進成果,以開放的方式接收校內外、國內外的各種差異化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依據社會主義發展需求對其繼承與創新。并且,消除與反對各種負面價值觀對大學生的影響,批評與變大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價值觀,營造可給予學生正能量影響的積極文化環境,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而科學的價值觀。②組織積極向上、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健康向上、異彩紛呈的校園文化在大學生的行為習慣、思想感化、情感溝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隱性和顯性的指導與教育作用,從而使得他們在娛樂與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形成一致的價值觀。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應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為中心,努力創設活潑、健康的文化環境,借助組織各種形式、學生喜愛、內容豐富、主題突出的文化活動,比如形勢報告、主題班會、演講辯論、專題講座、藝術、體育、科學、學術等,將美育、體育、智育、德育結合在一起,將價值觀教育、理想教育滲透到具體的文化活動中,多方面、多渠道為學生輸送積極的、正確的價值觀。③創設和諧的校園環境。高校應借助以人為本、完善制度、科學管理,樹立強烈的價值觀教育觀念,形成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教書育人的優良環境,將對學生生價值觀的教育工作體現在校園建設的各個環節上、落實在每一個教職工身上。
三、有效提升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人員綜合素質
在大學生價值觀教學工作中,要想切實優化教育實效,就需要教育人員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這就需要價值觀教育工作者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與業務能力。因此,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為高質量開展教育工作,做好充足準備。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
①教育工作人員應積極提升自身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知識。只有擁有豐富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知識及較好的理論素養,價值觀教育人員才能依據當前社會問題、政策及形勢辯證而科學地對大學生的思想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借助耐心講解,逐漸提高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及說服力,從而以更有效、科學的方式開展價值觀教育工作,最終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②價值觀教育人員應努力豐富自身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只有讓價值觀教育人員擁有充足的現代科學文化基礎知識、與學生專業有關的知識、管理學知識,才能使得自己的教育策略、教學內容更深入人心,并使大學生與自己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從而使他們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教育,最終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③價值觀教育人員應可熟練操作及靈活應用網絡及計算機知識。價值觀教育人員應主動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識與網絡水平,增強自身借助網絡進行信息傳遞、信息處理、信息搜集、信息鑒別、信息篩選、信息使用的能力,從而依據教育需要借助網絡途徑將健康的、正確的價值觀信息轉發給大學生,并可輕松地將網絡中的各種不良價值觀信息清除,從而為使自己的網絡應用能力成為提高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實效的保障。
④提升價值觀教育人員的師德修養。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工作中,教育人員就是大學生學習的楷模,其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因此為了給大學生帶來更大的正能量影響,價值觀教育人員應積極提升自身的師德與修養,盡可能應正確的價值觀理念與積極的人生態度去影響大學生,借助身體力行的實際行動來證明教育內容的可行性與真實性,用自身的學識魅力與人格魅力去感染與教育學生。因此,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人員應盡可能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與道德修養,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與表率作用。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價值觀多元化背景下,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呈現出多樣性與多元化發展,同時消極與積極價值觀并存,但是主流價值觀是向上而積極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高校應將思想政治課堂作為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陣地、努力營造有益于大學生積極價值觀形成的文化環境,并積極提高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調動各種有利因素為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進而幫助大學生在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形成科學而正確的價值觀,最終促使每一個大學生都能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優秀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蘆珂.價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3:30-31.
[2]楊萍,秦瑞霞.價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挑戰與契機[J].中國成人教育,2013,06:72-73.
[3]李婕,辛小麗.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科技通報,2013,07:231-234.
[4]于芳,楊萍,徐玉梅.價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價值觀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15:6+21.
[5]王靜.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6]季海群.網絡語言視域中當代中國大學生價值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
[7]全春花.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國大學生道德觀教育研究[D].延邊大學,2013.
作者:任秀潔 單位:山東濰坊學院